更新时间:2025-04-28 12:15:56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文前
导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与理论模式
上篇 文学与意识形态
第一章 文学与政治:20世纪中国文学观念谱系
第一节 从启蒙到革命:文学的任务和难题
第二节 审美与实践:主体的动力美学
第三节 文学:自我与世界
第二章 革命文学及其反动:两种激进文学观念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关于文学属性的论争
第二节 关于文学主体的论争
第三节 革命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第三章 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两种文学观念的冲突及其影响
第一节 民族主义、世界主义之变奏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关系
第二节 民族主义、世界主义与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第三节 当代中国民族文化共同体建构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设
第四章 审美现代性与形式问题: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
第一节 形式与历史:形式主义与巴赫金
第二节 审美变形:马克思主义对形式主义的超越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崎岖路:形式与意识形态
第五章 历史悲剧与革命寓言:马克思主义与悲剧观念
第一节 悲剧与革命: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的发展与贡献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的接受和发展
第三节 从象征到寓言:20世纪中国悲剧经验和文学表达
下篇 文学形式的多重意义
第六章 从文学反映论到文学生产论:文学典型及其典型化理论
第一节 文学反映论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
第二节 典型及典型化理论的内涵及其发展过程
第三节 文学生产论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
第七章 中国经验与文艺美学
第一节 中国经验与中国文学理论的特殊性
第二节 宗白华的民族美学与中国美学
第三节 周来祥的和谐论美学
第八章 审美经验的本质与文学形式的多重意义
第一节 审美经验与美学实践
第二节 朱光潜:审美经验的多重阐释与人生审美化的追求
第三节 蒋孔阳:美的创造与文学形式的多重意义
第九章 审美意识形态及其理论论争
第一节 从审美转向看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第二节 审美意识形态论争
第三节 审美意识形态的范式转型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推进
第十章 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第一节 文化研究的本土接受与本土化反思
第二节 文化研究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文化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学术定位及其历史责任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