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社会: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作者简介

王杰(1957—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学专家组成员、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教育部国家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兼职教授,英国切斯特大学访问教授(2016-2018)、暨南大学兼职教授。《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主编。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与批评形态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主要著作有:《审美幻象研究——现代美学导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新时期文艺学建设丛书)、《现代审美问题:人类学的反思》、《美学意识形态》(译著)、《批评家的任务》(译著)、《托尼·本尼特:文化与社会》(译著)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段吉方(1975— ),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西审美文化理论与批评、20世纪英国文化研究。2012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比较文论与外国诗学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理事。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文学概论》主持人、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主要著作有《意识形态与审美话语——伊格尔顿文学批评理论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理论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近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