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4 18:20:11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编委会
总序
第一章 苗族古歌的相关研究情况
第一节 苗族古歌搜集和整理情况
一 苗族古歌始兴于20世纪初
二 苗族古歌繁盛于20世纪50—80年代
三 苗族古歌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搜集情况
第二节 被记述下来的苗族古歌传承人
小结
第二章 田野研究中的苗族古歌传承人
第一节 走进剑河:在田野中寻访文本背后的传承人
一 地方文化视野下的苗族古歌传承人
二 文化部门对传承人保护的情况
三 寻访苗寨的古歌传承人
第二节 转战台江:寻访苗族古歌的传承人
一 地方学者对传承人的关注和保护
二 对施洞镇传承人的田野访谈
第三节 回到施秉:对田野选点地古歌传承人的重点寻访和关注
一 双井村的地理文化环境
二 双井村的古歌传唱区域和婚姻圈
三 对杨柳塘镇屯上村歌师的田野访谈
第三章 苗族古歌《瑟岗奈》演述中的传承人
第一节 关注“人”:四次演述事件中的传承人
一 切磋技艺:第一场古歌演述中的传承人
二 提高技艺:第二场古歌演述中的传承人
三 暗中比试:第三场古歌演述中的传承人
四 当面较量:第四场古歌演述中的传承人
第二节 关注“事”:苗族古歌演述事件的田野观察
一 现场教学:对第一场古歌演述的田野观察
二 边唱边学:对第二场古歌演述的田野观察
三 唱答应和:对第三场古歌演述的田野观察
四 现场教徒:对第四场古歌演述的田野观察
第三节 从演述中产生的文本《瑟岗奈》来分析古歌的传承境况
一 演唱形式:“一问一答”到“自问自答”
二 演述时“换歌师”
三 从“男女对唱”到“男女合唱”
四 歌师比试
第四章 苗族古歌传承人的传习活动素描
第一节 双井村歌师和学徒对古歌的传承情况
一 水井边组(Eb Ment)情况
二 新寨组(Baot Jux)情况
三 老上组(Ned Haot)情况
第二节 新寨与水井边歌师对古歌的传习活动之比照
一 歌师传习活动的缘起不同
二 歌师视学徒情况“因材施教”
第三节 借助歌师的视角来探析苗族古歌的传承问题
一 从对歌师演唱内容的访谈经历看歌师传承的记忆模式
二 歌师所总结的本土术语之“歌花”和“歌骨”
三 歌师传习和演述中的“问”与“答”
结语 民族志写作与田野关系之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黔东苗文转写规则,双井苗语中古歌相关词汇苗汉文对照表
附录2 2009年8月31日双井村新寨组苗族歌师演述的《瑟岗奈》文本(共105行)
附录3 2009年9月1日双井村新寨组苗族歌师演述的《瑟岗奈》文本(共203行)
附录4 2009年9月2日双井村河边组苗族歌师演述的《瑟岗奈》文本(共162行)
附录5 2010年8月25日双井村新寨组苗族歌师演述的《瑟岗奈》文本(共160行)
附录6 2011年2月18日新寨歌师张老革教唱的古歌《瑟岗奈》文本(共108行)
附录7 2011年2月20日水井边苗族歌师龙光杨教唱古歌《瑟岗奈》的文本(共216行)
附录8 1990—1992年龙林搜集的歌师龙和先唱的古歌《瑟岗奈》文本(共966行)
附录9 龙林搜集整理的新寨歌师张老革唱的古歌《瑟岗奈》文本(共282行)
附录10 对苗族古歌传承人的田野访谈(节选)
附录11 苗族古歌传承人小传(节选)
倾听古歌的声音(代跋)——悼念双井村古歌传承人龙光祥老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