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过去与未来的动态螺旋
古往今来,时空主题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们终其一生痴迷于探索时间的存在和消逝、空间的形态和变化。杜威说过:“它们(时空)是本质性的;它们是每一种在艺术表现与审美实现中所使用的材料的属性。”[1]哲学追问时空的本质,科学研究定性的时空,艺术则表现幻变的时空。时空是各门艺术所共同具有的实质,任何一位艺术家的创作质料中都包括时间和空间,任何一位艺术家的创作都是在特定时空下对美的个性化阐释。那么,时间是线性的还是环形的?空间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作为有限的生命体,我们如何摆脱时间之流的束缚、空间之笼的阻隔?是否有一种理论可能帮助我们打破传统的时间和空间呢?现代性对过去的拒斥和后现代性对现时的否定和解构,谁的立场更胜一筹?综合时间和空间维度考虑,现代性一方面凸显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它代表一个持续向前推动和发展的概念;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人的审美和思想的变革,通过不断质疑和批判过去来表现现代人“倒行逆施”的“反”的姿态,它同时包含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是作为一个具有强大中介力量和黏合作用的当下和在场。
虽然我们的肉眼无法捕捉时间运行的轨迹,但若失去了时空的布景,任何形式的美都将失去依托。勒奎恩说:“艺术家都来回穿梭于两种时间,并相互诉说,扮演着翻译者和阐释者的角色。”[2]在勒奎恩的创作语境下,两种时间分别代表着过去与未来、梦境与现实。作为一名艺术家,她痴迷于对时间的探索,反对传统西方话语中“真实时间”[3]的唯一性,认为时间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外感知,同时存在于我们的记忆、心灵和梦境之中。因此,她尝试在不同的空间(外太空、梦境、记忆等)中创造时间的位移,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绘为一景,呈现三者之间纠缠互渗、相互影响、彼此成就的关系,为我们洞穿时空的暧昧本质。本章从勒奎恩对时空问题的思考入手,呈现勒奎恩暧昧的时空观:只有人类的主体情感和精神记忆,才能真正消解时空的差异和隔阂,跨越历史、当下和未来。在勒奎恩看来,“我们都是时间的孩子”[4]。一切艺术和经验都是时间的造物,是对人的精神和情感的重新塑造和间接性表达。因此,现代性不是被割裂出来的孤立片段,它不可能与过去彻底决裂,更不可能凭空闯入未来。过去与未来在边缘地带相互渗透,在边界流动处当下焕发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