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耶律楚材家族世系、教育等问题研究

耶律楚材家族实为一特殊家族,既与中原汉人家族有较为显著之区别,复与传统草原部族有别。概而论之,约有六端。

其一,族属之不同。其族虽曰契丹,但从其婚姻关系来看,却多娶他族女子,于本族女子反倒不甚看重。如上所述,草原部族极少有形成家族者,即便形成家族,亦为草原文化所影响,婚姻异俗,必与中原汉人家族相异。

其二,性格之不同。大体而言,北人率直刚烈,草原部族亦多如此。耶律楚材家族虽汉化较深,但其本性如此,故其待人处事,均竭诚直言,发于诗文,亦不复有所顾虑,此与儒家“温柔敦厚”之教有所不同。

其三,语言文化之不同。如上所述,耶律楚材家族受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双重影响,交游相处者既有汉人,又有女真人、蒙古人,甚至还有西域畏兀儿人等,所用语言除汉语之外,尚有契丹语、女真语、蒙古语等,此等复杂之情况,均与中原汉人家族不同。

其四,仕进之不同。汉人家族多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故科举对汉人家族文学之影响甚大。而耶律楚材家族源出契丹皇族,累世贵显,金元时期均以荫得官,无一通过科举入仕者[1],故科举对其家族及其文学创作影响较小。

其五,教育之不同。由于汉人家族多究心于科举,皓首穷经,耽于经籍诗文,故于艺术属意较少。而耶律楚材家族无科举之压力,自幼即接受多种语言教育及优质艺术教育,既通多种语言,又通绘画、书法、鼓琴等艺术,故其家族艺术修养较高。

其六,宗族形制之不同。宋代以来,汉人家族之形制多演化为“敬宗睦族”或曰“敬宗收族”,[2]并且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族谱、祠堂与族田,而耶律楚材家族则居处分散,同宗子弟各自独立,较少往来,耶律楚材虽有较强之宗祖观念,但惜其子孙并未沿袭,最终在蒙古化与汉化之间失去自我独立性,湮没于族群融合之洪流。

耶律楚材家族汉化既深,亦必有诸多与汉人家族特征相同者,但为寻求其家族特殊之处,故须辨而别之。以上六端,只是约略言之,非为绝对之区别,如寻汉人家族中如此相类者,抑或有一二相合处。然此正说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之哲理。

从耶律楚材家族所处时代来看,金元之际,战乱不已,民生凋敝,蒙元大军势不可挡,一统天下为迟早之事。而耶律楚材家族熟谙儒术,深知于马上得天下却不可于马上治天下之道理,治国必用儒者,故其华夷混一、天下一统之观念十分突出,而汉人家族往往严守华夷之大防,故其诗文往往有惟我独尊、不肯放低姿态之语。此亦别一不同之处也。

耶律楚材家族虽与汉人家族不同,但其家族汉语诗文成就斐然,以至于能形成文学家族者,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易》曰“履霜,坚冰至”,[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其先祖之时,汉化与汉文创作已肇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