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晨暖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5章 最后一封信

##第二十五章最后一封信

收拾宿舍离校的前一天,苏小暖收到了一封挂号信。信封上是熟悉的字迹,来自新加坡。

她的手抖得几乎拆不开信封。里面是一张简短的便条和一张机票。

“小暖:

父亲病情稳定了,但医生要求他彻底休息。我必须暂时接管公司,这是责任,也是承诺。

MIT已经同意推迟一年入学。这一年里,我会尽力整顿公司,然后...去找你。

如果你愿意等我,这张机票可以带你到新加坡任何时间。如果你已做出其他选择,我完全理解并祝福你。

无论结果如何,遇见你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意外。

——辰阳“

机票是开放日期的商务舱,目的地新加坡,乘客姓名处工整地写着“Su Xiaonuan (My Sunshine)“。

苏小暖将信纸贴在胸前,泪如雨下。所有的猜疑、委屈、不安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他不是不要她,而是被责任暂时带走。就像她选择留校读研一样,他选择了对家庭的责任。

但这一次,她不会再被动等待。

苏小暖拿起手机,拍下机票和信,发给俞辰阳,附言:“论文答辩后见。等我。“

发完她才意识到,这是他们冷战以来,她第一次主动表达思念。手机几乎立刻亮起来,俞辰阳的回复简单有力:

“我会等你。一直。“

窗外,初夏的风轻轻拂过校园,带着栀子花的香气。苏小暖翻开那本被雨水泡过的相册,在最后一页空白处写下: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然后她合上相册,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迎接新的等待与重逢。

研一开学第一天,苏小暖站在文学院研究生楼前,深吸一口气。校园依旧,但熟悉的面孔少了许多。林妙妙去了上海工作,其他同学也各奔东西。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摸向口袋里的机票——那张通往新加坡的通行证,至今还未使用。

“苏小暖?“一个温和的女声从身后传来。

苏小暖转身,看到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女性。“韩教授!“她惊喜地认出了这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自己的研究生导师。

韩教授微笑着打量她:“准备好开始新的学术旅程了吗?我看了你的本科论文,《数字时代的诗歌叙事》,很有见地。“

“谢谢教授。“苏小暖微微鞠躬,“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

“对了,“韩教授边走边说,“《青年文学》杂志的主编是我老朋友,他们在征集校园作家的作品集。我觉得你的《四季组诗》很适合,有兴趣吗?“

苏小暖的脚步顿住了:“发表...我的诗?“

“当然。“韩教授推了推眼镜,“难道你写作不是为了被人阅读吗?“

这个问题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某扇门。苏小暖想起俞辰阳曾说过类似的话——“你的诗应该被更多人看到“。那时她总是羞涩地拒绝,认为自己的作品不够好。

“我非常感兴趣,谢谢您的推荐。“这一次,她坚定地回答。

回到宿舍,苏小暖立刻翻出所有诗作手稿,开始整理。当她重读那些写给“星辰“的诗句时,新加坡的机票从笔记本中滑落。她捡起来,轻轻抚过上面的字迹——“My Sunshine“。

手机屏幕亮起,是新加坡的天气预报:雷阵雨。她犹豫片刻,发了条消息:“新加坡最近多雨,记得带伞。“

发完又觉得太过平常,补了一句:“我在整理诗稿准备出版,韩教授推荐的。“

俞辰阳的回复来得意外地快:“恭喜。你的诗值得被全世界看到。“停顿片刻,又一条:“我一直带着你织的围巾。新加坡的会议室冷气太足。“

这个小小的分享让苏小暖胸口发暖。他们之间的联络依然稀疏,但每次交流都像暗夜中的萤火,微弱却坚定地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