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章 算数(求追读)
四月六日,清明节后,
皇城落雨纷纷,
东宫之中,大本堂内,
“各位,若是自己看不懂这《数》《算》两本书的,可以自行离开了,此乃……”
朱允炆话音未落,便再有几人起身离开了,
本来听说朱允炆要公开讲课就来者廖廖,若不是为了顾全东宫太子面子,谁会来听一个十岁的孩童讲课,
一听说可以直接走,都不愿意在这里坐着了,
“圣孙,再见。”
“圣孙,下次再聆听你的教诲。”
“圣孙,多谢!”
硕大的书堂之内,转瞬间只剩下廖廖几人,
和想象中开办新学,一呼百应,毕竟有很大区别,
朱允炆目送他们离开,口念“走好”,脸上是难以掩饰的落寞:
“朱允熥,方孝孺,还有博洽你们帮我宣传了什么?难道我讲【格物致知】的新学,还会骗他们吗?就算没人愿意听,找几个不会走的充充场也行啊!”
博洽苦着脸,心想我倒是找人来了,但你让他们走了哇!你金口玉言,让他们走了啊,我怎么拦呢?
方孝孺更是面若黑炭,举目四顾,一片茫然,
大家来的时候不还好好的吗?怎么说走就走了?
外面还下着雨呐!
朱允熥是唯一一个开口的:“二哥你【语不惊人死不休】,【无语恨天泪长流】,莫说听你讲课了,那些文士儒生可有几人敢同你说话的?宫内的宗亲,更是无人敢同你一起玩耍啦。”
那日自己在大本堂中的暴力发言,毕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朱允炆心觉有道理,但还是很愤懑:
“既然如此,那便不讲了。”
他气的一屁股坐在地上,
整个人都红得发紫,简直红透了,
为什么这么害怕听他讲课,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了锦衣卫指挥使吗?
当然知道,更是如此,他们更不敢和朱允炆沾边了,
一个成日里口出狂言,还不受惩戒被委以重用的皇孙,用脑袋想想就知道朱元璋是什么态度了,
作为朱雄英死后事实意义上的长孙,您可不就是皇太孙板上钉钉的人选嘛!
有些话您随便说说都可以,其他人连听听也不行啊!
朱允熥踱着脚步凑到他身边:“二哥,同我讲讲【数学】吧,我其实对《数算》挺有兴趣的。”
感受到自己弟弟的高情商,朱允炆手一指博洽:“他跟你讲讲这些吧。”
博洽这下来了精神,摊开书册对朱允熥说道:“殿下,请听我说。”
朱允熥快步走了过去,他的确对数算有兴趣,但不多,如果能让哥哥心情好一些,倒也不错。
朱允炆起身站到了屋外,看着落下的雨水,感觉心里无比的抑郁,
方孝孺紧跟在他身后,走了出来:
“殿下,您创立新学,若要令常人接受,毕竟难些。”
“常人,你是常人吗?”
“我没有功名却在东宫为您讲课,自然不是常人,
但我的确也没有吸收您的新知,看着那些符号在我眼前打转,我一天看一个时辰,就已经晕了,勉强看懂方程呢。”
“哈哈,你……”朱允炆手一指,被他逗笑了,下一刻却又顶着一副苦瓜脸,“方孝孺,你不知道,我以二十三所寺庙开义学的请求已被圣皇驳回。
他看过之后,说我这《数》《算》之术是奇淫技巧,于国事无益。
我还是求父亲为我开了学堂,没想到竟然都没人捧场。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啊。”
方孝孺抿着嘴,片刻之后发问:“数算,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重要了!”朱允炆说道,“这天下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钱!”
“圣孙您曾经说过,天底下的事情都是发展的事情,历史上的兴亡得失,都与发展有关,经济二字,便是钱粮。”
“没错,数算便是算钱的法子,也是挣钱的法子,唯有算的好,算的准,才能让发展的红利持续下去。”朱允炆说道,“我问你,百姓挣钱为了什么?”
“为了生活。”
“生活之后呢?”
“当然是寻耍子,找开心。”
“没错,金陵城中百姓安居乐业,多有余钱玩乐,可台州府呢?”
“不知道。”
“我可以告诉你,田间地头的百姓,一年到头都只是填个肚子,能够来年有余粮饱腹便已经是欢喜雀跃了。”
方孝孺摇摇头:“我不信,大明如此富裕,百姓们吃饱饭难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吗?若饿浮遍地,岂能不反?”
“你不信,可以去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朱允炆心念一动,忍住了将锦衣卫自山东传来的书信内容同方孝孺讲解的冲动,
“我也想去调查,可困在深宫之内……”
方孝孺连忙打住:“皇孙,慎言……既然数算便是钱,那如何能挣钱呢?”
“使钱流动,积蓄起来的钱不是钱,流动的钱才是钱。假如人人都学到了《算》的函数章节,会对流动的钱有更多的认知。”
朱允炆说道,
“我以其中一个例子告诉你,一散户自蚕农收丝,花了三两银子。
蚕农将钱买了粮食,买了布匹,分别花了一两半银子。
粮庄的老板与布行老板又花了钱去听曲,狎妓,听戏……
钱会越花越【多】,随着它的流动,产生更高价值,你会发现钱还是那笔钱,但存在家中,三两只能是三两,但花出去,三两便是三百,三千两……”
方孝孺抓住了漏洞:“谁会把钱全部花完?扣除毛利,每个人身上留存的钱也没有那么多。”
“这只是个极端的例子,用以解释钱在流动中的变化,数字上的东西你听不懂,但是对博洽来说,我这么讲解已经十分直观。”
朱允炆解释了一遍,方孝孺确实似懂非懂,
这只是经济学的一个基础逻辑,用以展现最朴素的价值论已经足够。
方孝孺没听懂,还是拍马屁:“算数这么神奇,那应该人人通算才好。”
朱允炆反问:“经商乃是无本的买卖,薄进厚出,你看人人都去经商了吗?”
“那倒没有,商业也非无本的买卖,若是误判形势,很容易血本无归。”
“是了,并不是人人都能应对商业中的风险,也并不是人人都学得会数算……要想做成什么,我真不能待在皇城里。”朱允炆语气已经很是不满,“若能出海,不出一年,我令台州府如京都一般繁华。”
他的语锋已经直指朱元璋,今他身后的许三也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这不就是埋怨圣皇没有给你开义学做背书吗?
你胆子这么大,真不怕被圣皇怒罚吗?
“既然如此,我便先将手头上的事情做好!”朱允炆咬着牙,恶狠狠地说道,“来复诗会——山东白莲一案,也快结案了。”
“希望皇爷爷说话算数,这个事情做完之后,我脱下锦衣卫指挥使这身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