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肛肠外科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节 肛门坠胀

肛门坠胀是肛肠科常见症状,接受肛肠手术的患者也常有这样的体验,这个症状可能与中医的“后重”类同,英文没有含义与之完全相同的名词。从目前文献看,肛门坠胀是由多种具体症状构成的一种肛门局部的综合性感受,多数学者认为肛门坠胀主要表现为肛门下坠、胀满,常伴有疼痛,疼痛可向大腿、臀部、腰骶部放射,并伴有异物脱出感、肛门阻塞感、里急后重、便意频频等不适,因此,每个患者所描述的“肛门坠胀”的具体含义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进行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中国人群中肛门坠胀患病率为14.98%,西北地区最高(20.81%),东北地区最低(9.8%),多发于25~64岁,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15.33% vs.14.56%)。

肛门坠胀的发病机制迄今为止尚未完全阐明,也少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临床上没有诊断和量化标准。导致肛门坠胀的病因复杂多样,既可能来自肛门直肠疾病,又可能来自其他系统疾病,具体见表4-6-1。

表4-6-1 引起肛门坠胀的常见病因

长期肛门坠胀者,一般已经经过了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欠佳。对此类患者需完善必要的病史收集、体格检查和肛门专科检查,以及MRI、结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尤为重要。

在治疗上,明确病因者予以治疗原发病。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肛门坠胀患者,难以准确找到病因,即使患者患有表4-6-1所列疾病,有时也不能确定肛门坠胀就一定是该病导致。有研究显示,电针、甲硝唑联合地塞米松灌肠、中药治疗、三环抗抑郁药能够有效缓解肛门坠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