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心理学分支学科
下文描述的分支学科(见图14)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主要个人成长和成长理论。尽管激励运动、人本主义运动和人类潜能运动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但在我看来,它们与LGAT、交心心理治疗小组和自助小组一样,都是人本心理学的分支。
资料来源:摘自Brock的著作
图14 人本心理学分支学科
个人成长运动为教练学在更大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创造了另一个理想环境。此项运动源自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的人本心理学和人类潜能运动,很快便被收入文献和各类公共课程中。个性化教练是集体参与个人成长和生活技能训练计划的逻辑后续。
正如Skiffington和Zeus所述:
无论是否能够提高工作绩效或在个人生活中获得更大满足感,教练学都涉及个人成长,此种发展通常出现在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背景下。个人教育和自我认识的价值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因为苏格拉底也曾告诫我们要“认识自己”。苏格拉底和他的弟子柏拉图致力于对话教育法,引导学习者审视其对真理和美的理解。行为教练不一定采用“苏格拉底式对话”,但确实是通过教练的质疑和挑战将受教者引向针对自身事实和价值观的更深层理性认识。
激励运动
Derloshon和Potter提出的“成功商人”是指成功与激励运动(始于“大萧条”之后的20世纪30年代末,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的影响人物,但主要成功学和动机学出版物甚至在美国内战之前便已出现,在整个20世纪也频频出现。这些著作包括Smiles的《自助者天助》(1859)、Allen的《人如其所思》(1902)、Wattles的《华莱士财富宣言》(1910)、Behrend的《你的无形力量》(1921)、Holmes的《心智科学》(1926)、卡耐基的《如何赢得朋友及影响他人》(1937)、Hill的《思考致富》(1937)、Hubbard的《智力学》(1950)、Peale的《积极思考就是力量》(1952)、Maltz的《心理控制论》(1960)、马斯洛的《迈向存在心理学》(1962)、Harris的《我好你就好》(1967)和Schuller的《你会成功》(1967)。
许多此类著作所传达的信息都影响了教练学,其中包括积极思考、自信、思想的力量、可能性思维、自觉、把握机会的能力,以及态度的重要性。Derloshon和Potter指出,Allen的《人如其所思》(1902)虽然略显落伍,但却论证了“思想在创造声誉、财富和幸福方面的重大作用,体现了之后出现的自我改进相关著作的核心与灵魂”。
Rey Carr认为卡耐基、Nightingale和Hill强调的是“如何利用内在智慧释放内在潜能,从而实现自我提升”。Carnegie是责任承担论的早期支持者,他在著作中指出可通过改变一个人对他人的反应改变后者的行为。卡耐基的思想依据是格式塔学派和自我暗示。Mike Jay认为Hill和Nightingale的著作“是起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练文献的主要组成部分”。Caterina Rando指出,“它们在当时并不称作‘教练’,而是被称为励志演讲,《思考致富》的作者Hill就是该领域的最早开拓者”。Napoleon Hill或许是最早的、也是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成功激励者,他1937年出版著作的许多章节都涉及想象力、有组织规划、坚持、“智囊团的力量”和作为“智慧之门”的第六感。Hill的策划思想为教练学提供了各种要素,其中包括人们被倾听、支持和被鼓励制定并达成目标的非评判性安全环境。
Richard Bentley指出,许多激励性的影响人物远远超前于其所处时代,特别是最初针对个体的研究成果应用更加广泛。他还指出,“卡耐基《如何赢得朋友及影响他人》一书中的一些原则竟然在70年后再次成为各类组织的核心原则,这着实令人感到惊奇……而在我看来,这些价值观和方法就是教练学的一部分”。Derloshon和Potter在Dale Carnegie于1937年出版的《如何赢得朋友及影响他人》中也发现与教练学存在一定联系的理论,书中写道,“培训根植于干中学”(Derloshon和Potter,1982:21),并“基于自信和视自己为有价值的人——一个能够通过更深层次的自我认识实现预期目标的人”。卡耐基的思想依据为格式塔学派和自我暗示。
后来的Earl Nightingale——有史以来第一位将思想制成录音带的成功激励者,讲授了态度、机会识别、有价值目标设定、自知和自我管理等有关问题,所有问题都与教练学有关。Thomas Leonard去世之前正在与Nightingale-Conant公司商讨录制销售教练录音带的事宜。
Brian Tracy和Zig Ziglar最初从事销售培训工作,但后来成为知名励志演说家。用Rando的话讲,“所有人都将Zig Ziglar看作一名励志演说家——毫无疑问,他是一名出色的励志演说家,但问题在于他最初是一位销售培训师”。你可能会问这将如何影响教练领域。Ziglar的影响来自他对绩效提升的承诺——公司若要取得成功,必须从人开始抓起,由内而外提升绩效。在我看来,这也属于教练范畴。按照Edie Pereira Hulbert的说法,Tracy提供个人或商业型教练课程,“采用基于个人教学的方法达成目标……许多高端商业演说家都有教练计划”。Tracy在1981年建立起他的成功学体系,三年后以自助录音带形式发布,取名为《成功心理学》。他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都感觉自己非常优秀,因为他们乐于承担生活点滴责任”。他的目标是“帮助人们以无法想象的速度和便利性实现个人和商业目标”。在我看来,他就像是一名教练;事实上,他借助课程计划以自己的方法训练教练,还为感兴趣的客户提供教练服务。
Wayne Dyer最终成为马斯洛的积极拥护者,他在总结前辈的影响时说:“我们并未与成就我们自身的各种要素割裂,我们将要重新与其建立联系……当我们陷入困境或迷失方向时,我们失去了与上述要素的联系”。他所说的各种来源要素当然是指先行者为教练学提供的各种要素。
Anthony Robbins等后来的激励大师们开始注重个人行动和对选择的责任。
人本主义运动
截至20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运动开始与罗杰斯和马斯洛对“个体自我和成长,以及哲学和启蒙理论中出现的矫正注意力”的关注产生联系。这是教练学同时注意过去和未来方式的又一个实例。例如,罗杰斯和马斯洛并未完全否定精神分析思想。但他们确实认为,生活分析法关注人们的病理病症而非潜能。Applebaum指出,“精神分析思想正受到各类精神和身体治疗师的挑战——其在培训计划中的突出作用、其为患者感知到的有利条件及其在公众中的受欢迎程度已整体受到威胁”。Skiffington和Zeus进一步描述了人本主义运动的发展:
所谓“第三种力量”(相对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支持者认为人是具有创造性的自由个体,拥有巨大的成长和自我实现能力。探求Maslow提出的个人真实性时所依据的思想是:所有人都本能地追求健康和自我实现。就像Kierkegaard、Nietzsche和Sartre一样,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类某些需求(例如对意义、真实性与超越性的追求)是普适性的,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这些存在主义问题与个人成长关系特别密切。生活的存在主义方法是许多人本主义理论的基础,实际上也是教练学的基础。例如,Sartre在谈到个体“责任”时指出,我们都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者。存在主义疗法认为,人类行为的基本决定因素并非源自过去,而是存在于当前,存在于我们为塑造未来而做出的各种选择当中。选择、“认识我们可以改变和无法改变的事物”,以及“为我们的选择承担责任”在任何成功的教练活动中都发挥着核心作用。
对于“教练学经千年循环最终回归哲学基本原则”这一问题,Skifington和Zeus指出了东方哲学对人本主义运动的影响:
人本主义运动还受禅宗佛教教义影响。20世纪50年代,西方掀起一股研究东方哲学和宗教的浪潮。1957年,Jack Kerouac发表《在路上》,吹响了20世纪60年代反主流文化的号角,要求探索存在主义自由和精神成长,并希望脱离唯物主义。个体主观体验得到推广。与此同时,Alan Watts推出一本有关禅宗和避世运动的著作,受到广泛欢迎;D.T. Suzuki将日本禅宗传播到西方。行为教练的部分原则便来源于禅宗教义,其中包括“活在当下、保持醒悟、超越自我、不过度注重结果,以及同等重视过程和结果”。第一批教练从业者便广受此类影响。
教练学从人本主义运动中汲取的思想包括:活在当下,专心,不过度注重结果,享受过程。
交心心理治疗小组
交心心理治疗小组的迅速增长是与人本心理学盛行相关的另一项运动。Weigel认为:
Rogers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交心心理治疗小组的概念,同时也是最积极的倡导者。交心心理治疗小组有许多别称,其中包括敏感性训练小组、T小组、人本意识小组、人际关系小组、人际关系强化小组、马拉松小组、个人成长小组、感官觉知小组等。
上述小组探索了人际交流和心理体验强化的新模式。Weigel指出:
交心心理治疗小组的前身是集体心理治疗,最早可追溯到原始部落治疗仪式和Mesner的集体催眠,以及作为Lewin和NTL研究成果的敏感性训练或T小组。敏感性训练原则来源于群体动力学、心理治疗和哲学,它假设正常成人可在T小组中学习上述原则,能够将所学原则应用于生活,并更有效地投入个人工作和生活中。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所谓的“马拉松小组”。Weigel认为,“集体心理治疗、敏感性训练和交心心理治疗基于时间延伸模式的组合与融合是马拉松小组创始人Fred Stoller在1963年做出的突破性贡献”,“马拉松疗法像野火般蔓延从一种疗法转变为个人终极成长体验,最终形成一种成熟的社会运动”。Weigel认为,LGAT是交心心理治疗运动的一个商业化分支。
人类潜能运动
罗杰斯、波尔斯和马斯洛等人类潜能运动早期参与者利用他们在传统心理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创建模式和过程,它们很快成为教练学理论方法的组成部分。即便如此,此项运动的基本原则(即关注人类意识、变革与发展)在人类潜能运动中的应用方式不同于心理学初始学科。
人类潜能运动是加利福尼亚伊莎兰研究所发起的一项文化革命,马斯洛、May、罗杰斯、波尔斯和Schutz等人提出的各项原则被用于各类研究会。
20世纪60年代反主流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这种变革很大程度上是对精英主义、不育和病理性精神分析的反应。Smith认为,关注人类成长的交心心理治疗运动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HPM的主要焦点。
Michael Murphy和Richard Price两人于1962年在加利福尼亚海岸创建伊莎兰研究所,作为人类未知能力探索的教育中心。该研究所融合东、西方哲学,经常开展各种体验式研讨会,常年汇集知名哲学家、心理学家、艺术家和宗教思想家,并拥有令人惊叹的天然温泉环境,因此很快声名远扬。伊莎兰理论研究中心支持伊莎兰研究所的基本哲学、学术和研究目标,评价最前沿的调查研究,建立开拓者网络,推动促进个人和社会转变的新发现,在与变革性实践和人类持续进化相关的哲学、心理学、比较宗教学、教育学、社会学、体躯学、艺术、生态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边缘展开研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Fritz Perls和他的妻子Laura共同创立了格式塔疗法,他在1970年去世之前一直寓居伊莎兰研究所,对个人成长和发展产生了几乎难以估量的影响,进而对教练学产生极大影响。
格式塔强调“活在当下活在眼前”,以及“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些要素至今仍是教练活动获得成功的基本原则。为寻找意义和真理,个体利用人际关系心理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简称TA)、原始疗法和EST训练等技术转向内心。基于格式塔和TA原则的NLP也诞生于这一时期。人类潜能运动中产生的疗法强调“个人意愿,以及寻求个人福祉、健康和心灵安全”的重要性。
Margolis认为HPM体系的共同要素包括“呼吸、体育锻炼、饮食、药物,以及旨在解决问题、清理思想或针对特定主题的冥想”等。其他方法包括“TM、EST训练、阿里卡自我诱导法、Sylva精神控制、生物反馈、费登奎斯法、太极、瑜伽和治疗导向模式”。上述许多要素和方法今天仍被教练从业者所沿用。
人类潜能运动是教练学基础的组成部分。Hargrove认为,“成功的教练活动能够引导人们发掘自己最在乎的事物,从而创造真正合愿的未来”。Owen和Mink同样指出,“教练的作用是帮助学习者通过突破自身极限获得成长”,而Whitmore认为“唯一真正有效的动机就是内在动机或自我激励,这是教练首先应关注的要点”。
HPM对现代心理学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Skiffington和Zeus发现:
现代主流心理学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认知研究领域,最近试图在认知体系框架内重构马斯洛的理论。现代心理学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注程度不及人本主义理论,但它确实为发展与变革提供了工具和方法。
大群体意识训练(LGAT)
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交心心理治疗小组在美国的日益衰微,LGAT课程开始对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精神性和“生活肯定智慧”进行前所未有的融合。此种训练将各种普适原则概念化,并通过制订计划帮助人们了解西方观念。大群体意识训练通常“关注与个人责任、诚实和承诺相关的哲学主题,一般将其自身定义为针对成功、健康和高成就人士设计的成长体验”。大群体意识训练使许多人实现了个人成长,并为部分人(例如Shirley Anderson)的教练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Weigel认为传统马拉松式交心已蜕变为大群体意识训练和针对许多特殊人群设置的长期小组。他对大群体意识训练描述如下:
大群体意识训练课程冗长,主要关注与效用、决策、个人责任及承诺有关的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问题,通过演讲、示范、与参与者对话、有组织练习和参与者对相关个人体验的评价来检验这些问题。与交心心理治疗小组不同的是,大群体意识训练对领导者差异较不太放,因为每一场训练都是千篇一律按照事先详细设定的计划。训练鼓励参与者应用各种原则和思想改善自身生活。我所谈论的是EST训练小组(及其最近的后继者“论坛”形式训练)和Liftspring小组,两者都开展有组织的活动;一名核心领导率领数百甚至上千名参与者;具备预期适当行为的特定基本准则;有独特的教条强调个人责任和对自身命运的高度控制。
Klar等人发现,心理痛苦或对当前情况的不满可能是促使个体寻求改变的因素,而个体所持的各种价值观和世界观可能会将其引导至特定的改变方式(例如大群体意识训练)。
作为大群体意识训练的首次尝试,Mind Dynamics由Alexander Everett于1962年创立于得克萨斯州,其总部于1970年迁往加利福尼亚。Stewart Emery认为它是某种形式的冥想,目标是达到α状态。Mind Dynamics雇用的研讨课教师后来成为个人成长行业领军企业的创立者。Werner Erhard(创立EST训练)、Stewart Emery(创立“实现感”思想),以及John Hanley、Charlene Afremow、Randy Ravelle和Bob White(共同创建Lifespring)都曾担任过研讨课教师。
Werner Erhard于1971年在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创立EST训练。同侪资源网络(Peer Resources Network)的Rey Carr指出,作为一种帮助人们通过关注如何体验自我而实现成长和发展的大规模方法(每个房间400~500人),EST训练极具对抗性且十分严格。人们必须自觉收好自己产生的垃圾。
除对训练技术的各种贡献之外,Erhard还提出“突破性思考”和“成功套路”等术语,认为拥有成功套路的人仍需寻找超越这些套路的方法。20世纪70年代中期,Erhard雇用了Flores,要求他共同参与Erhard对某些他个人感到有兴趣的哲学家对特定概念的解释进行研究。“言语行为”是语言哲学的重要内容,最早来源于Searle教授在他1969年出版的同名著作。言语行为可简单归类为‘问题’、‘要求’、‘承诺’和‘声明’等。Flores最初的研究方向并非商业,而是政治学、哲学和语言学,他对“论坛”的贡献包括超越内在对话并将思维、学习和目的提升到更高水平的语言创造原则。Flores为教练学和“论坛”创造的特别术语包括:宣言未来;宣言可能;表明立场;作出承诺;作出要求;作出断言和评估;不同的倾听方式。Steve Zaffron认为:
Werner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研究生院教授Hubert Dreyfus和科罗拉多大学哲学教授Michael Zimmerman那里得到的教诲,甚至比其接受的哲学教育更加重要。Dreyfus和Zimmerman连同其他学者(最著名的是Humberto Maturana)受雇对EST训练进行考察,并从专业角度描述EST训练思想与不同哲学家思想之间的交集。Werner的教育,以及他与Dreyfus、Zimmerman、Searle、Flores、Maturana和其他众多学者有关如何表达思想的对话最终催生了论坛。
1984年,Erhard将其自我变革理论发展为变革技术,成为Werner Erhard and Associates(WEA)的商业分支。这些特许咨询服务允许CEO使用Landmark材料和培训,主要涉及的是沟通方法和突破性思考。与Whitmore不同的是,Evered和Selman将Erhard视为一名教练:
……这位曾经颇具争议的EST训练创建者在过去十年中花费大量精力研究教练学,他既是一名教练,又是一名受教者。他对教练学的研究和研习包括花费数千小时接受各类学科的正规指导,最后终于创建了全面的职场教练原则实施理论和技术。
我访问过的许多人认为Erhard的功劳在于推广了个人成长理论,并基本认同他对教练原则的间接影响。美国许多早期并非来自精神治疗教育的教练从业者都参加或在一定程度上涉及EST训练或其衍生项目。正如Whitmore所述,“我认为Werner Erhard不是一名教练,但他所提供的训练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他的影响下,许多从未考虑参加个人成长相关工作的人都投入这方面的工作中”。Erhard从未撰写过任何有关教练学的著作,但据WEA估计,他在1971年-1981年期间共培训过75万人,140万人曾接触过他的培训材料。无论实际人数是多少,他的贡献都无可否认,其中包括:他强调“自我负责”,并证实了变革思想可以传授给各种人群。
澳大利亚人Stewart Emery于1971年来到美国,在Mind Dynamics手下担任研讨课教师,最终成为EST训练首任总裁兼CEO。Emery认为,“EST训练的基本思想就是个人责任。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纷纷谴责当局未满足其各种要求,这是一种极好的信号”。1975年,Emery与他人合作创立了国际性学习与发展组织Actualizations。1980年,他的著作Actualizations:You don't have to rehearse to be yourself出版发行。
John Hanley博士于1974年同他人合作创建Lifespring,旨在教会人们通过做出选择并利用他们之前所忽略的各种机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并体验新的存在方式。Hanley认为,发现新区别为行动和行为开辟了新的可能性。Lifespring和EST训练所用方法关注人们如何相互体验,且均涉及“执行各种规则并在一名小组成员分享其体验后要求大家鼓掌”的权威培训师。Lifespring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宣告解散,其早期核心骨干包括Randy Ravelle(创建Context Associates)、Bob White(在日本创立“生命动力”Life Dynamics)和Charlene Afremow(在Lifespring和EST训练之间交替供职长达30年)。
Erhard、Guerin和Shaw认为,“EST训练是最著名的LGAT,它帮助参与者通过体验探索发现,而不是分析其精神机能和行为”。在他们看来,上述训练的目标是增强其对满足感和活力的现有体验的个体意识。
LGAT对教练领域的影响不可低估。例如,Thomas Leonard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供职于WEA(EST训练的延续)会计部,并招入Laura Whitworth与其共事。John Whitmore爵士1974年邀请Werner Erhard前往英国参加他的“五月研讨会”;Werner在会上向数千名与会者介绍了一项为期一天半的EST训练课程。包括Thomas Leonard在内的部分人认为LGAT透支了某些理论的实用性。Leonard提出变革理论过度使用的十种思想,即承诺、感召、创新、突破、有所作为、创造可能/创造未来、激励自主、存在/存在方式、服务和诚信。
1982年,Applebaum记述了人类潜能运动和LGAT在当时给精神分析思想带来的挑战:
精神分析思想正面临挑战,“其在培训计划中的突出作用”“其为患者感知到的有利条件”及“其在公众中的受欢迎程度”普遍受到影响,主要挑战者是各类精神和身体治疗师,而他们都是“人类潜能运动”的拥趸。此次运动中诞生的“新疗法”(参见下文说明)包括格式塔、精神综合法、罗尔夫治疗法、生物能疗法、亚历山大疗法、EST训练、西瓦心灵术、冥想、生物反馈等,它实际上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迅速蔓延的反主流文化的医学或治疗学分支。精神分析学家几年前已经站在了变革的前沿,针对精神病学的唯器官变化论断言动态思维的有效性,而精神分析最终成为一种公认的体系。
关于“新疗法”,Applebaum并未针对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或其他传统临床方法,而是指向一系列当时越来越被大众接受的新方案、新方法和新思维。Applebaum接着瞄准这些所谓的治疗师们提出的各种批评(几乎与当今的教练从业者面临的批评完全相同):“许多新治疗师无任何学位或未接受充分培训,只是凭借自身在他们所选择治疗方法方面的经验开展治疗;此外,他们往往具有各种非学术背景”。这是教练学与其起源学科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的另一个实例,本章还介绍了其他几个相关实例。
自助、支持组和个人成长
自助和自我改善如今已发展成为数十亿美元的产业。Skiffington和Zeus指出,“每年约有2000种自助相关著作问世,它们当中有许多基于未经检验的变革理论提出一些未经证实的说法”。Anthony Robbins、Zig Ziglar、Tom Peters、Brian Tracy和Wayne Dyer等人的励志书籍和研讨会影响着教练学的发展,而此项运动还有一些更受欢迎的载体,例如Oprah和Dr Phil的电视节目。
自助产业的发展得益于EST训练等大型群体意识课程,以及格式塔、TM、TA和NLP等方法。上述课程和方法“今天以修正方式存在,在追求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强调自我意识和自体问责的重要性”。
自助和支持小组也成为个人康复的另一工具。匿名戒酒会早在1935年便建立起此类支持小组。AA的12步程序自那时起便被面临各种变数和问题的数以百计的其他小组广泛采用。(12步程序对其自身而言是一种哲学,因此已在第二章进行论述。)
Skiffington和Zeus也引用美国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证明更多美国人试图通过自助而非其他任何形式的专业设计课程来改变他们的健康行为。时至今日,各种电话和在线自助小组已经涵盖了从饮食计划到减压的方方面面。Earl Nightingale的策划思想是最古老的自助小组模式之一。“显而易见,教练学属于现代个人成长方法论范畴,其目标是提升个体自我意识,使人们为自己的生活设计承担更大的责任,并作为一个人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