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临证精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小儿食积与疾病

一、小儿食积分期

小儿食积是指由于小儿脾胃虚弱,加之喂养不当,易为乳食所伤;积滞中焦,积而不消则化热伤阴,成为食滞证。若素体脾虚则虚实夹杂,易积难消。小儿食积因病程长短不同,体质强弱差异,可分为食积早期、食积化热、积热伤津、脾胃并伤四个阶段。

1.食积早期

乳食停积胃肠表现为突然发生呕吐,腹泻,嗳腐酸臭,或因腹胀作痛而躁扰不宁。舌苔厚腻或垢腻,舌质正常。

2.食积化热

积久则郁而化热表现为腹胀腹热,下午、夜间面颊潮红;或有低热,烦躁,夜卧不宁,睡中头额汗出;大便秘结,口臭,手足心热,进食则腹胀腹痛,便后痛减。舌苔厚腻,舌质红赤。

3.积热津伤

久郁化热未及时导滞清热,则首先灼伤胃津。食积化热阶段证候表现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纳呆厌食。该阶段食积化热如腹热腹胀,手足心热,口渴欲饮,睡中头额汗出,面颊潮红等诸症更为明显。其舌象一种是舌苔厚腻,明显剥脱,舌质红赤;另一种是舌红无苔,舌面布有胖大的舌蕾。

4.脾胃并伤

食积日久失治或误治,可导致脾胃并伤。表现为面黄肌瘦,神情倦怠,腹大筋露,大便稀溏,进食则便,食少便多,易自汗盗汗,并易反复感受外邪。舌质淡,舌体瘦,舌苔极少或薄白苔,舌中心有剥脱或舌光无苔。

二、食积辨识要点

1.问食欲变化

突然食欲旺盛,或食欲下降,或不进食,或挑食,多为食积。

2.察腹胀、呕吐及闻口气

腹胀、呕吐,不欲饮食,口气很重,多为食积。

3.摸腹及手足心

腹部或手足心热,多为食积化热。《灵枢·论疾诊尺》曰:“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

4.问大便及睡眠

若便质和次数发生变化,伴舌苔黄厚腻,或睡眠不宁,夜卧不安,多为食积。

5.察鼻观舌

山根见有青筋,伴鼻部呈铁锈色,或舌苔黄厚,多为食积。

6.望目

下眼胞肿胀、发青或暗红,或两目无神,像睁不开一样,或单眼皮忽然变成双眼皮,即为食积感冒征兆。

7.反复咳嗽

脾胃虚弱,积食过久,酿湿生痰,导致咳嗽反复不愈,夜咳、晨咳加重,多为食积咳嗽。

8.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

患儿反复患有扁桃体发炎、上呼吸道感染,多为食积便干所致。

三、食积与小儿疾病

1.食积与小儿感冒

病机:小儿感冒可分外感、体虚、湿热及暑湿四大证型。其中外感感冒可分为风寒、风热两种,其发病与食积关系最为密切。但小儿单纯风寒或风热感冒很少见,而最多见的是表寒(表热)里热型感冒,或称“夹食感冒”。

证候:腹胀腹热,手足心热,面颊红赤,口渴喜饮,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舌质红。初感风寒时,可有鼻塞流清涕的表证,但为时短暂,鼻塞流涕即变为鼻干无涕。此时表寒里热证转变成了表热里热证。

2.食积与小儿咳嗽

病机:《医宗金鉴·食积咳嗽》曰“食积生痰热熏蒸,气促痰壅咳嗽频”。食积郁热,可灼津炼液成痰,郁热痰浊上蒸于肺,影响肺的宣肃功能而形成咳嗽。积咳大多病程较长,对抗生素无效,宣肺止咳药疗效不明显,应着重消积滞,咳嗽即可治愈。

证候:积咳有食积郁热的表现,如脘腹胀满、睡卧不宁、手足心热、舌红、苔厚腻等。其咳嗽以夜间或在黎明时尤为明显。其喉间大多可闻及痰声,即使在安静入睡时,亦可闻及喉间痰声漉漉。只要乳食积滞不化,痰热蕴肺就存在,故病程较长。

3.食积与小儿哮喘

病机:小儿饮食不节,积久化热,积热上蒸于肺,致肺气不降,又加热邪灼津成痰,痰浊上阻于肺,即可导致哮喘发作。《婴童百问》曰:“有食热物毒物,冒触三焦,肺肝气逆作喘者。”尤其过食鱼、虾、蛋等高蛋白饮食,更易诱发哮喘发作。

证候:哮喘多在午夜至黎明时发作,喉中如拽锯,不能平卧,昼轻。而食哮常是接续状态,喉间有痰鸣声,当过食肥甘厚腻时,哮喘可随即加重;伴脘腹胀满,手足心热,大便干结,口渴喜饮,舌苔厚腻,舌质红等食积化热表现。

4.食积与小儿高热惊厥

病机:小儿高热惊厥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多与食积化热有关。食积化热和表邪化热入里,两热相合,使里热骤然炽张,心肝火盛而发惊厥。

证候:突然出现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等表现。当表邪化热入里,内外合邪,导致心肝火动,则抽搐、神识不清、咬牙握拳、两目窜视等;伴有肚腹胀满,手足心热,面颊红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赤,舌苔厚腻等食积化热表现。平素一般食欲良好,饮食营养较丰富,或在发病前有暴饮暴食史。

5.食积与小儿癫痫

病机:因内伤乳食,影响脾胃的运化,水湿不化而为痰;或乳食郁积化热,热灼津热亦可成痰。痰浊内伏,当偶然有触,引动其痰,“堵塞脾之大络,绝其升降之道,致阴阳不相顺接,故卒然而倒”而发痫证。

证候:突然仆倒,意识丧失,两目直视,四肢抽动,移时即醒,醒后如常人;伴有肚腹胀满,口热口臭,大便秘结,舌苔厚腻等食积郁热表现。

6.食积与小儿口疮、口臭

病机:乳食积热,上蒸口舌,可致口疮。出现口疮前,小儿常有口臭。一般都有进食过多或平素饮食营养过于丰盛,或短时间进食巧克力、糖较多等饮食不节史。

证候:除口腔颊黏膜、唇、舌、齿龈有大小不等的黄白色或白色糜烂点以外,食火口疮一定伴有食积郁热的表现,如腹胀腹热、手足心热、唇红颊赤、舌苔厚腻、舌质红赤等。

7.食积与小儿夜啼

病机:主要与乳食停积胃肠和郁而化热有关。此外,食积郁热扰神也可引起夜啼。

证候:夜啼伴腹胀腹热,睡中颊赤,手足心热,口渴喜饮,大便干结,舌苔厚腻,舌质红赤等食积郁热表现。

8.食积与小儿营养不良

病机:中医有“无积不成疳”之说,认为乳食积滞是形成疳证的重要原因。食积则影响脾胃的功能,使气血津液生化无源,脏腑失养而形成疳证。

证候:形体干枯羸瘦,精神萎靡,毛发稀疏等;伴有肚腹胀满而硬,大便多干燥。

9.食积与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

病机:乳食停积中焦,影响脾胃腐熟运化功能,气血生化无源而致贫血。此类贫血补充铁剂一般无效,主要是由于食积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所致。

证候:贫血伴有腹胀腹热,手足心热,夜卧不宁,口渴喜饮,大便干结,舌苔厚腻等食积郁热表现。

10.食积与小儿吐、泻、痢疾

病机:乳食停积,郁而化热,胃失和降,引起呕吐,称为“热吐”;过食寒凉,寒积阻滞气机,引起呕吐,称为“寒吐”。急性泄泻与内伤乳食有关,久泻也与食积有关。痢疾的发病也与食积有关,中医说“无滞不成痢”,这对小儿痢疾的治疗有积极指导意义。

证候:呕吐,或泄泻,或痢疾,伴腹胀、苔厚腻等。如因热积致吐泻者,必伴热腐味重;因寒而致者,必吐泻清冷。

11.食积与小儿腹痛、便秘

病机:乳食壅滞胃肠,气机阻滞不通,则引起食积腹痛。常在进食时或进食后腹痛发作,大便后腹痛可缓解。或乳食停积中焦,积久化热,积热蕴结大肠,灼伤津液,而致传化失常,引起便秘。

证候:腹痛、便秘伴有腹胀,夜卧不宁,手足心热,舌苔厚腻,舌质红等食积郁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