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晋国风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04章 栾盈被逼上绝路

范匄决定向栾氏家族开刀了!既然要动刀了,那就必须彻底地、完全地、不留任何隐患地将栾氏家族给铲除喽!否则,根深叶茂、实力雄厚的栾氏家族一旦东山再起,自己的范氏家族极有可能是吃不消的!

趁自己还是晋国执政卿大夫、中军将,这事得抓紧了。范匄阴着脸,再次仔细盘算了一回接下来的一切。

就这样,一场晋国权力斗争史上外公灭外孙的大戏便正式上演了。

外公当然是范匄,舅舅是范鞅,外孙是栾盈。栾盈正在逃亡,已经是很可怜了。但外公还不打算放过外孙,舅舅更不打算放过外甥。

对栾盈来讲,最可悲的,是连自己的母亲栾祁居然也不放过自己!妈也,这可是亲生儿子啊。

亲生儿子咋了?老娘首先是范氏的人,是晋国执政卿大夫、中军将范匄之女,是晋国公族大夫范鞅之姐,最后才是你栾盈的妈。

他们步步紧迫,几乎要将栾盈给逼疯了。

本来,栾盈已经被迫流亡了。按惯例,流亡之人的家臣是被允许去追随其主人的,这是忠的表现形式之一。

但范鞅是一个狠角色,他不认为父亲范匄那样做是妥善的。范匄认为,只想把栾盈驱逐出境即可。

在范鞅看来,不把栾盈给整死了,那一旦栾盈缓过劲来,必然要回来复仇!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所以,范鞅建议父亲范匄,由晋平公下令,以全国上下都要忠于国君为名,任何人都不得追随栾盈!但凡有人前去追随栾盈,一律处死!

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晋国许多同情栾盈的人敢怒而不敢言。尤其是栾氏家臣们,被迫呆在栾氏家族封邑曲沃。

但也真正的忠肝义胆者,千方百计要去投奔栾盈,如辛俞。

辛俞是栾氏家族的忠心家臣,他听说国君下了这道命令,对家人道:“快快,机会来了,收拾收拾,我们一起去追随宗主。”

辛俞带了自己的家人准备出国追随栾盈,结果刚到城门便被拦住了。辛俞也不狡辩,直言出国绝非为了周游世界,而是追随宗主栾盈。

啊?城门守吏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辛俞,看上去你辛俞并未长出龙角来,居然敢公然违背国君的命令?居然敢和全世界最有权势的范氏家族对着干?

就这样,辛俞被带到了晋平公面前。晋平公亲自审问辛俞:“说吧,为什么要做违法的事。”

辛俞昂首朗声道:“主公差矣!臣哪里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臣所为恰恰是最大的忠于国君!

臣听说,父子两代为大夫家臣,要视大夫为主人;爷孙三代为大夫家臣,就要视大夫如国君。臣的祖父本无依无靠,所以成了栾氏家臣,至今已经三代了。

臣听说,侍奉主人须勤勉尽责,侍奉国君应不惜以死殉节,这是先君明确的命令。栾盈是栾氏家族宗主,臣怎么敢不把栾盈当成自己的国君来侍奉呢?

主公的命令是忠于国君,栾盈就是臣的君主。现君主有难,臣当然得追随他,与他共患难啊。”

晋平公听后黯然无语,他叹了口气道:“您是一位忠臣,寡人身边正缺乏您这样的忠臣。来侍奉寡人吧,寡人封您为大夫。”

辛俞施礼谢恩,但辞谢道:“主公,人心用以守志,言辞更要践行,这才是侍奉君主之道。如果臣接受了主公的赏赐,那就有悖臣之志向,今后臣凭什么来事奉主公呢?”

晋平公大为感慨,他叹了口气,摆了摆手,下令释放辛俞,任凭辛俞离开新绛去找栾盈。

在辛俞的带动下,不少栾氏家臣纷纷投奔栾盈。

栾盈在晋国乐施善交,一大批人才都是他的铁杆追随者,栾氏家族本也家大业大,追随者甚众。

由于范匄下令不允许晋国人包括栾氏家臣去追随栾盈,所以栾盈一开始的追随者并不多,身边只有兄弟栾乐以及荀起、州绰、荀喜、邢蒯等人。

但辛俞却偏偏拿着“臣要忠君”这道命令,光明正大地选择了追随栾盈。有人带头就好办了,许多人都去追随栾盈。

栾盈的队伍开始壮大起来,大家合计后,决定投奔齐国。

范鞅又气又急,他又生一计。他知道栾盈逃亡肯定要经过大周王朝都城洛邑,立即吩咐家臣赶赴洛邑,在那里悄悄作了部署。

于是,栾盈等人刚抵达洛邑外城以西不远处时,一群野人便朝栾盈等人杀将而来。

栾盈等人奋起反击,但由于对方人多势大,栾盈一行人只好边打边退。一场混战下来,栾盈一行人死伤情况倒还好,但要命的是,所有的财物都被抢走了。

此去楚国,路途遥远,没有了盘缠物资,怎么走?栾盈无奈之下,想起了天子。他写了一封信给天子周灵王:

“陛下,陪臣栾盈因为得罪了天子守臣范匄,被迫流亡。但没想到,到了天子脚下,又得罪了天子郊甸臣民,财物被抢劫一空。

既然陪臣已经是穷途末路了,那就求陛下赐陪臣一死吧。

想当年,陪臣祖父栾书有大功于王室,曾受到过天子嘉奖。但是,他的儿子栾黡却未能发扬他的荣耀,他的孙子栾盈更是受人迫害。

陛下如果能够感念栾书的功德,那陪臣还能够继续逃亡。但如果陛下不再感念,那陪臣就在此等着陛下的命令,外臣只能回晋国引颈受戮了。”

周灵王见信长叹一声,他摇摇头,自言自语道:“范氏也未免太过分了吧,予一人如果真要把栾盈逼回晋国,那是让人家的罪过再加一等啊。”

周灵王下令,迅速查明栾盈财物被抢之事,严惩了带头的暴徒,将财物全部追回,还给栾盈。

栾盈也不敢在洛邑多作停留,上书感恩天子后,一行人急匆匆离开洛邑。

再说范鞅。他见令栾盈穷困之计又失败,再生一计。

范鞅对范匄道:“父亲,栾盈此人素有大志,不可能就此罢休。我们必须早作准备,迟早生变。”

范匄点头道:“为父打算召集诸侯盟会,严令各国不得接纳救济栾盈。”

于是,公元前552年冬,在范匄父子的运作下,晋平公在商任会见了鲁国、齐国、宋国、卫国、郑国、曹国、莒国、邾国等列国诸侯。

此次诸侯会盟只有一个议题,那便是明确规定各国不得接纳救济栾盈。

就这样,范匄、范鞅父子俩不断打压栾盈,他们的目的,就是逼迫栾盈逃到楚国。

只要你栾盈逃到了楚国,接受了楚王的封赏,那便是坐实了叛国之罪!

栾盈确实只能逃到楚国了。刚踏上楚国边境的栾盈非常矛盾,还要继续往楚国都城郢都去么?

栾盈将大家都叫到一起,沉重道:“对不住大家伙了,跟着我,大家伙受累又受苦,我内心沉重但无限感激。楚王肯定知道我们到了这里,他一定会派人来联系我们。

现在我们面临着的是两条路,一条是从此我们都做楚人,永远不回晋国了。大家跟着我在楚国,相信会得到楚王的礼待,我们以后不会再受苦受累。

另一条就是我们在这边境招兵买马,寻机杀回晋国,灭了范氏家族!但这样大家都会很辛苦,而且风险极大。大家都说说,怎么办?”

几乎所有人都义愤填膺道:“范氏逼人太甚,臣等宁肯跟着主公吃苦吃累,也要杀回新绛,灭了范氏家族!”

栾盈心头一热,是的,如果自己真的去了楚国郢都,那便意味着自己的图谋叛逆之罪被坐实。一旦自己真投了楚国,那自己尚留在晋国的族人和其他许多交好栾氏家族的人肯定会遭殃。

现在之所以范匄、范鞅没敢对自己仍留在曲沃的族人和朋友下毒手,就是因为给自己定的谋逆之罪是莫须有的那种。

堂堂栾氏家族,自晋国建立以来便是忠君爱国的典范,怎么可能投靠外国?七尺男儿,怎么甘心受此不白之冤?!

范匄,范鞅,你们这俩龟孙,给老子等着!

就这样,栾盈决定不再走了,他率众就在晋楚边境停了下来。

楚国国君楚康王听说栾盈来到了楚国,大喜过望。虽然此前也有晋国大夫逃亡至楚国,但从来没有一个晋国的卿流亡至楚国。

楚康王立即派出特使去见栾盈,热情邀请栾盈在楚国出仕。

但栾盈婉拒了。

婉拒楚王邀请,意味着此时的栾盈是真正的走投无路了。

但栾盈相信,老天必不负自己,总有一天,自己会杀回晋国,灭了范氏家族,替那些为栾氏家族而死难的朋友家人报仇雪恨!

栾氏家族,怎么可以亡于自己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