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与政策路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创新生态构成

创新生态是个开放复杂的网络体系,要素较多,而且关系复杂,动态变化。它是由五类要素构成:创新主体、创新供应链、创新投入链、群落价值链、创新环境(曾国屏等,2013)。其中,创新主体是创新生态运行的行为主体,创新生产者是创新的原动力,创新开发者将创新理念转化为产品,创新支持者用服务和产品更好地支持创新活动(吴金希,2014)。创新供应链是创新生态的能量传递路径,将各阶段的研究成果传输到下一阶段中,形成新的成果,直到最终得到成熟的产品。创新投入链是创新各阶段成果的资金投入链条,描绘了创新各阶段中投入资金的来源。群落价值链则反映了创新生态中群落互不相同但又相互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赵放、曾国屏,2014)。创新环境是由创新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共同构成,一方面,硬件环境为创新生态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软件环境又时刻影响着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维护其健康发展。五个要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为创新生态带来生机与活力。

一 创新主体

创新生态存在着与自然生态相似的“群落”,即创新主体,在创新生态中,一部分主体承担着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任务,被称为创新生产者,其作用是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出新技术,当然包括新知识。创新生产者主要包括大学和研究机构,大学的主要功能是教书育人及科研,其中科研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研究机构包括专注应用研究的研究院所以及在企业内部的研究部门(梅亮等,2014)。创新生产者为创新开发提供创新技术,是创新的动力来源,有利于对创新消费者进行创新文化知识的传播,提高创新消费者的自身素质和需求水准,同时接受创新消费者的创新需求反馈信息,有利于增强创新的实用性。

还有另一部分创新主体叫创新开发者,主要是指企业,企业担负着进行面向市场化的创新活动的重任,其功能是接受创新生产者的创新技术和概念,并进行消化和利用,生产出新颖且实用的产品,企业是负责创新技术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主体,是创新生态中的关键环节(黎攀、陈关聚,2018)。

创新生态中还包含创新支持者,创新支持者就像生态系统中供给营养的土壤,为创新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接受创新消费者的反馈,然后进行生产改进,并将创新需求信息反馈给创新生产者。创新支持者有科技中介机构、科技金融机构、政府等。其中,科技中介机构和科技金融机构促进创新技术从创新生产者扩散到适当的创新主体,加快创新技术转移速度,保证产业化质量;政府通过资金、政策等方式为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其发展(明天,2005)。

创新主体是创新生态的关键因素,对于推动创新生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创新主体的战略规划、生态需求决定了创新生态发展的高度和方向,创新主体的经济贡献和社会贡献反映了创新主体在创新生态中的生态位。

二 创新供应链

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汤海孺,2015)。创新生态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食物链的创新供应链,其组成要素包括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中间实验成果、小批量生产产品、产业化生产产品(杨荣,2014)。

首先,大学、研究机构等创新生产者进行科学研究得到了基础研究成果(何郁冰,2012)。其次,它们探索基础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将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发展出应用研究成果。再次,为了验证应用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对应用研究成果进行试验后得到中间实验成果。又次,中间实验成果被带入商业生产中,经过反复的实验调试,成为能够进行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复次,随着产品技术的成熟,生产产量逐步上升,小批量生产产品实现了产业化生产。最后,这些产业化生产产品投入市场进行销售,到达用户手中。创新供应链各要素的关系如图2-1所示。

图2-1 创新供应链

三 创新投入链

从创新的资金来源看,主要分为企业的自由资金、企业贷款资金、政府拨付资金和国内外合作伙伴的资金帮助。创新投入链可分为要素整合、研发创造、商品化、社会效用化四个环节(王玉冬等,2015)。

1.要素整合环节

要素整合主要是指对人员进行培训、调动和整合,投入资金,购置研发创造所需的设备、信息和知识储备。通过这一环节的整合,如大学、研究机构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能够形成成套的科研力量和科研体系;如创业服务中心、科技评估中心、人才中介市场等科技中介机构,能形成支持产业创新的服务能力;如政府相关的部门,能够提供覆盖各个行业的行政服务能力。从生态视角看,该环节是一个主体乃至物种诞生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由于创新生态本身半自然半人工的系统特点,大部分主体的诞生,不是生命意义上的繁衍,而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是为了补足和完善创新生态的运行人进行的主观行动。该环节中,资金投入可能来自上文所说的各个方面,企业自身、贷款等方面的资金较多针对企业自身的整合,其他主体的要素整合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和企业的资金帮助。

2.研发创造环节

研发创造是指科研力量自主研究或承接科研项目,发现新知识、新技术,产生科研成果的过程。该环节是创新活动的源泉,一般以高新技术项目为核心,由政府拨款和企业自有资金为基础,辅以少部分的金融机构的融资和合作企业的帮助资金,总的环节资金投入额较少,关注纯知识、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并且在本环节不产生经济效益。

3.商品化环节

商品化是在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与人员、资金、资本、信息、工艺、管理等要素结合,开发出具有市场价值的商品,形成新产业或融入老产业的生产过程。该环节产生经济效益。该环节的资金主要投入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资金投入量大,以风险资本为动力,表现为企业大部分来源,是风险投资、股权债务融资、上市融资、信贷融资等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少部分源自企业自有资金。

4.社会效用化环节

社会效用化是指将部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不是通过商业化环节直接创造经济价值。这一环节的投入资金主要是政府投资,投入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中。

四 群落价值链

前文提及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科技中介机构、科技金融机构、政府等构成了产业创新的主体。结合“生物群落”的概念,以各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为切入点,根据其所发挥类型的不同,分析创新主体之间直接或间接关系,组成相对稳定的创新群落。

除去概念上的借鉴,生物群落是自然选择的漫长演化结果,具有极高的结构稳定性,而创新群落更多地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认为创新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对产业创新群落内部的物种之间的价值传递进行分析。我们将创新主体初步划分为包括创新生产者、创新分解者和创新消费者三类创新群落角色(沈能,2009)。如表2-2所示。

表2-2 创新价值链内涵

表2-2 创新价值链内涵续表

1.创新生产者

创新生产者主要是指在产业创新的生态群落中,进行创新成果生产的群体,该群体拥有雄厚的智力资源、巨额的科研投入及先进的科研设备,担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研发环节的工作,为创新提供原动力。与自然生态中的生产者具有类似的群落地位和作用,因此称之为创新生产者。这一群体的主要成员包括大学、研究机构及研发型企业,对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有偏重,其中大学偏向于基础研究,研发型企业偏向于应用研究,研究机构或两者兼具。

2.创新分解者

创新分解者主要是指在创新生态系统中,进行技术和知识转换和转移,实现创新技术的产品化的群体。这一群体的主要成员包括产权中介、人才中介、行业协会等创新服务机构。创新生态系统中,产权中介有利于产权的归属界定和产权交易,人才中介有利于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人才市场的信息公开,使人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企业寻找到所需人才。中介机构在创新生态中,起到纽带和桥梁作用,对空间内零散的创新政策、信息、资源进行整理、转移和传播,缩短、消除各创新主体间的时空距离和隔阂,促进产业内的创新能力。

3.创新消费者

创新消费者主要是指依赖生产者的创新成果生存的群体,通过收购大学、研究机构及研发型企业的创新成果,实现创新成果产品化的大型企业。其在创新生态中的地位与自然生态中的消费者类似,后者通过捕食和寄生关系维持生存并传递能量,前者吸收并消化创新生产者的初级创新成果,与自然生态稍有不同的是,创新生态中的消费者还要实现再创新和再增值,融合自身企业的物质、信息和能量,面向市场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

创新群落价值链中,创新生产者、创新分解者和创新消费者分别位于价值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创新群落的价值链终端,也是价值输入点,是最终产品的客户市场。

五 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创新软硬件环境与外部环境的有机结合,硬件环境是创新所依托存在的物质基础,软件环境是决定创新生态能否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前者夯实基础,后者决定发展。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先决条件,后者是前者效益提高的关键因素。外部环境则是从政府政策、产业转型等趋势因素,间接影响软硬件的实际功效(中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研究课题组,2012)。

1.创新硬件环境

创新硬件环境是指各创新主体所需物质实体组成的物质基础的集合。这些物质基础以资金或其他价值可度量的形式,如土地、建筑、技术、设施设备等,承载创新活动的进行,是创新生态存在的先决条件。硬件环境可以量化为货币价值,极易在短时间发生波动,属于不稳定的创新环境因素。

2.创新软件环境

创新软件环境是指教育、管理、文化等受人为因素影响、无法以具体价值衡量的环境因素集合。软件环境表现为创新主体多方共同作用,经过一段时间自适应与修复后,形成稳定的、缓慢改变的创新环境因素。其主要影响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氛围、创新能力与效率、品牌影响力的形成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

3.创新外部环境

创新外部环境是由政府政策及其影响下的产业转型、产业发展前景或趋势等因素构成的,不受产业链多数创新主体控制的环境因素。市场上各种不同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都处于创新外部环境的影响范围内,不同产业所受到的影响各有不同,但是不同产业之间的以及产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是一种强有力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