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多吃,多關心中國
我喜歡飲和食。吃好吃的,飲好飲的。也喜歡閱讀關於飲食的書刊,不論是關於烹飪、食譜、文化、歷史、風俗習慣或食物的,我都愛看。十九世紀英國的戴卡瑞(W. M. Thackeray)曾說:“一個健康而有愛心的人,如喜愛美食的話,他也必定會喜歡讀關於美食的文章。”(1)這些年來,香港社會安定,經濟增長迅速,失業率低,各類新開食肆如雨後春筍,飲食書刊亦非常暢銷,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吧。
與吳瑞卿認識是源於“金禧中學事件”中我們有不同程度的參與。自此,來往不絕,也飲食不斷,在香港,在中國,在美國。1980年代初,我們和一眾好友多次到江南魚米之鄉覓食,在杭州樓外樓嚐到了令人驚喜的東坡肉,在天香樓碰到了絕無僅有的宋嫂魚羮。蘇州富春茶社的三鮮包將我對食物的領悟帶領到一個新的境界及方向。福州聚春園的佛跳牆令我對中國烹飪飲食根源的追尋作出肯定,也導至我研究各地“老”店的興趣。在1990年代,於加州灣區及納柏山谷周圍的尋酒覓食,也帶給我們一眾好友許多歡樂。
上月初,吳瑞卿要求我替她即將出版的《食樂有文化》一書寫序,本想以事忙推卻,但看到她一本不寫不休的態度,只有作出一言不發的默許,叫她將書稿讓我看看。
吳瑞卿對飲食和文化都有興趣,作為一個文人,她把她五官感受的世界形諸於文字,她的飲食文章充滿各式各樣的故事,現在看起來仍有溫度感。戴天先生談及薛興國先生的《吃一碗文化》時,說薛“依個人的趣味遊於個人愉悅,將其試食品嚐的豐富經驗,援引古今中外的美食篇什,藉以印證,並撰而為文,別饒興味。”如將先生的評語用於《食樂有文化》一書中,也是非常貼切的。吳瑞卿除了寫食物,也寫烹調的經驗。不但探索佳餚醇酒,也觸及歷史、掌故甚至政治。書中有些文章像舒懷的散文,有些像備忘錄,有些像通信也像日記,自然率性地記錄她的感受,給讀者分享感覺,以生活化的筆觸寫出她的見聞感思。篇與篇之間,不同的題目,不同的菜餚,有不同的人物故事穿插其間;人事的變化,有歡愉也有傷感。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吳瑞卿筆下,可以看到五十至八十年代香港飲食文化的變遷,歷史的延續以及與中國本土的接軌,讓年青的一代,可以迎舊推新。
學習識飲識食,學習做一個“吃主兒”是一個終身的追求,對於飲食的知識,也應“日新,日日新”。關心自己的飲食,多看飲食文化歷史的書刊,對我們一定有好處。英國的約翰遜博士曾說:“一個不關心自己吃了甚麼的人,很少會關心其他東西。”(2)多吃,多關心中國。
是為序。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於香港
(1)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Next to eating good dinners, a healthy man with a benevolent turn of mind, I think, must like, to read about it.”
(2) Dr. Johnson, “He who does not mind his belly will hardly mind anything e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