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国家文化影响力生成的语言策略问题

以语言教育为介质传播本国文化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通用策略。早在中国之前,很多国家有遍布世界的“语言机构”,其中有: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法国“法语联盟”、俄罗斯“普希金学院”等。语言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它代表着文化,又不能完全孤立于文化,它的生命力取决于文化的生命力。

从2004年开始,我国借鉴英、法、德、西、日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做法,开始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的语言学校——“孔子学院”。

截至2016年底,全球的孔子学院在已有成绩之上,又新建了包括巴拿马、安道尔等六个国家在内的84所孔子学院,已覆盖140个国家,建立了511所学院和1073个课堂,各类学员达210万人,其中,亚洲32国(地区)110所,非洲32国46所,欧洲40国169所,美洲18国157所,大洋洲3国18所。孔子课堂设在72国共1000个(科摩罗、缅甸、马里、突尼斯、瓦努阿图、格林纳达、莱索托、库克群岛、欧盟只有课堂,没有学院),其中,亚洲18国90个,非洲14国23个,欧洲28国257个,美洲8国544个,大洋洲4国86个。

“孔子学院”的纷纷设立,或者“汉语热”,可能更多的是中国经济与市场的诱惑,还不一定是中国文化的磁力。这是一个市场机会,但如何将市场机会转化为文化机会,如何使孔子学院从目前的市场磁力转化为文化磁力,还需要仔细研究。

除少数有特殊定位的孔子学院外,大多数孔子学院定位为汉语教育,理论上也应该如此。语言教育是市场决定的,就像中国人学英文,那么多的中国人学英文是因为英文与人们的利益相关。也就是说,中国人学英文并非美国和英国政府推动。在孔子学院之前,各国尤其是西方各国,学习中文的学生人数一直在增长。除了在很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很难说孔子学院在鼓励人们学中文方面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郑永年教授针对海外“孔子学院不仅成不了中国的软力量,而且会成为中国在海外的负资产和包袱”的有关说法,建议道:孔子学院项目的产生更多的是教育部门的GDP主义精神,而非专业精神。人们很难看到这个项目中所隐含的专业精神。郑教授这里说的专业精神内涵是什么,没有明说,其内涵我以为是语言教育要回到语言教育本身,不能赋予更多的附加值和功能,而应该是使语言学习更方便、更有效等,将追求软力量反而会引起反感与政治警觉。他提出从专业精神角度看,比如成立一个孔子基金会要比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要有效得多。如果说今天的孔子学院侧重的是毫无实际效果的遍地撒钱,孔子基金会可以向任何汉语教学机构或个人提供资助,也可以成为培养各国中国问题精英,从而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方法。

从目前中外合办孔子学院的模式看,主要有三类:一是和大、中学合作;二是和企业合作,如清华大学与汇丰银行、伦敦经济学院等公司及院校合办的孔子学院;三是与社团合作,如美国的华美协进社孔子学院。合办的孔子学院由中外双方共同负责。从管理看,实行理事会制度和院长负责制,主要由外方管理,中方多担任副院长,不同于歌德学院主要由德国人管理。

不过,值得反思的是,孔子学院在世界遍地开花,是与国家汉办的推动分不开。每一家孔子学院最初几年由汉办提供经济资助,一段时间以后,就要由承办孔子学院的组织来承担经济责任。有人担心说,除非来自中国的经济资助是无限的,否则光从经济上说,孔子学院很难持续下去。但问题是,数量那么庞大的孔子学院,中国方面能够一直承担下去吗?实际上,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孔子学院的经济状况产生了很大问题。

目前海外学者重点关注孔子学院的政治影响。如国际影响力、软实力,进而批判孔子学院接受政府管控、影响当地文化等,重点关注孔子学院对自身生活的影响。这可能是孔子学院作为语言教育在面临经营上的可持续发展担忧之外面临的新挑战。

总之,中国要建成文化强国,不仅是一个战略目标,其实更是一个集群命题,中国不仅要打造成文化综合国力对世界文化发展具有明显影响力的国家,而且要成为文化综合国力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本书下面呈现的问题只是我们课题组探讨的一些具有代表性方面的问题,其实际话题远不止这些。


[1] 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487页。

[2] 张西平:《掌握思想文化领域国际斗争主动权》,《光明日报》2013年10月23日。

[3] [美]费正清:《费正清中国史》,张沛、张源、顾思兼译,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版,第2页。

[4] 龚文庠:《信息时代的国际传播:国际关系面临的新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5] 胡正荣:《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的扩展与控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6] 李瞻:《国际传播》,三民书局1984年版,第76页。

[7] Abbas Malek,News Media and Foreign Relations:a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7.

[8] 施天权等编著:《当代世界广播电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3页。

[9] 施天权等编著:《当代世界广播电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页。

[10] 李金铨:《国际传播的挑战与展望》,时报文化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版,第30页。

[11] 朱景和:《国际电视大战与民族文化保护》,《中流》199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