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调查:农户视角:现状、需求意愿与评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附录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指数构建方法

指数以被调查地区为单位,从教育、医疗卫生等六个方面选择若干指标,经过归一化和加权加总后得到。

1.指标选择与解释

由于样本量较小,调查中的一些指标不一定能完整反映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水平以及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例如涉及面较小的项目在有限的样本中可能很少出现,如婴儿死亡率等。在此选择指标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项目指标不仅能反映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水平或政策实施效果,同时实地调查的样本具有一定的数量。具体指标如下。

(1)教育

平均受教育年数:指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不包括无劳动能力人口)接受教育的平均年数。

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指在校7~10岁儿童数与校内外7~10学龄儿童总数的比率,即某地小学学龄儿童中入小学的在校学生数/该地小学学龄儿童总数。

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指初中全部在校学生中的初中学龄(11~14岁)儿童数与校内外初中学龄儿童总数的比率,即某地初中学龄儿童入初中的在校学生数/该地初中学龄儿童总数。

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负担率:教育经费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以交给学校的为依据,个人购买电脑、家教等非正常性支出不包括在内)。

(2)医疗卫生

距离最近的医疗点:农户到最近医疗点的距离的均值。

新农合参合率:参合人口占符合参合条件的总人口(去除“是否参加”答案无效的,去除户口不在本地的)的比重。

对新农合的满意度:对新农合表示满意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

认为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条件好的比例:认为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条件好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

认为村卫生室能满足一般需求的比例:认为村卫生室能满足一般需求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

6岁以下儿童疫苗接种率:有6岁以下儿童的农户中,儿童接种疫苗、打预防针的农户所占比重。

接受健康体检(或免费体检)人口比例:接受健康体检(或免费体检)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社会保障

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16岁及以上人口中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比重。

对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满意度:对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表示满意的16岁及以上人口占16岁及以上总人口的比重。

低保金保障有效率:低保金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低保户占全部低保户的比重。

对低保政策的满意度:对低保政策表示满意的低保户占全部低保户的比重。

(4)文化

文化室覆盖率:设文化室的村占样本村的比重。

文化室利用率:16岁及以上在家居住的人口中经常去文化室的人所占比重。

有线电视网络入户率:装有有线电视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

对村组织文化活动工作的满意度:对村组织文化活动工作表示满意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

(5)公共卫生和环境

自来水使用比例:使用自来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

饮水困难户比例:存在饮水困难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

水冲式厕所使用比例:使用水冲式厕所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

卫生处理粪便比例:粪便得到卫生处理(包括管道排放、沼气池、化粪池)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

非卫生处理生活垃圾比例:生活垃圾未得到卫生处理(指随处堆放)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这是一个反向指标。

卫生处理污水比例:污水得到卫生处理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

对村公共卫生和环境的满意度:对村公共卫生和环境表示满意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

(6)公共安全

认为村治安状况好的比例:认为村里治安状况好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

对村治安管理的满意度:对本村治安管理状况表示满意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

本地居住有安全感比例:对在本村居住表示感到安全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

火灾报警电话知情率:知道火灾报警电话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

2.计算方法

以上所选指标均以百分比的形式出现,为计算指数首先要做归一化处理,处理方法如下:

Dij=[dij-min(di,·)]/[max(di,·)-min(di,·)]

其中,dijj地区i指标处理前的比重,min(di,·)是所有地区i指标的最低值,max(di,·)是最高值。指数总分为10分,平均分配到六个一级指标上,即每个是1.67分。每个一级指标内再按二级指标数量进一步平均分配,所得即二级指标的权重。归一化的二级指标加权汇总后的总分就是总的发展指数。这里没有使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来确定权重、计算指数,因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任一方面都是农村社会公共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使用任何方法试图去区分各自的重要性所得的结果都可能是偏颇的。


[1] 朱钢、贾康等:《中国农村财政理论与实践》,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第2~3页。

[2] 见《中国财政年鉴2006》,第110页。

[3] 此部分由杜旻撰写。

[4] 公益性社会团体是指依法成立的,以发展公益事业为宗旨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

[5] 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是指依法成立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公共体育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等。

[6] 本报告依据的是2010年的调查,2010年后又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调查中所反映的有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已在新的政策中得到体现。

[7] 这里的数据来自对农户的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与问卷中有明确指向的调查结果有所不同。例如,问卷中有80户农户对新农合表示不满意,但开放式问卷中,只有38户农户对医疗卫生政策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