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德国是海外收购最安全的目的国之一
根据德国中国商会发布的《问卷》统计,中德两国稳定的政治经济关系是吸引中资企业投资德国最主要的因素,其他还包括德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制造技术、成熟的营商环境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等(见表2-1)。
表2-1 中资企业选择德国投资的原因统计

资料来源:德国中国商会发布的《中资企业在德商业环境调查2015》。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2017)》指出,在全球57个评级对象中,德国是中国海外投资最安全的国家。Wharton School和BAV咨询公司对来自世界60个国家的16200名精英进行调查的问卷(4)显示,德国以100分的成绩高居全球“国家品牌”排行榜的首位。世界经济论坛出版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7—2018》(5)中,德国被评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在全球137个经济体中高居第五位。德国吸引中资企业收购的原因可总结为:
第一,强大的经济实力。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其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人均GDP超过4万美元,国民生活水平很高,消费潜力巨大。德国的基础科学、理工科学以及应用科学极为发达,以汽车和精密仪器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推动德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使得德国常年保持世界前三的出口大国地位。德国联邦统计局统计(6),2016年德国贸易顺差增值2529亿欧元,约合2700亿美元,创下二战以来的最高贸易顺差纪录。2017年德国经常账盈余达到2870亿美元,连续两年创全球最高纪录。
第二,高效、健全的行政体制和法制。德国是联邦制国家,由16个享有高度自制权的联邦州组成。各级政府权力划分清晰、各司其职。联邦政府主要负责涉及国家安全、外交、宏观经济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等工作;州政府主管大学教育、环境保护和农业投资等工作。这种分权分税制的管理真正实现了权利和责任、事权和财权的统一。德国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典型代表,法律的规范、透明一直都是世界其他国家效仿的对象。在市场准入方面,德国对外资基本实行较为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德国《对外经济法》规定外国投资者在德国投资享受与本国企业一致的国民待遇,外国投资者在德国设立和运营公司以及资本流通都不会受到区别对待。
第三,稳定的政治环境。回顾近几十年德国政党和总理轮换可以发现,与其他发达国家像日本、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不同,德国选举和换届比较稳定。1982年,赫尔穆特·科尔以基民盟主席的身份开始担任联邦德国总理,在位时间16年。继任者格哈特·施罗德在位7年。2005年默克尔当选联邦总理,也是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其在2009年、2013年和2018年的大选中都获得胜利,得以连任。正是由于执政党和领导人均在位时间较长,德国在对内对外政策上能够保持良好的延续性,保证了德国企业拥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第四,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德国是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19世纪德国针对工伤和老弱病残专门制定并颁布了保护法令,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完整国家保险体系的建立。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不断发展了上百年,建立了完善的全民保障制度。德国通过征税,特别是对高收入阶层征收高比例个人所得税,再由国家转移支付给弱势社群,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此外,德国政府每年将GDP的1/3用于公共福利支出,德国社会福利对公民的覆盖是“从出生到死亡”,各种各样的补助和救济真正使德国做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弱有所扶,保证了德国社会环境的稳定。
第五,极具竞争力的教育制度。在德国很少有年轻人失业,究其原因,就是德国采用双轨制,即青少年在12~13岁时可以选择就读文理中学(毕业后可进入综合大学)或实验中学。如若选择实验中学,青少年一方面接受基础教育,另一方面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国家鼓励企业联合高校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提供补贴。通过这种校企联合的培养方式,真正提升了德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为德国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劳动力。
第六,制造业立国与“德国制造”的品牌价值。德国坚持“制造业立国”的发展战略,支撑该战略的是被称为“隐形冠军”的1000家至1500家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很少出现在公众媒体上,却在某一专业领域占有绝对优势,具有高度专业化和竞争能力强的特点。德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了这些企业的价值,制定了大量鼓励扶持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包括保证市场开放、禁止大企业垄断和提供财政支持等,给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此外,“德国制造”的品牌价值也是吸引中资企业收购德国公司的关键,德国在多个行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拥有无可匹敌的品牌效应,长期以来,“德国制造”一直都是优质、专业、环保和耐用的代名词,而这正是中资企业走向世界所急需的。
第七,德国企业估值相对较低,收购相对容易。相较于美国、英国和日本,德国很多企业由于公司规模相对较小、参与资本市场较少,导致估值相对较低。此外,2017年以前德国对中资企业在德国收购采取相对开放和宽容的态度,在外商投资安全审查以及反垄断审查方面并未对中资企业区别对待,这与中资企业在美国收购屡屡受挫(7)形成了鲜明对比。当然,2017年以后德国政府也开始收紧安全审查政策,但不能否认相较于美、日等国,中资企业在德收购受到的舆论和政府阻力依然相对较小,收购相对容易。
第八,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德国企业坚持高度专业化、坚持创新、注重服务、遵循品质至上和全球化的发展理念。德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发展员工素质、加强团队合作、追求精益求精和诚信,这些都值得处于飞速发展和变革中的中资企业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