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定青年教育思想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冯定的革命工作生涯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积极参与上海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0年秋冯定回到上海后,以中学教师的身份作为掩护,全力以赴地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地下工作。1930年冬,冯定因急性胃病发作,向党组织请假去北方治病。冯定刚到北平时,生计没有着落,他便想到了还有一位熟识的同乡张雪门在香山任职。张雪门当时负责着北平幼稚师范学校的工作,冯定便去找张雪门帮忙,张雪门安排冯定在北平幼师学校任教。就这样,冯定在幼师学校任教并依靠翻译苏联小说维持生计,同时养病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1932年秋,冯定返回上海,在任俄文教师的同时,参加“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的活动,同时也参加“左联”组织的各种活动,为“少共”(“少年共产党”的简称)江苏省委办的刊物《少年真理》译稿,并开始以“贝叶”为笔名发表译文。

当时,正逢“九一八”“一·二八”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但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和中共党内王明机会主义路线的统治,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当时的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文化宣传的一个重要据点,各种进步刊物如《华美周刊》《团结》《译报》《每日译报》等,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冯定以“贝叶”为笔名在进步刊物上发表了一批有理论水平的文章与专著,成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化界的名人。就1937年3月至7月期间,冯定就在《自修大学》杂志上先后发表了《英雄和英雄主义》《谈新人生观》《新人群的道德观》《哲学的应用》《现阶段的中国青年问题》《怎样自修外国语》《论自然哲学与历史哲学》《问题简答》《我们对美英的谢意和戒心》《主战与主和》等文章;在《国民周刊》上发表了《青年在这个时候应该干些什么?》《大话和小话》等文章;在《文化食粮》上发表了《青年群》。1937年3月3日,冯定的第一部著作《青年应当怎样修养》,由上海生活出版社(上海生活书店)出版,全书分为14篇。该书针对当时国民党统治区青年的思想实际,以谈心的方式,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和新人生观。因以平等的态度对话,能做到和读者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成为当时颇具影响的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释人的道德情操修养的读物。1937年12月20日,冯定的《抗战与青年》一书由汉口光明书局出版,是当时出版的“民族解放丛书”中的一本,很快就销完,又于1938年1月5日再版。20世纪30年代后期是冯定学术生涯的第一个多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