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加强精神扶贫,打赢河北扶贫攻坚战的若干建议
河北精准扶贫已到关键期、攻坚期,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扶贫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只有加强精神扶贫,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才能彻底打赢这场扶贫攻坚硬仗,才能巩固已经取得的物质扶贫成果,降低贫困发生率、返贫率,完成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实现贫困群众和全省人民一同步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精神扶贫工作
要以《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出版为契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扶贫论述。在思想认识提高到位的基础上,搞好河北省扶贫领导工作小组印发的《关于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 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实施意见》宣传贯彻工作。要使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扶贫一线人员,充分认识到扶贫攻坚的过程,就是践行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造贫困地区精神风貌和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的过程。
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脱贫就是让人们过上好日子。根据我国现行脱贫标准,“两不愁三保障”是低层次脱贫,在物质上是肯定可以脱贫的,但是要想不返贫,必须在精神面貌上有彻底的改变,否则政策性扶贫一旦停止,就会让贫困人员重新返贫。只有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用“精神扶贫”引领“精准扶贫”,解决贫困户普遍存在的文化程度低、生活视野狭窄和对脱贫没信心、缺技能问题,消除少数贫困群体不是主动脱贫,而是安于现状、依赖外部扶持的“等、靠、要”思想,鼓励他们依靠自己的顽强意志、技术才能和勤奋劳动致富奔小康,才能实现扶贫攻坚战的彻底胜利。
(二)完善扶贫举措,充分发挥思想教育、文化及法制的作用
当今社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是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必要途径。治贫先治愚,文明要进步,科学是基础,教育是关键。要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帮助莘莘学子圆读书梦,为众多贫困户点燃脱贫致富的希望。要提高贫困人口义务教育质量,搞好职业技能培训,改革大学招生收费制度,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每个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者,都有学习提高的机会。这既是农村致富的需要,也是贫困地区,摆脱愚昧,过上文明、和谐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治本之举。
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扶贫作用。要让贫困群众认识到,扶贫攻坚不是救济,而是要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脱贫致富奔小康。要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选树各类科技致富典型,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育他们发展生产和就业创业的基本技能,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切实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精神支撑立起来、信心树起来,本领强起来,变“输血”为“造血”,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要曝光各类愚昧迷信问题和极端丑陋现象,让杜绝浪费、尊重科学、崇尚文明之风在贫困地区群众心中扎根、开花、结果。
文艺节目的作用很重要,有时会事半功倍,值得各地积极探索。比如,湖北英山县2018年6月的一次以精神扶贫为主体的文艺汇演,就将农村文明建设与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了起来,县剧团编演的小品《懒汉脱贫》,就令观众捧腹大笑,起到了改变懒汉思想观念,鼓励懒汉当自强的作用。一些从贫穷走向富裕的村民,深有感触地说:“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当然,法制意识是贫困地区和谐发展的保障,要不断加强普法活动,使广大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知法懂法,学会合法致富、依法发展,戒掉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等恶习,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的新生活。
(三)加强科技扶贫,为贫困地区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科技是贫困地区振兴的第一要素。对比省外好的做法,就会发现虽然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也做了不少工作,涌现出了一批李保国式的先进典型,但省外做法仍然值得河北学习。比如,位于陕西国家杨凌农业示范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利用学校的技术、人才、平台资源,通过“1位教授+2位农技干部+2位乡土专家+n位专业农民”的“西农模式”,在陕西省贫困县区建成产业试验示范站、基地28个,涉及小麦、玉米、苹果、猕猴桃、核桃、奶山羊等多个产业,把新技术、新品种展示在农民家门口,专家定期示范指导。同时,学校选派200余名科教人员担任“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在省内国定贫困县、秦巴山区、六盘山区等扶贫片区布局建设示范推广基地,实现了省内56个国定贫困县区农业科技服务的全覆盖,为当地脱贫发挥了积极作用。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北方学院和省、市农科院等教研单位,拥有一大批李保国式扶贫宝贵人才,在河北扶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只要加强引导,政策到位,鼓励他们更多地把论文写在河北大地上,河北扶贫攻坚就能增添新引擎,深度贫困地区就会注入持久发展的科技动力。
河北可以结合深度贫困县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脱贫攻坚“科技特派团”,充实帮扶一线,指导产业升级,谋划发展战略,解决实际问题。专业应该涵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电商、防疫、水利、旅游等急需学科。
(四)完善激励考核工作,不断增强精神扶贫力度
在扶贫攻坚工作部署中,要增加精神扶贫要求,在扶贫工作考核时要由重贫困人口收入提高,变为物质变化、观念更新双考核,既看群众生活提高了没有,又看个人致富信心如何,脱贫致富能力提高情况。既看物质条件变化,又重视精神风貌、乡村民风民俗改善情况。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文化、教育、宣传、图书、网络等事关人们精神生活的发展情况,要给予必要的关注。对扶贫对象,特别是懒惰成性,或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的人,要加强教育,使他们热爱科学、善学技能,戒掉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性,增强自强自立意识,早日光荣脱贫致富奔小康。对精神扶贫做得好的地方和个人要进行表扬,涌现出的先进人物,要大力表彰,广为宣传。对精神面貌变化大的致富个人和集体,要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宣传,可以将其事迹搬上荧屏、让其走进手机网络,乡村大喇叭、黑板报、宣传条幅等,使之成为贫困群体的学习榜样。
(五)鼓励扶贫主体创新扶贫工作
广大扶贫干部是精神扶贫的实施者。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对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特别是扶贫驻村工作队,及帮扶责任人,要大力宣传。富强是社会主义的生存和发展基础,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扶贫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定要尽心尽力、不辱使命,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光荣任务。要看到取得的成绩,增强打赢攻坚战的信心,又要正视问题,不断加大精神扶贫工作的力度。对于贫困地区广大乡村干部,要鼓励他们耐得住寂寞和清苦,增强法制意识和公平观念,扶真贫、帮真穷,切忌优亲厚友,乱定扶贫对象,乱发扶贫款物,节约款物,用好权、办好事,做一名对得起时代、对得起党和人民的基层干部。尤其要增强法制意识,杜绝弄虚作假、贪污扶贫资金和村民选举乱象发生,决不能触碰法纪的底线。
当前,要把开阔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眼界,增强他们的精神扶贫能力,当作一项紧迫任务。要通过培训讲学,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干部素质。村“两委”班子、致富带头人及普通农民和乡镇与县直干部,都是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科技知识、致富能力、党性教育、富民政策、法律法规、环保理念、卫生防疫等。改变一个“懒汉”,要耐心细致转变他的思想。改变一个贫困村庄,要持续改变村风。
(六)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扶贫工作的舆论氛围
首先要通过各种政策措施让广大贫困人口燃起致富的希望,立志在党和政府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同时,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方式,凝聚全社会力量,确保扶贫攻坚胜利如期实现。扶贫济困是我们的社会美德,也是精神文明的良好体现,精神扶贫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新时代的精准扶贫,不仅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攻坚战。要用广大贫困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充分利用电视、电影、小说、相声等形式,通过手机、荧屏、黑板、大喇叭、微信、墙体广告、标语等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精神扶贫类的文艺节目,不仅可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带动村民展示脱贫致富成果,更具有宣传脱贫典型,发挥示范作用的意义。有助于营造一个村民脱贫带动全村脱贫,一个村脱贫带动周边各村致富,唱响脱贫攻坚主旋律的良好社会氛围。
(七)继续搞好扶贫托底工作,奠定精神扶贫的物质基础
扶贫攻坚要达到预期目标,没有精神扶贫不行,但仅仅靠精神扶贫也不行,必须以物质扶贫的托底为基础,否则“精神扶贫”就成了空中楼阁。敬老爱幼既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也是代际公平的需要。行动是最好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靠思想教育,更离不开现实政策的体现与落实,否则教育说得再好,再天花乱坠,人们也不相信。当前最为紧迫的是,要在完善各项低保制度的同时,大幅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水平,彻底解决河北老年农民的贫困问题。河北农村贫困人口中,很大一部分属于老弱病残。其中,老年人贫困问题,多是由于每月养老金刚刚超过100元,而子女又无力或无心赡养造成。对比周边地区,北京农民月固定养老金早已超千元(北京居民既享受基础养老金,又发放老年保障福利养老金),养老收入是河北的十几倍,天津市也在居民基础养老金外,设立了城乡老年人生活补助金,居民养老总收入也是河北的四五倍。因此,大幅提高农村居民养老金已成为河北脱贫攻坚的应有举措。
精神扶贫涉及面广,其他的如加强法制教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搞好健康扶贫,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普及孝亲敬老教育,严惩扶贫领域的弄虚作假和消极腐败现象等,也都很重要,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研究解决。
[1]刘书越,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刘美辰,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思想整治工作。
[2]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2月28日),载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第5页。
[3]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29日、30日),载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第15页。
[4]习近平:《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20日),载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第137页。
[5]潘文静:《河北省六大举措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河北新闻网,http://hebei.hebnews.cn/2018-12/04/content_7129062.htm,2018年12月4日。
[6]习近平:《二〇一八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18年1月1日。
[7]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第131、132页。
[8]2014年8月1日,国务院决定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这体现了党中央对扶贫开发的重视和对贫困群众的关心,是向贫困宣战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9]《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29日、30日),载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第20页。
[10]刘冰洋:《河北省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河北新闻网,http://m.hebnews.cn/zhuanti/2018-12/03/content_7126632.htm,2018年12月3日。
[11]《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20日),载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