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问题皇帝” 研究:一项基于社会类群的考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研究思路与框架

虽然历朝历代在王朝统治的中后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皇帝”,但是明代“问题皇帝”所占比重之大——占皇帝总数的四分之三,统治时间之长——几乎占据大明王朝四分之三的历史,密集程度之高——集中在中后期,表现形式之复杂多样——荒诞、怪异、叛逆、怠政、嗜酒、纵欲、寄情木匠手工等,使他们的群体性特征极为鲜明。明代“问题皇帝”的生成,有其深刻的时代意蕴,是生存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和制度环境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拟突破传统政治史、制度史和纪传人物研究的局限,在社会史视角的关照下,从制度、人物与社会的多重关系出发,探讨明代“问题皇帝”产生的原因、生成的土壤和机理以及对社会造成的直接、间接影响,探讨皇帝与社会复杂的互动关系,用动态的眼光客观解读皇帝。

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一)明代皇帝的群体性特征及“问题皇帝”之表征

明代皇帝呈现出政治低能化、行为个性化与平民化趋向。其所作所为与传统文化、社会期待的皇帝角色规范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中后期“问题皇帝”频繁出现。明代“问题皇帝”角色失范表现在诸多方面:他们无视自己的政治首脑职责,荒政、怠政现象突出;懈怠“敬天”法祖的宗教祭祀职责,经常遣人代行,视祭祀为儿戏;沉溺于物质享受,无视国君的职责,只享受权利,忽视义务。

(二)明代“问题皇帝”生成的原因与环境

从生存发展环境而言,父皇的个人偏好、诸弟的觊觎野心、生母的软弱无力使得嗣君在继位之前生存环境险恶,册立困难重重,废立危机时时压在心头,经年累月处于高压恐惧状态,缺乏父爱母爱,心灵饱受摧残,在很大程度上出现心理畸形、心理疾病,人格不健全。旨在培养、提高皇帝或太子治国能力和君德修养的皇室教育制度多以失败告终。他们的正规学习几乎都未完成,故其君德修养和政务处理能力都很弱,不堪治国重任。

从社会环境而言,“仁宣之治”使得明朝经济实力大幅度上升,呈现国强民富、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观。社会流动加剧,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化进程加速,多元社会结构特征日益显著。市民文学繁荣,心学传播导致异端思想盛行,在社会掀起“狂飙”解放潮流。人们的日常生活、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重商主义、拜金主义、纵欲主义、及时行乐思潮盛行,举国上下浸淫其中,皇帝概莫能外。

从政治环境而言,宰相制度的废黜使得明代皇帝最重要的纠错机制、辅佐力量消亡。代行机构——内阁权限缺乏法理的保证,与宦官集团分掌权力。高度发达的文官制度成为双刃剑,在帮助不称职的皇帝维持正常统治秩序的同时,也为皇帝提供偷懒的机会和退回内朝的空间。完整详备的祖训祖制和空前强化的“法祖”意识,作为对皇帝最重要的软约束机制,不仅未能约束皇帝的行为,反而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使之越发背离角色规范,在荒君纵君之路上越滑越远。

从制度环境而言,明代虽然建立最为完备的司法机构和监察机制,但这些机构是皇帝大权独揽下的权力制衡、监察机制,根本不对凌驾其上的皇帝进行监督或约束,使皇权的外在约束机制形同虚设。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度伴随着嫡子的缺席,产生激烈的皇位竞争。皇帝对太子的敌意、不信任或排斥心理引发太子册立危机,加上皇帝的普遍短寿早夭,影响皇位的继承和对帝国的控制力。

此外,在统治集团内部,皇帝、文官与宦官关系非常微妙。明代中后期皇帝与官员的合作无法顺利进行。正直官员对皇帝要求过于严格,导致君臣关系紧张,恶性循环;而以示弱博得皇帝好感的官员却纵容、助长了皇帝恶行。与此相对应,宦官挖空心思获取皇帝信任,竭力施展对皇帝的诱导力,使之亲近宦官集团,素质较低的宦官对皇帝的负面影响力与日俱增。文官在与宦官的皇帝争夺战中屡屡败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背离君道的价值观逐渐在宫中占据主导地位。皇帝在日益萎靡放纵、醉生梦死、及时行乐的空气中沦陷,一一成为“问题皇帝”。

(三)明代“问题皇帝”对国家与社会的影响

皇帝虽然身在九重深宫,但是,对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皇帝对官僚系统与政府行政效率的影响直接决定了王朝的命运,天下兴亡可以说维系在皇帝一人身上。“问题皇帝”不履行职责,长期消极怠工。政府官员群龙无首,拖沓散漫、因循守旧,不肯尽心办事,使得政府部门行政效率低下。他们家国不分,本末倒置,加深社会危机与矛盾冲突。

明代“问题皇帝”完全凭个人好恶奖惩官员,任性使气,使得官员纷纷走上异途:或噤若寒蝉、消极怠事,或阿谀献媚、变更士节,或告老还乡、隐居山林。整个官场“居间”习气牢不可破,朋党之争加剧。东林党与阉党之争更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一大因素。整个统治阶层彻底分化,各怀异心。上层统治者腐化、崩溃,无药可救。流风被及士林,士人或纷纷归隐山林,或及时行乐、行为荒诞。

“问题皇帝”对社会大众造成的影响集中在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社会思潮等方面。“问题皇帝”在宫中肆无忌惮,宣淫导奢,将明中叶以来的奢侈淫乱僭越之风推向新的高潮。民间“求新”、“求异”风潮与当朝皇帝的个人喜好有密切关联。皇帝对戏曲小说的喜好直接影响民间文学艺术的繁盛。民间瓷器服饰等直接与皇帝个人风格、社会背景相映成趣。皇帝对社会舆论、思潮采取的态度直接影响它们在民间的发展。皇帝不仅发挥着国家最高首脑的象征性作用,更通过行政手段或民众迷信崇拜心理发挥着明星效应,影响着社会风潮。他们虽隐居九重深宫,影响力却波及宇内。上至朝廷命官,下至庶民百姓,或大或小都受其影响。


[1] 梁启超:《新史学·中国之旧史》,岳簏书社1998年版。

[2] 明代十六帝分别为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景帝朱祁钰、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载垕、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和思宗朱由检。

[3] 诸如《明史》、《明实录》、《宝训》、《明会典》、《明会要》、《明通鉴》、《明鉴》、《明史纪事本末》、《国朝纪录汇编》、《皇明诏令》、《皇明大训》、《皇明史概》、《皇明世法录》等。

[4]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卷2《原君》,《黄宗羲全集》(一),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卷4《学校》,《黄宗羲全集》(一),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6] 顾炎武:《日知录》卷13《正始》,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 谭嗣同:《仁学·自叙》,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8] 邹容:《革命军》,中华书局1971年版。

[9] 吴晗:《朱元璋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年版。

[10] 吴晗:《朱元璋传》(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晁中辰:《明成祖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樊树志:《万历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崇祯传》(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 吕景琳:《洪武皇帝大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毛佩琦:《永乐皇帝大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赵中男:《宣德皇帝大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赵毅、罗冬阳:《正统皇帝大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郭厚安:《弘治皇帝大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李洵:《正德皇帝大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林延清:《嘉靖皇帝大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曹国庆:《万历皇帝大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林金树、高寿仙:《天启皇帝大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张德信、谭天星:《崇祯皇帝大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2] 郭良玉:《朱元璋外传》(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陈梧桐:《朱元璋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修晓波、田澍:《明太祖——朱元璋》(学苑出版社1997年版);商传:《永乐皇帝》(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何宝善:《嘉靖皇帝朱厚熜》(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版);许大龄、王天有:《明朝十六帝》(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版)。

[13] 樊树志:《万历传》,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29页。

[14] 同上书,第13、14页。

[15] 林延清:《嘉靖皇帝大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39页。

[16] 林金树、高寿仙:《天启皇帝大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7] 李洵:《正德皇帝大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8] 万历的懒惰乃是极度苦闷的象征,张居正不让他练字,申时行不让他练兵,群臣不让他立宠妃的儿子为太子,千方百计将之束缚在祖训制度规范中。他在免去自己参加典礼的麻烦的同时,却在用一些更为无聊的方法消磨时光,只是活着的祖宗。明明是一个喜欢活动而又精力充沛的人,但又无法做出积极的创造。参见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99页。

[19]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页。

[20] 林金树、高寿仙:《天启皇帝大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1] 赵中男:《论朱瞻基的历史地位》,《北方论丛》2004年第4期。

[22] 赵中男:《宣德皇帝大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3] 郭厚安:《弘治皇帝大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4] 此类文章非常多,可以参见姜晓萍《朱元璋法律意识二重性心理探析》,《史学集刊》1996年第2期;朱玉婷《朱元璋法律思想探析》,《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王世谊、丁守卫《朱元璋“重典治国”思想探析》,《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等等。

[25] 刘潇潇:《朱元璋“重典治国”思想的合理性及历史借鉴》,《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26] 徐晓庄:《试析朱元璋法律实践的矛盾性》,《史学月刊》1996年第4期。

[27] 张生:《略论朱元璋犯罪预防思想》,《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8] 例如,赵映林:《朱元璋整饬吏教训》,《文史杂志》1992年第6期;王世谊:《朱元璋“重典治国”思想探析》,《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赵天宝:《论朱元璋“重典治贪吏”及启示》,《兰州学刊》2007年第6期;王明坤:《浅论朱元璋重惩贪赃罪之严厉性及效果》,《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1期。王起奎:《朱元璋治吏禁贪及其启示》,《政工学刊》1994年第1期;李风华:《简论朱元璋廉政方面的政制设计与明代政治兴衰之关联》,《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张兆凯:《朱元璋重典惩贪得失新论》,《求索》2002年第4期;薛国中:《朱元璋的廉政建设——教育、监察、惩奖》,《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等。

[29] 何成:《朱元璋反贪及其启示》,《理论学刊》2001年第11期。

[30] 吴思:《朱元璋的新官堕落定律》,《领导文萃》1999年第11期;向洋:《朱元璋和他的“官员腐败定律”》,《四川监察》2002年第2期。

[31] 关汉华:《朱元璋与明代国家监控体制的奠立》,《江汉论坛》2004年第3期。

[32] 薛国中:《朱元璋的廉政建设——教育、监察、惩奖》,《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33] 例如,战继发:《朱元璋兴学立教的社会功能探析》,《北方论丛》1997年第3期;万明:《朱元璋的教育思想与明初的教育发展》,《安徽史学》1994年第4期;沈友:《朱元璋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人才》,《中国行政管理》1995年第10期;宋强刚:《朱元璋的养士、用士与明代之士风》,《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3期;马社香:《从朱元璋家风谈起》,《党政干部论坛》1998年第8期;姜凤歧:《试论朱元璋对太子的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范沛潍:《朱元璋对诸子的教育和培养》,《史学月刊》1995年第6期;等等。

[34] 万明:《朱元璋的教育思想与明初的教育发展》,《安徽史学》1994年第4期。

[35] 宋强刚:《朱元璋的养士、用士与明代之士风》(上、下),《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2—3期。

[36] 吴雁南:《朱元璋的历史性成就与心性之学》,《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37] 范沛潍:《朱元璋对诸子的教育和培养》,《史学月刊》1995年第6期。

[38] 田澍:《洪武祖制与嘉靖前期革新》,《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5期;《嘉靖前期改革条件的生成——明代改革新思维》,《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1期;李梦芝:《论弘治帝的历史地位》,《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林延清:《论明世宗打击和裁抑宦官》,《史学集刊》1994年第4期;尹湘兵:《明世宗与宦官》,《黑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等。

[39] 赵庆伟:《略论朱元璋文化性格的形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何纪宪:《朱元璋猜忌性格及其危害》,《贵州文史丛刊》1994年第5期;吕景琳:《朱元璋的生活历程和性格心理的变迁》,《东岳论丛》1995年第6期。

[40] 何纪宪:《朱元璋猜忌性格及其危害》,《贵州文史丛刊》1994年第5期。

[41] 吕景琳:《朱元璋的生活历程和性格心理的变迁》,《东岳论丛》1995年第6期。

[42] 赵庆伟:《略论朱元璋文化性格的形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3] 樊树志:《帝王心理:明神宗的个案》,《学术月刊》1995年第5期;张德信:《略论崇祯帝性格的形成》,《史学集刊》1994年第2期;韦庆远:《明清史新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44] 朱星:《中国皇帝评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

[45] 周良霄:《皇帝与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46] 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7] 科大卫:《皇帝与祖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8]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9] 张分田:《中国帝王观念——社会普遍意识中的“尊君—罪君”文化范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 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1] 秦海轩、卢路:《中国皇帝制度》,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52] 张分田:《中国帝王观念——社会普遍意识中的“尊君—罪君”文化范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69、5、11页。

[53] 李渡:《明代皇权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4] [美]拉尔夫·林顿:《文化人类学——人格的文化背景》,蔡勇美译,(台北)三信出版印行1975年版。

[55]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大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

[56]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页。

[57]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大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9页。

[58] 《诗经·小雅·北山》。

[59]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0页。

[60] 赵秀臣:《议论议论皇帝》,《中国审计》2003年第8期。

[61] 向斯:《漫话皇帝的寿命》,《紫禁城》1998年第3期。

[62]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4、55页。

[63]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大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

[64] 同上;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8、349页;贺刚:《真我假我——角色心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页。

[65] [美]戴维·波普洛:《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66]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二部《帝国与国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58、562页。

[67] 张分田:《中国帝王观念——社会普遍意识中的“尊君—罪君”文化范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6页。

[68] 《荀子·正论》。

[69]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9《匡衡疏》。

[70] 皇帝的角色规范必须考虑君与天、君与道、君与国、君与民、君与臣、君与法、君与德、君与谏等因素的关系,必须对上帝、天道负责,体察、恪守道义,遵守圣道、王制,以天下、国家、社稷为重,节制欲望、任用贤能、关爱民众,恪守礼法、主持正义、办事公道,平均天下。

[71] 英国学者莱芒·道逊在《中华帝国的文明》中指出,中国皇帝重点扮演宗教总祭司与政务最高决策者两大角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荷兰学者希尔认为,“中国的统治者——君主的主要职能是宗教和道德领袖,统治家族族长、主帅及最高政治权威”(希尔:《明代景泰年间中国帝制之透视》,吴建华译,《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72] 严家其:《首脑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73] 《明太祖宝训》卷4《仁政》。

[74] 同上。

[75] 赵贞吉:《三畿九弊三势疏》,《明经世文编》卷254,中华书局1962年版。

[76]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