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减税的必要性和减税空间

(一)“营改增”等减税效果不及预期

从浙江、广东、云南、陕西、山东、湖北6省2009—2014年企业税负调查,或者全国1%国内生产总值样本企业税负调查情况看,特别是在2011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总体背景下,包括“营改增”、小微企业减税在内的一系列改革和减税政策措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企业税负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下行,企业效益下滑,增值能力降低,在现阶段中国流转税占绝对主体且减税幅度较小的情况下,减税规模远远赶不上企业增加值下降规模,企业税负总体表现为不降反升。这一点在小微企业领域体现尤为明显。

二是现行增值税平均税率过高,“营改增”后纳入增值税管理的原营业税纳税企业进入规范化的高税率“车道”。对比增值税纳税人,“营改增”前的企业实际税负据调查一直较低。“营改增”固然可以消除“重复征税”、优化税种结构,但由于受增值税平均税率较高、“营改增”企业合法抵扣困难、增值税管理较原营业税管理规范等因素影响,全面接轨后的“营改增”企业税负“反弹”或进一步上升。

三是在目前小微企业大面积亏损、部分省份亏损面甚至超过50%的情况下,针对小微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实质上派不上用场,对于促进小微企业发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财政政策需要真正“积极”

多年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打折效果明显,因对收入预算安排不科学造成大幅超收从而导致赤字刺激力度逐步弱化,“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非名义上那么“积极”,个别年份甚至并不真正“积极”。2009年,中国开始实施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当年预算赤字率为2.79%,年末由超收所实现的实际赤字率为2.02%;2010年预算赤字率为2.62%,年末实际赤字率为1.59%;2011年预算赤字率为1.9%,实际执行则表现为财政盈余。2012年以来,随着刺激性政策措施的逐步退出和转型,中国经济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时期,收入弹性逐步降低,财政收入中速增长,实际赤字率和预算赤字率之间的背离才逐步有所好转。为实施真正的积极财政政策,突出2016年宏观经济实际需要,中国财政政策需要更加积极,以便向市场释放正能量,进一步激发企业信心。

(三)3%的赤字率能够为进一步减税提供政策空间

2016年,中国财政收入形势面临更大不确定性,客观上增大了对财政赤字的现实需求。近年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持续加速,现行财税体制下税收经济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税收贡献率处于极度不稳定时期;财政收入弹性正逐年下降。2011—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弹性分别为2.61、1.66、1.31和1.18。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财政收入累计同比增长7.6%,剔除特殊增收因素同口径仅增长5.4%,财政收入增长弹性已降至0.78;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4.3%,税收收入弹性更低。

如果2016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6.5%左右,赤字率按比2015年提高0.6个百分点达到3%,财政收入增长弹性按照0.78测算,则中国2016年预期财政收入增长率为5.1%,比2015年预算增长率降低2.2个百分点,收入规模为16.22万亿元,比2015年预算增加7870亿元。一般预算支出增长若按7.5%安排,规模为18.44亿元。赤字总规模则达到22200亿元,比2015年预算增加6000亿元,这将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提供可能的政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