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产品追溯系统的基础
2.1 基本术语解析
产品追溯概念的形成虽然已经有近30年的时间,鉴于国内外对追溯、追溯对象及追溯系统仍未形成统一和标准定义,本节在对相关概念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书中适用的术语解释。
2.1.1 “追溯”相关术语
在追溯制度建设中,“追溯”是一个基础性概念,目前国内外对其尚未形成标准定义或一致性的解释。
1.追溯
目前,追溯的定义和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ISO(8042∶1994)把追溯性的概念定义为:“通过登记的识别码,对商品或行为的历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
2)在ISO(22005∶2007)《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子和基本要求》中的定义是:“跟踪饲料或食品在整个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特定阶段流动的能力。”“流动”涉及有关饲料的来源、饲料或食品加工历史和分销。
3)我国《GBT 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定义可追溯性为“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能力(注:当考虑产品时,可追溯性可能涉及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加工的历史以及产品交付后的发送和所处位置)”。
4)中国良好农业规范(China GAP)中对可追溯性的要求是:“通过记录证明来追溯产品的历史、使用和所在位置的能力(即材料和成分的来源、产品的加工历史、产品交货后的销售和安排等)。”
5)美国生产与物流管理协会(APICS)从物流角度将可追溯性定义为:“可追溯性有双重含义:一是指能够确定运输中的货物的位置,二是通过批号或序列号记录和追踪零部件、过程和原材料。”
本书将不区分“追溯”、“追溯性”与“可追溯性”,将其统称为“追溯”,并将追溯解释为:通过记录的标识,可追踪与溯源某个实体的历史、使用或位置的活动。
2.追溯系统
《GBT 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等多个国家标准中,均将“系统”与“体系”并列。作为同义词,原文表述如下:“体系(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本书按此定义理解,不区分“体系”与“系统”,将追溯体系与追溯系统(包括可追溯系统)统称为“追溯系统”。
目前并没有对追溯系统的标准定义,一般是结合行业或产品对追溯系统的功能进行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1)《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适用于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中指出“追溯系统应能够识别直接供方的进料和终产品初次分销的途径,组织应建立且实施追溯性系统,以确保能够识别产品批次及其与原料批次、生产和交付记录的关系”。
2)《GBT 22005—2009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规定“追溯系统为能够维护关于产品及其成分在整个或部分生产与使用链上所期望获取信息的全部数据与作业”。
3)《GBT 22004—2007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指出“建立追溯系统时,应考虑到组织的可能影响体系复杂性的活动,诸如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产品的再利用、与产品接触的材料、批次生产和持续生产以及所有这些组合。组织还应考虑到可追溯性系统的范围,以便更好确认任何可能需要撤回的潜在不安全产品”。
本书中追溯系统意指:在追溯过程中,基于追溯码和相关设备能唯一标识产品,并可获取产品相关数据与作业的系统。产品追溯系统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唯一的追溯编码
(2)可实现多点外部追溯
(3)符合国家追溯系统建设要求
上述条件体现了追溯系统的基本特征,既具有唯一标识产品的追溯码,又能实现供应链中两个环节(生产、加工、批发、销售、消费等)以上的追溯,符合国家对追溯系统和编码等标准化建设的要求。
2.1.2 “物品”相关术语
1.物品
现代汉语字典中对物品的定义是“物件、东西”。
物流领域认为“物品”的定义是“经济与社会活动中实体流动的物质资料”《GBT 18354—2006物流术语》。
本书采用《物品标识术语》中的定义:“经济与社会活动中的物质资料”。
2.产品
根据《GBT 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的定义,产品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本书采用《物品标识术语》中对产品的定义:“通过自然或人工过程产生的物品”。
3.食品
关于食品,不同国家的表述各不相同。
欧盟178/2002法规将食品定义为“任何用于人类或者可能被人类摄入的物质或产品”。
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对食品的定义是“人或动物食用、饮用的物品,以及构成以上物品的材料(包括口香糖)”。
我国《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食品的定义是“商店出售的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
《GBT 1509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将食品描述为“供人类食用/饮用的物质,包括未加工食品、半成品和加工食品(但不包括烟草和只作药用的物质)”。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将“食品”定义为“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本书采用《GBT1509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中对食品的定义:“供人类食用/饮用的物质,包括未加工食品、半成品和加工食品(但不包括烟草和只作药用的物质)”。
4.药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最新国家药品分类标准速查手册》将国家药品分为三大类即“中药、化学药品以及生物制品”。
本书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对药品的定义:“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本书采用《最新国家药品分类标准速查手册》中对药品的分类解释,药品分为三大类:“中药、化学药品以及生物制品。”
5.农产品与农副产品
根据《GBT 26407—2011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规定,初级农产品是指“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产品,即通过农业活动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GBT 19575—2004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中对农产品解释为“包括粮油、畜禽、蛋、水产、蔬菜、水果、花卉等”。
《GBT 22502—2008超市销售生鲜农产品基本要求》中定义生鲜农产品为“通过种植、养殖、采收、捕捞等产生,未经加工或初级加工,供人食用的新鲜农产品,包括蔬菜(包含食用菌)、水果、畜禽肉、水产品、鲜蛋等”。
根据《GBT 21721—2008农副产品销售现场危害管理规范》的规定,农副产品包括“粮油、蔬菜(含食用菌)、果品、畜禽肉、水产品、茶叶、调料等产品及其加工品”。
《GBT 19220—2003农副产品绿色批发市场》定义农副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粮油等产品及其加工品”。
鉴于目前国内对农产品、农副产品的界定不十分明确,为此本书将其统称为“农产品”,并将农产品定义为:“供食用,且通过农业活动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以上术语中出现的物品、产品(农产品、食品、药品等)之间的关系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相关术语之间的关系
2.1.3 “编码”相关术语
编码在认知上是解释传入的刺激的一种基本知觉的过程。从技术上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的转换过程,从较为客观的感觉输入(例如光、声)到主观上有意义的体验。这是人们对编码的直观认识,然而对编码的定义则需要以科学、严谨的词语进行描述。
编码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定义存在差异。在计算机硬件中,编码(Coding)是在一个主题或单元上为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的目的而转换信息为编码值(典型的如数字)的过程。在软件中,编码意味着逻辑地使用一个特定的语言如C或C++来执行一个程序。在密码学中,编码是指在编码或密码中写的行为。
从上述编码的应用领域我们可以看到,实际运用中编码有时被看作动词,有时被看作名词,针对编码的定义细究后发现,对编码的大部分定义都是动词,宣传舆论学大辞典中将编码定义为动词,是指“把信息变换成信号的措施,用按一定规则排列起来的符号序列(码)将信息表示出来的过程”。新时期新名词大辞典中将编码定义为“指将文字资料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符码的过程”。编码是信息从一种形式或格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或格式的过程。简明数学词典中对编码的定义则是指向了计算机领域,它的定义是“用规定的一组代码表示计算机程序的指令或信息的过程,即为计算机编写程序”。
可见不同领域对编码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编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在信息化的社会,对编码的大部分定义还是偏向于计算机领域,将其和计算机的编程结合在一起。这种现象是符合社会需求的,但这种情况导致人们忽视了物品编码对编码定义的需要。物品编码的最终结果也是为了实现信息的传递,应用于信息网络,值得注意的是物品的编码与计算机的编程有很大的差异。
为了规范术语,国家标准已作了相关定义,《GBT 10113—200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中的规定如下:“编码是给事物或概念赋予代码的过程。编码是将一组抽象的符号或数字按某种排列规则组合起来表示物品信息的一种活动”。
物品编码与其他应用领域编码的不同之处在于编码的对象是物品,是物品信息的代码化过程,是实现计算机化的基础,如图2-2所示。
图2-2 编码过程
代码则是表示特定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或一组字符(这些字符可以是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或便于人和机器识别与处理的其他符号)。
2.1.4 “标识”相关术语
当我们在计算机上通过拼音输入法敲入“标识”时会发现,提示栏里明确地告诉你:“标识(zhì)”,读作“标志”。也就是说,“标识(zhì)”=“标志”。
《辞海》里注:“标识,即‘标志’。”而在“标志”条目之下有一段引文,摘自《水经注·汶水》:“嬴县西六十里有季扎尔冢,冢圆,其高可隐也。前有石铭一所,汉末奉高令所立,无所叙述,标志而已。”
依照《水经注·汶水》中的说法,古代的石碑就起着标志的作用。在《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中善注:“建标,立物以为之表识也。”标识与标志在中国古代是完全等同的,标识即标志。即使是今天,《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里注:“标志(LOGO)是代表某一事物和事件的一种形象性记号。”
在《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中:“标识是指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的产品商标标志”。《应用写作大百科》中是这样写的:“为准确地表达文献内容及其某些外部特征而采用的一种便于记忆和书写的约定符号。”
标识(zhì)与标志意思一致时是名词属性,当标识具有识别含义时是动词属性。现代人在使用标识这个词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加以区分,更多的人甚至不知道标识的识应该读为(zhì)。在使用中概念混淆的应用比比皆是,我们在日常用语、文学作品、科学论文著作以至在一些国家标准中也时有发现使用不当或使用错误的地方。
标识的定义是将代码标示为标志并识别的过程,如图2-3所示。当标识读作“标识(zhì)”时其意同标志。
图2-3 标识体系与标识
标示目的是将代码化的信息转换成为载体可携带的信息(如条码符号)。其另一个作用是为了“识别”。识别是对标志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实现对物品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的过程。
标识需要载体,不同的载体采取的制作技术不同。当完成了标识制作并和被标识物品结合时也就完成了标示的过程,此时所形成的就是标志。对标志进行识别还原出物品信息时就完成了物品标识的全过程。
这里所说的载体,包括:标记(LOGO)、符号(一维条码/二维条码)、数据电文(RFID芯片中存储的二进制),如图2-4所示。
图2-4 标识与载体
2.其他常见词条
1)自动识别
《国家物流标准术语GB/T 18354—2006》中自动识别与信息采集是指“对字符、影像、条码、声音等记录数据的载体进行机器识别,自动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它是一种高度自动的信息或者数据采集技术,其中包含了自动识别、数据采集和移动计算等方面的技术应用。《EPC术语标准草案》中对自动识别技术的定义是“无人工干预、用机器识别对象的大量技术的总称”。大部分Auto-ID系统的目标是提高效率、减少数据输入的出错率。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则指的是运用条码进行自动数据采集的技术,主要包括编码技术、符号表示技术、识读技术、生成与印制技术和应用系统设计等。在调研中发现对自动识别技术有相关的定义,但对自动识别没有具体描述。
从自动识别技术的定义中可以知道,自动识别是一个自动获取信息的过程,运用的是机器识别,无需人工干预。因此自动识别的定义可总结为无人工干预的用机器对标志进行自动处理和分析,实现对事物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的过程。
2)磁卡
磁卡广泛应用于现代商业、银行、旅馆、图书馆等部门,特别是在金融财贸系统中,磁卡具有相当于电子货币和有价证券的作用。但什么是磁卡呢?
《新课标小学生实用词典》中对其解释为“表面涂敷有磁性物质的卡片,能够用来记录数据资料等”。《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数学卷》中的解释是“磁卡是一种用纸或塑料作为基底,涂敷或粘贴上条状γ-Fe2O3磁胶作为记录媒体的卡片”。磁卡可存储数字信息,利用专用终端进行读或写;通过专用的终端设备与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相连,将磁卡上的信息存入计算机,也可将计算机输出的数据信息记录到磁卡上。
简言之,磁卡是一种可储存信息的卡片。因此归纳磁卡的定义为“涂敷或粘贴上条状磁性物质作为记录媒体的卡片”。磁卡可存储数字信息,利用专用终端进行读或写。
3)光卡
光卡是一种利用光进行记录的安全、耐久的信息存储装置,需要使用激光光源来识读它。对光卡的另一种理解就是将激光与读取装置结合在一起,应用尖端科学技术的信用卡。其特点是信息存储量比磁卡和集成电路卡大得多,保密性强,不易伪造。光卡目前没有正式的定义,因此本项目经研究后,对光卡的定义是光卡即激光卡。一种利用光进行记录的安全、耐久的信息存储装置,需要使用激光光源来识读。
4)IC卡
IC卡又叫集成电路卡,它是利用微电子技术直接把存储好的电子芯片置在电话卡上,防伪性能比较强,而且信息容量要比磁卡大得多,唯一的缺点是目前成本还比较高。该理解将IC卡的应用锁定在电话卡上,而IC卡的应用不仅局限在这一方面。在通信领域中,集成电路卡除应用在公用电话外,还可应用于移动通信、有线电视以及许多需要识别个人码才允许使用的新业务中。《JR/T 0025.1-2010,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1部分:电子钱包/电子存折卡片规范中对IC卡的定义是“内部封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处理和存储功能的卡片”。本项目组认为该定义合理并适用,在此就引用了该标准对IC卡的定义。
5)传感
传感是通过信息收集、信息加工处理,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过程。通过与传感领域的专家们交流,项目组结合专家意见,将传感定义为:“对目标对象的特征或状态进行探测和识别,并将采集的某些特征信息加工处理成容易传送和利用的信息的过程。”
6)传感节点
《图书情报词典》对节点的定义为“网络中的一个支点”。它与其他支点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形成一定的网络结构。例如,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机工作站、终端、通信计算机,图书馆网络的各个图书馆。节点亦称“结点”,传输系统中的结合点,地域通信网内电路汇接和信息交换的中心。对《军事大辞海》中的传感节点的定义进行完善,得到项目组的定义:“传感节点亦称传感结点。”传输网络中的接合点,与其他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传感设备。
7)永久标识(zhì)
永久对象标识的基本原则:(1)唯一性原则:标识必须与被标识元素一一对应。不存在一个标识对应多个元素或一个元素与多个标识对应的情况,否则会引起标识混乱,也使后续的拓扑元素标识无法正确进行。(2)恒定性原则:实体对应的标识是其唯一的标识,并且在它的生存期内是不变的。只要实体不被删除,它的标识就不会被修改。《UNIMARC手册》中认为永久标识是指特定的因特网地址,允许人们借助超文本链接来参见电子资源,同时要保证该链接不会变化。
项目组在研究后将永久标识最终定义为:“物品生存期内唯一的、不变的标识(zhì)。”只要物品不被删除,永久标识(zhì)就不会被修改。
8)临时标识(zhì)
既然有永久标识,就存在临时标识。因此临时标识的定义自然就好理解,即随着物品状态变化而改变的标识(zhì)。
9)节点标识(zhì)
《英汉计算机技术大辞典》中节点标识是指用来唯一标识一个节点的一种字符串。在结合了物品标识的应用环境,项目组将节点标识定义为“通信过程中,表明传感器节点身份的唯一标识(zhì)”。
10)网络层标识(zhì)
在无线传感网络中,协调器为传感节点分配的可唯一标识该节点的网络IP地址。
11)自然属性标识(zhì)
自然属性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是人脑对自然界事物的面貌、规律、现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和认识。它是对自然界事物面貌、规律、现象以及特征的本质的描述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提高,自然界里自然属性的东西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被改变了的事物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范畴了。可见自然属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因此自然属性标识的定义为事物本身具有的能够唯一标识自身的记号。
12)赋予性标识(zhì)
赋予性标识(zhì)是感知终端添加的用以识别物品的记号。
13)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是收集各种形式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各种不同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传感技术的另一种理解是指涉及传感(检测)原理、传感器件设计、传感器开发和应用的综合技术。该定义是从狭义的角度对传感技术理解。传感领域的专家对传感技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给出了建议。为了使定义具有普遍适用性,项目组对传感技术的定义总结了专家意见,最终确定为“涉及目标对象特征信息测量、采集、加工处理,并对对象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简言之,是实现传感过程的技术”。该定义体现了传感技术的作用和应用领域,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14)射频识别
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信息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15)条码
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
16)一维条码
只在一维方向上表示信息的条码符号。
17)二维条码
在二维方向上都表示信息的条码符号。
18)传感器
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