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礼节民间风俗(1)
春节礼俗
春节的来历
古代称正月初一为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的《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它是我国的农历年节,是最古老而又最隆重的一个节日。
我国人民欢度元旦,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传说,那时有一个叫尧的天子,为黎民百姓办了许多好事,非常受人爱戴。但他儿子不太成器。尧帝考虑只有把“天子”的位置传给品德好且有才干的人,才能当好百姓的首领。后来,他发现一位叫舜的人能担任“天子”
,便不分亲疏地让位给了舜。
舜接天子位,继承了尧的事业,并干得很出色。尧非常高兴,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交好,我死后也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不久,尧死了,舜非常感激尧帝对自己的信赖和重托,以及对平民百姓的关心和爱护。便选定一个日子,每年都带领部下祭告天地和先帝。同时,舜在位时,事事都像尧帝一样,时时为百姓着想,处处为黎民办事,也十分受人爱戴。人民为了纪念舜,就把舜帝祭告天地和先帝的那天,当做一年的重要发首之日。发首即开始,开始即第一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象征一日开始。太阳是日,地平线像“一”线,于是便组成“日”和“一”的象形字“旦”。元为年之始,且为日之晨。人们就把这天作为一年之首,称正月初一日为元旦,即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可见,我国人民欢度元旦、同庆新年,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只是元旦的日期历代不尽相同。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令全国以农历十月为正月,并因正月的“正”字与嬴政的“政”字同音,犯了忌讳,故从此正月就只得称呼“征”月。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深感历法太乱,就下令大臣编写“太初历”,并规定正月初一为岁首,为元旦。一直沿至清末。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1912年),我国又将春、夏、秋、冬定为四节,即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于是春节就成了正月初一的名称,并同时采取世界通用的公历,把阳历2月2日称元旦、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并正式规定阳历的1月1日为我国的元旦,阴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我国人民过春节,过去习俗从年前过小年后就开始操办年货,直到元宵节这段时间,旧时民间在正月十五日有“送年”的习俗。还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和“拜年拜到初七八”等说法。现在春节就过得不那样长了。
古时无论皇宫还是民间,对于春节都很重视,是正月喜庆的一个高潮。从年三十(除夕)晚上守岁开始,终夜不眠。深夜11时至凌晨1时(春节头一个时辰子时)家家迎喜神、财神、贵神及上界诸神下凡,在庭院摆供桌,点香烛,叩拜四方,对天朝礼,谓之迎接各路神仙,俗称“出天行”,这种信仰习俗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初一这天,从周代开始,就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春的礼仪。在民间,妇女们有戴春胜、春幡的习俗,以示迎春。唐代以来,又增加了鞭打春牛、送小春牛、送财神、放鞭炮、玩龙灯、耍狮子、贴幅字、贴春联、贴春花、猜灯谜等习俗。此外,还有舞虾、舞蚌、划旱龙船、耍花灯花鼓、打莲花闹等习俗,预祝新的一年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一习俗可上溯至宋朝。相传扫帚、簸箕的创始者是夏朝少康帝。“帚”字。见于甲骨文。陕西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上就有“子持帚作洒扫形”铭文,《礼记》中有“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事。这说明,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用扫帚做扫除了。有人认为,尧舜时代已有“扫年”(古代称春节大扫除为扫年)的习俗,它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到唐代,“扫年”之风盛行。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阎,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扫年”之风俗,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美德。
春联
春联又名对联、门对,古时有“桃符”、“门贴”之称。清代《燕京岁时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淮南子》中说,这种:“桃符”是用一寸来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上面写着除祸降福之类的吉祥话。古时候,到夏历年初一那天,人们把它钉在门的两侧称为“桃符板”,以避邪降福,作为“更新除旧”的象征。到了宋代,这种悬“桃符”的习惯更相演成风,蜀后主孟昶有一年过春节,在桃符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两句联语,据说这就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以后桃木逐渐为纸来代替,符咒也变成祝词,于是“桃符”变成了“春联”。到明代,这种只在春节时贴的春联,在酒店、饭馆、庙宇、寺院、名胜古迹等处也贴起来了,生辰祝寿、婚丧嫁娶也贴起来了。于是,便有了喜联、寿联、挽联等名称。春联也就变成了“对联”的一种了。“全民共饮新春酒,举国同庆大治年”,“劳动致富六畜兴旺,勤俭持家五谷丰登”,“人民江山千古秀,祖国花木四时春”。读之,使人心怀宽阔,生机盎然。
贴“福”字
春节前,在大红纸上写“福”字,贴“福”字,“迎春接福”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每逢新春佳节到来,随同贴春联,家家户户要在墙壁上,门窗上、水缸、米柜、仓房等处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有的“福”字还带有各式各样图案,或是寿星、寿桃,或是鲤鱼跳龙门,也有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等,真是丰富多彩,把“福”字映托得更加金墨闪耀。民间至今还有把“福”字倒贴的习俗,为的是讨人家说句“福到了”的吉利话。贴“福”字,大约是在宋朝以前开始的。据宋人吴自牧著的《梦粱录》中说“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又说:“七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阎,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其中所说的“贴春牌”,也就是今天在红纸上写的“福”字。贴“福”字,是人们以示寄托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追求美满生活的期盼。“福”字在古书里都有很多解释,如“祷也、休也、祥也”等。但它总的含义是“长命富贵”
和“吉祥如意”。不过,一般百姓则认为“平安”就是“福”。《韩非子》中说:“全寿富贵之谓福”。意思说,所谓“福就是富贵加长寿”。所以,过去的春联之中,“福”字又往往与“寿”字联在一起,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看来,福是人类生存在社会上的共同愿望。
年画
年画起源于古代在门上贴画的习俗,多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用以驱邪避害。
由最初的一处简陋的春图,后来逐渐发展成木刻水印,画面热闹。如表示五谷丰登的春牛、天天向上的婴儿、意味着风调雨顺的花鸟风景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年画在传统画面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成为表彰古今英雄、描绘幸福生活的园地。
放爆竹
爆竹也称爆仗、鞭炮,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它起源于“庭燎”,《诗经》中有“庭燎之光”的记载。“庭燎”就是当时用竹竿之类做成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受热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啪的炸声,以此驱鬼除邪。这就是最早的“爆竹”,也叫“爆竿”。
晋朝宋懔写的《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同鸡而起,先于庭前爆竹,避山臊恶鬼。
”其实用爆竹不过是讨个吉利,作为“暴发”的象征。到了唐朝,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实验,发现硝石、硫磺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火药的发明,使爆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北宋时,便有人用纸包裹硫磺粉制成爆竹,称为“爆仗”。
南宋时又出现了“鞭炮”,周密的《武林旧事》载有“内藏药线,一发连百余响不绝”,这就是现在的“百子炮仗”。宋朝以后,一方面把火药用在军事上,制成震天雷、连球炮等;一方面也制成供娱乐用的爆仗和烟火。现在的爆竹,五花八门,品种繁多,诸如小鞭炮、电光雷、母子雷、射天炮、百头鞭炮、千头鞭炮,甚至几万头长的鞭炮,还有能现变幻之状,喷出种种颜色火焰的“烟花”等等,使节日活动更加绚丽多彩。但是,在大城市中人口密集的地方燃放爆竹,不仅污染空气,而且还时常伴随人身伤害,所以近年来一些大城市移风易俗,已禁止燃放爆竹。
拜年
拜年、送贺喜是春节期间广泛流行的习俗。初一天刚亮,全家就更换新衣,互相拜年,子女要给长辈拜年,互相讲一些祝词。之后,左邻右舍,相互串门拜年。旧时,拜年送礼也是十分讲究的一个礼节。晚辈给长辈送礼,多是酒、糕点之类;长辈给晚辈(小孩)的回礼是“压岁钱”。有意思的是新姑爷给丈人家拜年送的“年节”,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定亲第一个年节礼品,要丰厚,每样礼品都要成双;二是结婚后的头一个年节,要全面,即包括叔、伯丈人等均要送年礼,且礼品的分量和厚薄要一致;三是,以后的年节,就可减免些了。
送财神
初一起床出门就要看财神方位,选择走向。相传,每年初一都有一个大吉大利的方位,由六十甲子的第一年甲子年为“大利东西、不利南北”和第二年乙丑年为“大利南北、不利东西”这种每隔一年轮换一次依序往返排列,就能确定大利的方向,是喜神、财神、贵神的所在方位。因此,初一一出门,就要朝财神、喜神方向走,就能发财,一年都会遇到喜事、吉利的事。这种信仰,流传很广,至今,民间仍有市场。另外,还认为初二是财神节,这天早晨,就有人挨家串户送或售财神像,住户都付钱,不要时,只能说“已有”,忌讳答“不要”
,以图吉利。据传,财神是道家所奉诸神中的一个虚构人物,名赵公明,又叫赵玄坛,俗称赵公元帅或赵公菩萨,善能“除瘟剪疾,保康禳灾,主持公道,求神如意”。所以,民间初二都要祭财神,供以鸡、活鲤鱼等,各家各户都吃馄饨,因馄饨形似元宝,可讨吉利。
舞狮
春节期间,我国广大农村和城镇,会出现传统的舞狮活动。人们爱以舞狮来助兴,希望狮子那威武、勇猛的形象驱魔避邪,带来和平安宁的好日子。舞狮大约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即佛都兴起的时代。随着佛教的流行,异域的狮子形象便从塞外传入中原。
初一这天大清早,就有大锣大鼓伴奏的狮子舞挨家挨户拜年贺喜。有趣的是舞狮者每到一户时,都要到中堂、房间、厨房及猪栏等处一边舞、一边唱,赞颂一番,以图吉祥如意。
闹花灯
正月里闹花灯,也是春节期间一种喜庆的文娱文艺活动。它起源于明末,是正月间夜晚进行的一种民间花灯歌舞艺术,歌舞又有弦子花鼓和唢呐花鼓两种形式,乐器节奏明快欢乐,化装贴近人物性格,表演动作细腻传神,为春节增添无穷欢乐。江南春节的舞虾,尤为著名,俗呼“耍虾子”。虾子由楠竹扎成,蒙上虾壳颜色布,数根楠竹捆扎作须,虾身长达数十米,由几十至上百人表演。表演时,舞虾者将虾须竖立空中,俗称“虾子起拱”。令人叹为观止。
耍龙灯也叫“舞龙”,又称“龙灯舞”,是自汉代起就一直流行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是我国新春佳节的传统习俗。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古人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作为吉祥物而加以崇拜。每当春节到来,我国许多地区还流行踩高跷的习俗。一个个化了装的人,足踩三四尺的木跷,手执扇子,舞来舞去,有集体舞,也有三人舞,引得人们翘首仰望,欢声雷动。
现代春节的娱乐,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民俗文化特点,同时又弘扬了精神文明。常见的形式有春节联欢会、座谈会、游艺会、球类和棋类比赛、慰问、团拜等。北方的秧歌舞、江南的花鼓戏以及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文艺节目,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新的内容。可见,春节,是我国普天同庆、万民齐乐的节日。
除夕礼俗
除夕,俗称“年三十”。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所以民间很重视。传说这一天,上界诸神要到下界来,因此,民间都隆重地举行祭祀活动,敬鬼神祈福禄。大年三十晚上,民间盛行在门户上贴神像,以防止恶鬼于新旧年交替之际进入家中。各家各户都要办一餐丰盛的“团年饭”(团圆饭)。又按时间分别叫“团早年”、“团午年”和“团晚年”。团年饭的菜肴除鸡、鱼、肉外,还有青菜。鱼是取意“年年有余(鱼)”,青菜是寓意“清清洁洁”。
陕西等地要吃枣儿糕,寓意“步步高”,台湾等地要吃鱼丸、肉丸、发菜等,意为“团圆吉祥”。吃团年饭前,先将鱼、肉、鸡、菜,端至室内中堂祭祀土地神和祖宗以及下界诸神。祭完后才摆席入座,合家共餐。吃完年夜饭后,家人多围炉而坐,叙旧话新,在亲情的交流中守岁达旦。
除酒食相邀夜餐外,家家户户又都要吃夜宵。南方多是吃炖猪脚,俗称吃“蹄鼓子”。
在北方全家围坐炕头包饺子,到午夜时煮吃。有的还在任一饺子馅中放上一个银圆,吃的时候看谁运气好,吃到的预示一年走财运。蒙古族人民在守岁夜,还纷纷向长辈敬“辞岁酒”
。这种守岁夜宵,后来又与来年初一凌晨的年夜饭混在一起了。
除夕这天,“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最重要的是守岁。而守岁习俗,由来已久。
南北朝时有文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唐太宗李世民《守岁》诗有“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之句;孟浩然有《岁除夜有怀》诗:“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未。”到了宋朝,守岁之风更盛。周密在《武林旧事》记载:除夕“至夜赍烛掺盆,红映霄汉,爆竹鼓吹之声,喧阗彻夜”,“小儿女终夕博戏不寐”。由此可见旧时守岁盛况。到宋朝时,还有馈岁、别岁等习俗。苏东坡在《岁晚三首序》指出:“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为‘守岁’。”
守岁习以围炉烤火,所生炉火,都要烧个栗、枫、樟等大树蔸,叫做“年财佬”。小孩则提灯笼走家串户送贺喜,长辈往往给小孩以压岁钱。
据传说,除夕晚上如果彻夜不眠,毫无倦意,就是预兆着来年人的精力充沛,精神焕发。守岁的“守”,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留恋,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希望。
守岁风俗沿袭至今,一部分继续保存,大部分则推陈出新。人们多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欢度佳节,辞旧迎新。
除夕的禁忌之多,冠全年传统节日之首。不少地方在这天,忌打扫卫生,不能洒污水,倒垃圾,丢弃废物等。也禁忌恶声谩语,不准哭闹,不能大声呵斥,忌说死、破、烂、鬼等不吉利的字眼。忌讳打破碗盏等。舟山一带,除夕忌杀鸡,据说因为鸡鸣曾经救过当地人的性命。黑龙江一带,这天贴对子用的浆糊忌留在家里,未吃完的倭瓜也要扔掉。否则,以为来年的日子会越过越糊涂,或越来越窝囊。山东一带忌讳把药渣留在家中过年,以为不吉利。总之,这一天忌一切不吉利的言行。
见面礼俗
跪拜礼古代见面时的礼仪。古人席地而坐,臀部紧靠脚后跟。伸腰并使臀部离开脚后跟,用两膝着地则为跪。跪着行礼则为跪拜,根据《周礼》的记载,古人的跪拜礼大致可分九种:稽首、顿首、宝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稽首拜时,头俯伏至地,抱拳相握,左手按住右手。拜的时候,头先俯伏至手,然后拱手下至于地,头也随着俯伏于地。拱手至地时,手仍不松开。手的位置在膝盖前,头的位置又在手前。稽首是臣对君的拜礼。稽首、拜手共成一拜之礼,以表示极大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