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金融评论 巴曙松
累计创作0字
作品粉丝1
展开
完结作品(11)
会员
新格局下的金融开放(《北大金融评论》2019年第1期)
金融的本质是人性的博弈与合作,中国如果能在不断地自我审视与新一轮开放中促进金融合作与发展,必将成为这场博弈的最终赢家。
财经13.1万字
会员
金融何以更加美好?(《北大金融评论》2020年第1期)
养老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也许是金融最美好的三种面孔,科技向善、金融也应向善。让退休的老人、无辜的后代和窘迫的穷人,拥有他们应有的尊严、未来与机会。
财经14万字
会员
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北大金融评论》2020年第3期)
新冠疫情让金融市场遭遇飓风海啸:全球负利率蔓延、无限QE出现、债务天量堆积、现代货币理论流行……金融危机理论需要重新调准:是的,这一次真的不同!
财经14.5万字
会员
大城市群重构金融格局(《北大金融评论》2021年第1期)
在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当下,金融发展与结构优化已经成为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生动力,并且将对中国金融业的新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财经14.5万字
会员
资管行业创新发展的未来(《北大金融评论》2022年第2期)
在资管新规的指导下,中国资管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根本性变化:监管体系深刻变革,业务模式积极转型,竞争格局全面重塑。
财经14.7万字
会员
金融智能化时代的中国思考(《北大金融评论》2020年第2期)
与广义的金融科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不同,本期金融智能化强调的是中国的金融业一一这个高度依赖人类的见识、操作、信任的高人力资本行业—是如何在人工智能的大潮下,在中国上演的这个过程,既有全球的共同路径,也有中国的独特道路。
财经14.7万字
会员
全球收入不平等,金融何为?(《北大金融评论》2020年第4期)
收入和财富不平等是客观事实,无法回避,但也不太容易得出非黑即白的结论。采取什么办法进行控制和调整,理性而长期地为缓解世界不平等提供政策工具,已经是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回避的世界性难题。
财经14.7万字
会员
双循环战略:激发与赋能(《北大金融评论》2021年第2期)
本作品聚焦由于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战略的社会现状,强调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以及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这形成了我国实现双循环战略的基本面。无论是经济内循环还是外循环,其核心都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对过去竞争格局的超越,以长期主义和区域合作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激励技术创新,培育我国参与国
财经14.1万字
会员
信息安全保护与治理:金融数字化下一站(《北大金融评论》2021年第4期)
本作品聚焦“数字时代的数据安全”这一热门话题,数据和信息安全不仅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独立、重要的保护对象已获立法认可,信息安全建设的新篇章已然开启。
财经14.6万字
会员
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北大金融评论》2022年第1期)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将贯穿国家未来战略转型。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全球经济趋势,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金融创新方向。
财经14.3万字
会员
“双碳”目标下的金融创新发展(《北大金融评论》2021年第3期)
本作品聚焦“碳中和”这一社会热点话题。碳中和进程伴随着机遇和挑战:挑战在于,碳中和势必会形成对许多产业的冲击,考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防范能力;机遇在于,碳中和目标的达成需要大量投资,虽然过程多元复杂,但是目的还是为了实现绿色发展。
财经14.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