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引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初露锋芒

“你果然没有看我的比赛,”

她微笑着说,

“否则应该已经评价过了。”

陆时元抬头看她,眼中闪过一丝歉意:

“嗯,但我让周教练全程关注了。”

“我理解,”

林雨晴真诚地说,

“而且你是对的。我确实需要学会独立面对一切。”

陆时元的眼神柔和下来:

“围棋如人生,有时需要同伴,有时需要独行。关键是,无论何时,都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他指着棋盘上一处关键点:

“这里,你的选择很勇敢,放弃局部利益,追求整体平衡。

这不仅是棋艺的提升,更是心态的成熟。”

“这都是因为你的教导,”

林雨晴轻声说,目光与他相遇,

“不,”

陆时元摇头,眼神深邃而坚定,

“老师只能指路,真正走出来的,是你自己。”

窗外的夕阳染红了半边天空,温暖的光线洒在两人之间的棋盘上,黑白棋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同他们正在谱写的这段特别故事。

林雨晴抬头看着对面这个表面冷峻内心温暖的男人,心中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感。

她忽然明白,在重返棋坛的道路上,她不仅找回了对围棋的热爱,更可能找到了生命中另一种重要的牵绊。

而陆时元对面,也在静静凝视着这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女子,眼中闪烁着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情。

在茶楼门口,宋子瑜和王磊站在一起,远远看着二楼窗边的两个身影。

“你觉得他们要多久才能互相表白?”

宋子瑜问道。

王磊摇摇头,笑着说:

“以陆时元那个冰山性格,没个一年半载怕是开不了口。”

“那我们得想想办法了,”

宋子瑜眨了眨眼,

“我可等不了那么久。作为闺蜜,我有责任加速这个进程。”

“你这是要当丘比特?”

王磊饶有兴趣地问。

“与其说是丘比特,不如说是推棋者,”

宋子瑜神秘一笑,

“有些棋局,需要旁观者推一把才能更精彩。”

在这个安静的傍晚,在茶香与棋声中,两颗心正在不知不觉地靠近,如同棋盘上相互呼应的黑白棋子,构建出一幅和谐而美丽的图画。

而这盘关于围棋与爱情的人生棋局,才刚刚开始。

——

友谊赛结束的第三天,杭城细雨绵绵。

林雨晴撑着伞,推开“一枰”咖啡馆的玻璃门,里面的喧闹声立刻涌了出来。

这家位于杭城棋院附近的咖啡馆是围棋爱好者的聚集地,墙上挂满了名局棋谱和大师照片,每张桌子上都嵌着一个小型棋盘。

最具特色的是一整面墙的电子屏幕,实时转播全球各地的重要围棋比赛。

“雨晴!这里!”

宋子瑜在角落的沙发区挥手。

林雨晴刚走到一半,就被几位棋友认出来,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林小姐,友谊赛表现太精彩了!”

一位中年男子主动打招呼。

“你什么时候正式复出啊?”

另一位年轻棋手问道。

林雨晴礼貌地微笑回应,快步走向宋子瑜。

“看来你真的成名了,”

宋子瑜推过一杯拿铁,

“《围棋世界》的最新一期,你和陆时元的照片占了整整一个版面。”

她展示手机上的电子杂志,标题赫然是《天才少女重返棋坛,世界冠军亲自指导》。

下面配着一张林雨晴与陆时元对弈时专注凝视棋盘的照片,构图精妙,将两人截然不同的气质完美呈现。

“有点夸张了,”

林雨晴轻啜一口咖啡,

“只是一场友谊赛而已。”

“才不是夸张,”

宋子瑜神秘地压低声音,

“我跟杂志社的朋友聊过,他们说这场友谊赛的网络直播数据打破了近五年的记录。

你知道围棋比赛有多冷门,能有这个数据简直不可思议。”

林雨晴有些惊讶:

“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更别说各大棋论坛都在讨论你的回归。”

宋子瑜兴奋地说,

“有人甚至做了你与陆时元对局的局部分析,认为你在某些变化上的理解已经接近职业顶级水平!”

她神秘地眨眨眼:

“听说你要参加职业定段赛了?这可是友谊赛之后的大动作啊!”

“是的,已经提交申请了,”

林雨晴点点头,

“陆时元觉得与其参加更多友谊赛,不如直接挑战职业定段赛。”

“哇,这进展比我想象的快多了,”

宋子瑜惊叹道,

“我刚刚在棋院听王磊说,陆时元为了帮你准备定段赛,甚至推掉了一个去韩国的邀请赛。

他可从来没为谁做过这种事。”

林雨晴有些意外:

“真的吗?他没告诉我这件事。”

“当然没告诉你啦,”

宋子瑜得意地笑道,

“‘冰山’什么时候会主动说这种事?不过王磊说,他从没见过陆时元对一个学生这么认真负责,简直像变了个人。”

林雨晴轻轻摇头,但唇边漾起一丝微笑:

“他只是负责而已。”

宋子瑜挑眉看着她:

“确定只是这样?我看他看你的眼神可不只是‘负责’那么简单。”

林雨晴感到脸颊微微发热,连忙转移话题:

“他们在研究什么这么投入?”

宋子瑜扭头看了看:

“哦,那是陈远和几个职业三段在研究日本名人战的一个死活题,听说很复杂,连七段都解不开。”

正当林雨晴想回应时,角落里突然爆发出一阵争论,打断了她们的谈话。

那群职业棋手对死活题的解法产生了分歧。

“不可能通过硬抢,白棋在这里形成铁壁,黑棋死定了!”

陈远坚持道。

“但如果在这里先打入呢?”

一个戴眼镜的青年指着棋盘。

“无济于事,白棋只要在这里应,依然死棋。”

一个清脆的女声反驳道。

林雨晴看了过去,认出那是郑雯——

五年前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上的对手,她曾在半决赛中以半目之差败给林雨晴,此后一直心有不甘。

争论声越来越大,引起了咖啡馆里其他人的注意。

“这个死活题已经讨论一周了,没人解开。”

宋子瑜摇摇头。

林雨晴的目光被那个棋盘吸引,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走向那群棋手。

死活题有某种魅力总能吸引棋手的全部注意力,尤其是那些备受争议的难题。

“雨晴你去哪?”

宋子瑜惊讶地问。

林雨晴没有回答,她站在人群边缘,看着那个复杂的死活题。棋盘右上角,一群黑子被白子围困,看似必死无疑。

虽然具体形状不同,但这个局面的某些特点让她想起前几天与陆时元一起解开的父亲棋谱。

那次经历让她学会从整体角度审视看似孤立的局部问题。

“或许...可以试试从整体角度思考?”

林雨晴轻声说道。

周围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转头看向她。

“林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