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鸳情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银杏叶落

2023年秋,滨海市第一中学。

七十三岁的许一川站在校史馆橱窗前,指尖轻轻抚过玻璃上凝结的雾气。橱窗里陈列着1993年校运动会的老照片,十七岁的自己正站在领奖台上,胸前的金牌在阳光下泛着微光。照片右下角,扎着马尾辫的林小满笑靥如花,手里举着“最佳后勤奖“的锦旗。

“许老师?“年轻的历史老师探出头,“市教育局要整理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史料,您是老校友代表,下周需要来做个访谈。“

许一川回过神,看见玻璃倒影里林小满正从走廊尽头走来。她穿着藏青色羊绒开衫,银发间别着银杏叶形状的发卡,手里拎着印有校徽的帆布包——那是他们结婚时置办的,包角已经磨得发亮。

“又在看这些老东西?“林小满走到他身边,将保温桶放在窗台上,“你早上说胃不舒服,我炖了陈皮茯苓汤。“

许一川转身时碰倒了桌上的紫砂壶,1997年他们结婚时买的龙凤茶具叮咚作响。林小满蹲下身收拾碎片,露出腕间淡去的烫伤疤痕——那是2003年非典期间,她照顾高烧的许一川时被药碗烫伤的。

“当年校史馆要销毁这些老档案,是你连夜骑车到档案局抢救出来的。“林小满将温热的汤匙递到他唇边,“你总说这些旧物里藏着我们的年轮。“

许一川就着她的手啜饮热汤,忽然瞥见保温桶夹层里露出一角泛黄的信笺。那是他们1995年高考前互写的鼓励信,当时许一川在信纸背面画了只断了线的风筝,林小满用钢笔添上了绵长的云絮。

“教育局的人可能想听我们的恋爱故事。“许一川摩挲着信笺边缘的毛边,“该从哪年开始讲呢?“

林小满望向窗外,三棵百年银杏正在秋风里簌簌飘叶。1993年的秋天,她就是在这里被许一川拦住,接住了那片写着诗的银杏叶。

暮色渐浓时,许书宁带着五岁的小孙女许南风来看望祖父祖母。小女孩扎着双丸子头,正踮脚往银杏树上挂许愿牌。许一川眯起眼睛辨认孙女的字迹:“希望太爷爷太奶奶永远不吵架“——歪歪扭扭的笔画里还粘着半片银杏叶。

“南风来啦?“林小满从厨房探出头,围裙上沾着胡萝卜丁,“快让太奶奶看看新学的儿歌。“

许南风奶声奶气地唱起来:“纸鸢飞,纸鸢追,爷爷牵着风筝线...“唱到一半突然卡壳,歪着头问:“太奶奶,风筝线为什么会断呀?“

许一川正要回答,手机突然震动。是教育局的同事发来消息:访谈时间改到下周一下午,地点定在老校区的银杏礼堂。

“又要讲我们的故事了。“许一川收起手机,目光落在庭院里那架生锈的旧风车上。2008年他们结婚二十周年时,学校在礼堂前竖了这座风车,每当穿堂风掠过,彩漆剥落的扇叶就会吱呀转动,像永远转不完的时光。

周一的银杏礼堂铺着红毯,玻璃穹顶漏下的光束里浮动着细小的尘埃。许一川摸着演讲台边缘的刻痕,那里有许书宁八岁时用圆规刻的“爸爸妈妈永远相爱“。

“其实我们的故事,是从折断的风筝线开始的。“许一川对着摄像机说道,身后大屏幕闪过泛黄的老照片,“1993年秋天,转学生林小满在图书馆捡到半片银杏叶,上面写着泰戈尔的诗句...“

林小满坐在观众席第三排,看着投影里青涩的自己,忽然想起那个暴雨夜。1995年非典期间,她浑身湿透冲进许一川打工的饭店,隔着氤氲的热气看见他正在炸油条——那是他为了多赚夜班补贴学的手艺。

“后来我们经历了高考、异地、非典、职场沉浮...“许一川的声音突然哽咽,大屏幕切到2008年地震时的新闻画面,许一川作为教师代表在临时帐篷里安抚学生,林小满在余震中紧紧攥着手机。

林小满伸手握住丈夫布满老年斑的手,发现他掌心还攥着那片1993年的银杏叶。叶脉已经模糊,但当年用钢笔描的金边依然闪亮。

“现在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样的爱情能走过三十年。“许一川转向妻子,目光穿过半个世纪的岁月,“我想答案就在这枚银杏叶里——它曾被雨水打湿,被火焰灼伤,被岁月漂黄,但根系始终深埋在泥土里。“

观众席响起掌声时,许南风忽然指着穹顶惊呼:“太奶奶快看!风车在转!“老旧的齿轮发出吱呀声响,彩漆剥落的扇叶搅动着光影,在墙壁投下旋转的银杏叶形状。

散场时,林小满在纪念册上发现一行铅笔小字:1993.10.23,初见。那是许一川用当年借给她的钢笔写的,墨迹经过三十年依然清晰。她忽然想起那支钢笔的来历——是许一川用三个月早餐钱买的英雄牌钢笔,笔帽上刻着“一川“二字。

“要不要去老教室看看?“许一川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掌心里躺着把生锈的教室钥匙,“209室,我们当年擦黑板会扬起粉笔灰的那个。“

夕阳穿过走廊尽头的彩窗,在他们银发上洒下细碎光斑。推开209室的门时,风突然卷起讲台上的教案纸,1995年市物理竞赛的奖状飘落在地,背面是许一川当年的字迹:“给小满的物理笔记补丁“。

林小满忽然蹲下身,在储物柜角落发现个铁皮糖盒。褪色的盒盖上,“囍“字贴纸只剩半边,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十七颗水果糖——从1993年她带来的大白兔,到2023年孙女的阿尔卑斯,每颗糖纸都用玻璃纸仔细包好。

“你总说生活要有仪式感。“许一川将糖盒放回柜顶,那里还摆着1997年结婚时买的暖水瓶,铁皮外壳已经凹陷,却始终没换新的。

暮色漫进窗户时,他们坐在当年传纸条的课桌前。林小满忽然掏出个小布袋:“该给南风准备定情信物了。“袋子里装着两枚银杏叶书签,一片刻着“一“,一片刻着“满“。

许一川将书签放进铁盒,突然看见压在底层的婚检报告。1996年那张泛黄的纸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结论被红笔重重圈起,旁边是林小满工整的批注:“经过阻断治疗,现已痊愈。“

“当时医生说传染概率是千分之三...“许一川的指尖抚过字迹,突然被林小满捂住嘴。

“嘘——“她指指窗外,夕阳正将三棵银杏树染成金色,“你看,我们的孙子辈都在长牙了。“

暮色渐深时,他们锁上209室的门。钥匙坠地的声响惊醒了檐角麻雀,扑棱翅膀掠过礼堂穹顶,惊落几片金黄的银杏叶,在晚风里打着旋儿,像永远不会坠地的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