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初识桃园情
夜幕降临,茅屋里点起了一盏昏黄的油灯。豆大的灯火摇曳着,将刘备、关羽、张飞以及王龙的身影投在简陋的土墙上,拉得长长的,微微晃动。
屋子中央的破旧木桌上,摆放着一个粗陶瓦罐,里面炖着香气扑鼻的兔肉。兔肉炖得很烂,加入了些许野菜,虽然没什么像样的调料,但对于缺衣少食的乱世来说,已是难得的美味。旁边还有几个黑乎乎的窝头,以及一小碟咸菜。
张飞早就馋坏了,此刻正大块朵颐,吃得满嘴流油,还不时发出满足的呼噜声。关羽则依旧沉稳,细嚼慢咽,动作一丝不苟。刘备则不时给王龙夹些肉块,关切地看着他。
“三弟,多吃些,你身子虚,得好好补补。“刘备温和地说道。
“谢……谢谢大哥。“王龙有些受宠若惊。他小心翼翼地吃着兔肉,味道确实不错,带着一股纯天然的野味。更重要的是,这种与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同桌吃饭的经历,实在太过奇幻。
他一边吃,一边竖起耳朵听着刘关张三人的交谈。他们的谈话内容大多围绕着最近的时局和生计。
“唉,如今黄巾虽平,但这世道却不见好转,处处盗匪横行,官府横征暴敛,百姓的日子是越发艰难了。“刘备放下筷子,轻轻叹了口气,眉宇间带着一丝忧虑。
“大哥莫忧!“张飞将嘴里的骨头吐到地上,瓮声瓮气地说道,“有俺和二哥在,定能护得大哥周全!那些毛贼若是敢来,俺老张一矛一个,戳他们个透心凉!“
关羽抚着长髯,微微点头:“翼德所言甚是。我等兄弟齐心,当无所畏惧。只是,长此以往,终非良策。我等空有一身武艺,却报国无门,只能在此蹉跎岁月。“
黄巾……报国无门……王龙心中一动,这些关键词让他对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看来,这确实是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刚刚平息不久的时期。历史的大方向似乎没有改变。
“大哥,二哥,三弟,“刘备举起手中的粗碗,里面装着浑浊的水酒,“今日三弟病愈醒来,乃是我等兄弟的大喜事!来,我们共饮此杯,祝三弟早日康复,也祝我们兄弟同心,将来能有一番作为!“
“好!共饮!“张飞立刻举碗响应。
关羽也郑重地举起碗。
王龙连忙也拿起自己的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虽然前路未知,但此刻这三个哥哥所展现出的真挚情谊,却让他感到了久违的温暖和一丝归属感。
四只碗轻轻碰在一起,发出沉闷的响声。
放下碗,王龙觉得这是一个了解自己身份的好机会。他装作有些迷茫的样子,小心翼翼地问道:“大哥,二哥,翼德……呃,四哥,“——他还是不敢直接叫张飞的名字,而且意识到自己是老三,那张飞就是老四了?——“我这病了一场,好多事情都模糊了……咱们……咱们现在是在何处地界?还有……我……我叫什么名字来着?“
他问得十分忐忑,生怕引起怀疑。
王龙话音刚落,张飞就“噗“的一声,差点把刚喝进去的酒喷出来。他瞪圆了环眼,难以置信地看着王龙:“三弟!你……你连自己叫啥都忘了?!你不是叫王……哎呦!“
他话没说完,就被旁边关羽不动声色地踩了一脚。张飞吃痛,后面的话硬生生憋了回去,只是咧着嘴吸凉气,看向关羽的眼神带着点委屈。
关羽面色不变,只是淡淡地扫了张飞一眼,示意他闭嘴。随即,他转向王龙,丹凤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但语气依旧平稳:“三弟不必惊慌。你姓王,名宇,字子轩。乃是我兄弟四人中的第三位。“
王宇?字子轩?王龙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看来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身份姓王,名字和字听起来倒也文雅。他连忙点头:“王宇……子轩……多谢二哥告知。“
刘备见状,连忙打圆场,脸上带着宽慰的笑容:“子轩,你看,二弟这不就告诉你了吗?莫急,莫急。至于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乃是涿郡楼桑村地界,这里是大哥的故乡。“
涿郡楼桑村!刘备的故乡!王龙心中又是一震。这和《三国演义》里的记载完全一致!看来这个平行世界的基本地理和早期人物设定,似乎和他所知的历史差别不大。
“涿郡……“王龙喃喃自语,努力在脑海中搜索关于这个地方的信息。他记得,这里是刘备起家的地方,也是他们兄弟三人(现在是四人?)最初结识的地方。
“三弟,你想起来什么了吗?“刘备关切地问。
王龙摇摇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迷茫:“还是……很模糊。只觉得这地名有些熟悉……“
“想不起来就莫要想了!“张飞缓过劲来,又恢复了大大咧咧的样子,虽然声音比刚才小了点,“俺看你就是前几天烧糊涂了!没事儿,多吃肉,多喝酒,过两天保管啥都想起来了!来来来,吃肉吃肉!“
说着,他又夹了一大块兔肉放到王龙碗里。
刘备也笑着点头:“翼德说得对,子轩,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身子,其他的事情,我们慢慢来。“
“是,多谢大哥,二哥,四哥。“王龙顺势应道,心中暗自松了口气。看来,自己这“失忆“的借口,暂时是蒙混过关了。不过,他也注意到关羽刚才那探究的眼神,这位二哥心思缜密,恐怕不像刘备和张飞那么好糊弄,日后自己言行必须更加小心。
这顿晚饭,就在这种略显奇异但又充满关怀的气氛中继续着。王龙(或者说,王宇)一边吃饭,一边默默观察着三位哥哥,努力将他们的形象、性格与自己记忆中的三国人物对应起来,并开始思考自己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该何去何从。
一夜无话。
或许是因为身体刚刚康复,又或许是穿越带来的精神冲击,王宇这一觉睡得格外沉。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天光已经透过窗户的缝隙,将茅屋内部照亮了不少。
清晨的空气带着一丝凉意,夹杂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与现代都市的污浊空气截然不同。屋外传来了几声清脆的鸡鸣,还有远处隐约传来的人语声,充满了宁静而质朴的乡村生活气息。
王宇坐起身,感觉身体比昨天轻松了不少,头也不再那么昏沉。他活动了一下手脚,发现这具身体虽然看起来不算特别强壮,但却蕴含着一种他不曾拥有的力量感和协调性。关节灵活,肌肉紧实,显然是经常锻炼或者劳作的结果。
“看来原主也不是个文弱书生。“王宇心中暗想。这倒是个好消息,在这个冷兵器时代,一副好身板是生存的基础。
他掀开身上盖着的粗布被子,下了床。床边放着一套叠好的粗布衣服,看起来是刘备他们为他准备的。衣服虽然简陋,但浆洗得很干净。王宇笨拙地将衣服穿上,束好腰带,感觉有些不太习惯这种古代的服饰。
环顾四周,刘备和关羽的铺位已经空了,只有张飞还在另一张简陋的木板床上睡得正香,鼾声如雷,震得屋顶仿佛都在微微颤动。
王宇蹑手蹑脚地推开茅屋的门,走了出去。
清晨的阳光并不刺眼,柔和地洒在院子里。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农家小院,用低矮的土坯墙围着,墙角堆着一些柴火和农具。院子中央有一棵老槐树,枝叶算不上茂盛,但给这小院增添了几分生机。
刘备正站在院子角落的水井旁,用一个木桶打水。他看到王宇出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子轩,你醒了?不多睡会儿?“
关羽则在院子的另一边,手持那把沉重的大刀,正在进行晨练。他并没有练习什么花哨的招式,只是简单地劈、砍、刺,但每一招都势大力沉,虎虎生风,带着一股凌厉的气势。阳光照在他枣红色的脸上,汗珠沿着坚毅的轮廓滑落。
“大哥,二哥,早。“王宇有些拘谨地打招呼。
“嗯。“关羽停下动作,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来,子轩,洗把脸清醒清醒。“刘备提起一桶水,示意王宇过去。
王宇走上前,用冰凉的井水洗了把脸,精神顿时为之一振。他看着正在打水的刘备和练刀的关羽,心中感慨万千。这就是未来的蜀汉昭烈帝和武圣关公啊!此刻的他们,还只是涿郡乡间的普通人,为了生计和前途而奔波。
自己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成为了他们的三弟王宇,是不是可以凭借自己来自后世的知识,改变他们未来的命运?避免那些历史上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