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简介

陈谦明,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分别于1985年、1992年获得华西医科大学学士、博士学位,于1994年在该校完成基础医学博士后训练。曾受聘于香港大学牙医学院,任研究员(Research Fellow),后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任研究学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口腔颅颌面研究所(NIH/NIDCR)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任高级访问学者。
历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主任委员、口腔医学科研管理分会第二届主任委员、口腔医学设备器材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主任委员,浙江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中西医结合、罕见病)专业委会创会主任委员,国际牙医师学院(ICD)院士及中国区秘书长,国际牙科研究会(IADR)会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浙江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曾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外创新单元负责人。
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口腔黏膜病学》[第3版(2008年)、第4版(2014年)、第5版(2020年)和第6版(拟2025年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口腔黏膜病专科分册》[第1版(拟2025年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案析口腔黏膜病学》[第1版(2014年)、第2版(201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Case-based Oral Mucosal Diseases(Springer出版集团与人民卫生出版社联合出版,2019年)。担任《中华口腔科学》(第2版,200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黏膜病学”分篇主编,我国第一部《口腔分子生物学》(2000年)主编,《李秉琦实用口腔黏膜病学》(2011年)常务副主编,《Burket口腔医学》(201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主译。担任SCI收录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执行主编,《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第七届和第八届编辑委员会委员、第九届编辑委员会副主编,口腔医学领域权威期刊Oral Diseases副主编,Journal of Oral Pathology & Medicine、Oral Surgery等期刊编委。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华口腔医学会优秀青年口腔基础研究论文一等奖,9人次分别入选国家“四青人才”或国家杰青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是口腔黏膜疾病的病因与防治,领导了2个卫生健康委员会“口腔黏膜病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推动了“口腔白斑病光动力治疗术”“口腔黏膜病椅旁数字化图像诊断”“口腔白斑病的p53基因治疗”等微创诊疗临床新业务的开展。分别主持并完成“氨来呫诺贴膜”“氨来呫诺贴片”“氨来呫诺糊剂”3个独立的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观察试验,促进氨来呫诺制剂成功引进中国市场,使其成为中国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的常用备选治疗药物和制剂。牵头制定《口腔白斑病新的定义与分级标准(试行)》《口腔白斑病诊疗指南(试行草案)》《口腔白斑病临床诊疗循证指南》《灼口综合征临床实践循证指南》《口腔扁平苔藓诊疗指南(修订版)》《口腔红斑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口腔扁平苔藓活检指征和时机的专家共识》《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潜在恶性疾患的专家共识》等团体标准指南8项。将口腔黏膜疑难病例的诊断工作与研究工作结合、疑难病例的治疗工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疑难病例的诊治过程与团队建设相结合,及时总结相关的经验,发表于Oral Surgery、Oral Diseases、Journal of Oral Pathology & Medicin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并首次将中国口腔黏膜病领域的团体标准指南(口腔白斑病的诊疗指南、灼口综合征的管理、光动力治疗口腔白斑病指南)分别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Oral Surgery,Oral Medicine,Oral Pathology and Oral Radiology(2021 年)、Journal of Oral Pathology & Medicine(2020 年)和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2019年)发表,在国际行业领域内发出了中国声音。由于研究工作的创新性和突出的学术贡献,获30余项国家级纵向资助,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本领域唯一)、重点项目(3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项目,教育部“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本领域唯一并滚动)等项目。已在Cell Metabolism、Cancer Cell(封面论文)、Advanced Materials、Molecular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ACS Nano、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Cancer Research、Biomaterials、Cancer Letters等具有高影响力的国际期刊发表430篇论文。入选爱思唯尔2021年、2022年“中国高被引学者”,位居“领域高价值论文TOP100”榜首(口腔医学),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四川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8项科技奖项。

曾昕,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获得华西医科大学学士学位并留校工作,2000年于香港大学牙医学院口腔生物部研修,2001年获得四川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腔黏膜疾病的病因与防治。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一级专家,长期从事口腔黏膜病学的临床医疗工作,对常见和疑难口腔黏膜病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特别是在全身性疾病口腔表征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迄今已有近30篇口腔黏膜疑难病例的诊治体会总结成文发表于具有影响力的临床型SCI源期刊,包括著名内科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皮肤科学期刊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以及口腔科学期刊Oral Disease和Oral Surgery,Oral Medicine,Oral Pathology and Oral Radiology等。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编《案析口腔黏膜病学》[第1版(2014年)、第2版(201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Case-based Oral Mucosal Diseases(Springer出版集团与人民卫生出版社联合出版,2019年),担任国家规划教材《口腔黏膜病学》[第5版(2020年)和第6版(拟2025年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口腔医学题库)之口腔黏膜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主编,参编、参译20余部教材和学术著作,参与多部口腔黏膜病领域团体标准指南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