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口面肌功能紊乱
一、定义
口面肌功能紊乱(orofacial myofunctional disorder,OMD)是指与口腔及面部相关的肌肉功能失调,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咀嚼、吞咽、发音、咬合、颞下颌关节运动、口腔卫生、面部美观及面部骨骼生长。口面肌功能紊乱是一系列需引起注意的功能模式,受到心理、生理因素影响。
二、表现
1.口呼吸或无鼻呼吸习惯。
2.习惯性开口姿势位,即便鼻腔通畅也不能将唇闭合。
3.上唇运动受限(伴或不伴唇系带过短)。
4.舌运动受限(多因舌系带过短)。
5.休息(静止)时的吐舌习惯(向前或侧方)。
6.休息时低而向前的舌位,通常伴有面部垂直向过长。
7.咀嚼效率低下。
8.异常吞咽(伴或不伴有动态吐舌习惯)。
9.口面不良习惯,如与年龄不相符的吸吮(瓶或杯子、安抚奶嘴、舌、手指或衣物)、咬(唇、舌、颊、指甲、笔)和咀嚼习惯,用手托腮、舔嘴唇等。
10.休息时头前倾,或咀嚼、吞咽时头部前倾。
三、病因
口面肌功能紊乱要特别关注的一个病因是口呼吸,口呼吸分为病理性口呼吸和习惯性口呼吸。因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过敏性鼻炎、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等导致上气道狭窄,不得不张口呼吸,属于病理性口呼吸。因感冒或过敏导致鼻腔堵塞,使得口呼吸比鼻呼吸更容易,即便感冒或过敏症状消失、鼻腔通畅后仍然用口呼吸,属于习惯性口呼吸。口呼吸会带来唇闭合不全、舌低位等口周肌肉功能异常,从而影响发音和咀嚼吞咽。
导致上气道阻塞的因素都会导致口呼吸,也是造成肌功能紊乱的因素。有学者认为,奶瓶喂养、持续的吮指习惯会使舌处于低位,形成吐舌习惯。此外,舌体过大、前牙深覆盖及开等错
畸形,也可导致口面肌功能紊乱。
错畸形的形成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口面肌功能紊乱是环境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功能与形态息息相关,口面肌功能异常会造成垂直向的息止
间隙改变,影响牙、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不仅会造成颌骨发育异常、牙列不齐、面型不美观、发音问题,还会影响正畸治疗的效果及稳定性。因此,应尽早从病因入手纠正异常的口周肌肉功能,使牙弓内外肌力平衡,避免错
畸形的进一步发展。良好的肌肉功能会使正畸治疗更顺利,治疗后效果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