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醴长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骨火焚诗

《赤醴长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第一卷·仙谪赤水·缘起

第9章·骨火焚诗

1

夜色如墨,浓稠得化不开,唯有赤水河中翻涌的暗流泛着诡异的幽光。青莲剑在李白手中不住哀鸣,剑身震颤时泛起的青光,竟与这暗流的色泽隐隐呼应。那剑鸣声似有灵识,带着不甘与恐惧,声声叩击着众人的心弦。

七道青铜锁链如蛰伏的巨蟒,从水下古城的深处骤然窜出,绞住剑身。锁链表面布满斑驳的绿锈,每道锁链的环扣上都刻着《酒诰》残句,那些古老的文字在黑暗中泛着微弱的血光。锁链绷直的瞬间,苏轼猛然抬头,只见北斗七星的倒影被生生扯碎,化作星星点点的铜屑,无情地嵌进李白的虎口。鲜血渗出,在月光下如泣如诉。

“这不是文王的封印——“杜康突然扯开衣襟,露出胸口狰狞的赤水河图腾。那图腾本应是赤色的河水纹路,此刻却渗出黑血,仿佛有一股邪恶的力量正在侵蚀。“是纣王的殉酒链!“他的声音里充满了震惊与恐惧,仿佛看到了什么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

话音未落,锁链突然暴长倒刺。密密麻麻的青铜棘刺如毒蛇吐信,狠狠扎进李白右臂。鲜血顺链而下,滴入水面的刹那竟燃起幽绿火焰。火焰中浮现出新的甲骨文,笔画如蛇虫纠缠,组成一个狰狞的“醢“字。那字迹仿佛有生命一般,在火焰中扭动,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血腥气息。

刘伶的醉眼骤然清明,浑浊的目光中闪过一丝锐利。他扑向船头时,腰间巫铃炸成齑粉,那些青铜粉末在空中凝成商鼎虚影,猛地压住三条锁链。“小子!“他冲李白嘶吼,声音沙哑而急促,“斩《酒诰》的'祀'字!“这吼声仿佛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在夜空中回荡。

2

剑光如雪崩乍破,瞬间照亮了整个河面。李白左手并指抹过剑脊,青莲剑上的缠绳寸寸断裂,露出剑身基部暗藏的铭文——“维天之命“。四字金文亮起的刹那,仿佛有一股神圣的力量注入剑中,剑锋已劈开第四条锁链上的“祀“字环扣。

破碎的青铜环中突然涌出黑雾,那黑雾如实质般翻滚,雾里探出半只腐烂的龙爪,指尖还勾着半片龟甲。龟甲上刻着的古老纹路,在黑雾中若隐若现,透着神秘而危险的气息。李清照的青铜酒樽突然烫得握不住,樽内血滴化作金线射入雾中,竟从龙爪指缝里钩出一枚青玉酒爵。那酒爵温润的光泽,与周围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

“周公的醒酒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残页无风自动,纸张在夜风中簌簌作响,“怎么会在殉葬链里?“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疑惑,眼神中满是不解。

河水突然沸腾,滚烫的水汽蒸腾而起,模糊了众人的视线。剩余三条锁链上的《酒诰》文字开始融化,铜汁滴在独木舟上烧出密密麻麻的孔洞。苏轼抓起竹简残片按在船板,那些融化的铜汁竟顺着甲骨文重新凝固,形成一幅岐山地图。地图上的线条蜿蜒曲折,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秘密。

“锁链是向导!“他额间鼎纹灼痛,仿佛有一团火在额头燃烧,“文王把陶瓮埋在——“然而,他的话还未说完,蛟龙独眼在水下睁开了。那巨大的眼睛散发着幽蓝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河面,让人不寒而栗。

3

整条地下河竖了起来,如同一面巨大的水墙。众人随着独木舟垂直坠落,迎面撞向倒悬的青铜古城。古城的檐角挂着人骨风铃,随着河水的涌动,发出凄厉的哭嚎声,仿佛无数冤魂在诉说着自己的悲惨遭遇。

李清照突然将酒樽倒扣,樽口喷出七道血线——正是李白方才斩断的锁链数量。血线如灵蛇般缠住下坠的舟身,在众人腰间结成殷红绦带,将他们紧紧绑在船上。刘伶趁机捞起漂过的青玉酒爵,爵中残酒泼向古城正门,铜锈剥落处露出“醢池“两个血字。那字迹鲜红如血,仿佛是用无数人的鲜血写成。

“是纣王酿蛟髓的地方......“杜康的赤水图腾黑血狂涌,他的脸色变得苍白如纸,“文王用这里改造成了——“然而,他的话被独木舟撞破醢池大门的巨响打断。

独木舟撞破大门的瞬间,众人看见了一生难忘的景象:三千口陶瓮悬吊在青铜穹顶下,每口瓮底都燃着青火。火焰中沉浮的不是柴薪,而是《诗经》的竹简残片。那些竹简在火焰中扭曲变形,仿佛在痛苦地挣扎。瓮与瓮之间以玉管相连,管中流动着琥珀色的酒浆,而那些酒浆里浸泡着——人的眼睛。那些眼睛在酒浆中漂浮,空洞的目光仿佛在凝视着众人,让人毛骨悚然。

4

“《雅》《颂》入酒......“陶渊明声音发颤,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与恐惧,“文王用诗魂镇蛟?“然而,他的话音未落,最中央的陶瓮突然炸裂。

碎陶片如雨倾泻中,一具无头尸骨盘膝而坐,膝上横放着一把焦尾琴。尸骨指骨拨动琴弦时,所有悬瓮同时震颤,酒浆玉管中浮起密密麻麻的文字泡泡。那些泡泡在酒浆中翻滚,仿佛承载着无数的秘密。

苏轼竹简烙印剧痛,他强忍着痛苦,看清那些泡泡里裹着的不是《诗经》原句,而是被篡改的诅咒:“所谓伊人“变成了“所谓蛟饵“;“钟鼓乐之“化作了“钟骨药之“;“悠悠我心“扭曲成“幽幽龙心“......这些扭曲的文字,仿佛是对《诗经》的亵渎,让人感到愤怒与悲哀。

“文王被骗了!“李白突然咳血,青莲剑上的铭文正在褪色,仿佛那股神圣的力量正在消散,“这些根本不是《诗经》,是——“然而,他的话被无头尸骨的焦尾琴崩断一根弦的声音打断。那弦断的声音清脆而刺耳,仿佛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即将来临。

5

琴音如骨裂,刺耳的声音在整个空间回荡,震得众人耳膜生疼。李清照的青铜酒樽突然反扣在她嘴上,樽中血线倒灌入口。她在窒息中看见幻象:周公旦跪在岐山祭坛,将真正的《诗经》原简投入烈火。而那些燃烧的竹简灰烬里,飞出三千只青鸟,每只鸟都衔着一粒酒曲,投向四面八方......

“骨火焚诗......“她撕开酒樽时唇齿染血,鲜血顺着嘴角流下,“文王用假《诗》养瓮,周公把真《诗》......“然而,她的话被尸骨又断一弦的声音打断。

这次所有悬瓮同时喷射酒柱,酒浆在空中凝结成青铜编钟。钟体内壁刻满蛟鳞纹,而撞击钟槌的——是那具无头尸骨自己的臂骨。“当——“钟声响起时,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冲击着众人的心灵,刘伶身上商鼎虚影应声碎裂。他喷出的血雾中竟带着酒香,那些血珠溅到悬瓮上,青火瞬间转为血红。

“原来如此......“杜康突然大笑,笑声中带着一丝解脱与疯狂,胸口的赤水河图腾开始剥落,“我们都搞反了!“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纵身跃向中央的无头尸骨。

6

杜康撕下最后一块赤水图腾时,整座青铜古城开始坍塌。古老的城墙在轰鸣声中倒塌,巨大的石块如雨点般落下。图腾在他掌心化作酒旗裹住尸骨,焦尾琴剩余的弦同时绷断。三千悬瓮炸裂的陶片中,飞出无数《诗经》真文字,如萤火虫般钻入众人额间的鼎纹。

苏轼的竹简彻底融化,在融化的过程中,他看见真正的岐山七瓮藏在《小雅》的诗句里:“湛湛露斯“是埋瓮的时辰;“在彼丰草“是藏瓮的方位;“鼓钟将将“是开瓮的密钥......这些诗句仿佛是打开宝藏的钥匙,指引着他们前行的方向。

河水倒灌进坍塌的醢池时,李白接住了坠落的青玉酒爵。爵底沾着半片发霉的酒曲——与仪狄父亲留下的那枚正好能拼合。那半片酒曲,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将他们与古老的秘密紧紧相连。

“走!“陶渊明撕下最后三页《桃花源记》,纸张在风中燃烧,化作漫天桃花,“去真正的岐山!“那燃烧的桃花,仿佛是希望的火焰,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纸页燃烧的桃花中,众人瞥见水下古城最后一眼:无头尸骨抱着酒旗,对众人深深揖礼。它空荡荡的颈椎里,插着一支周公旦的象牙笔。那尸骨的动作,仿佛在向他们传递着某种信息,又仿佛是在为他们送行。这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似乎才刚刚开始......

(第九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