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代价
玄武湖底,张浩睁开金色的竖瞳。
水草在他周身缓缓飘动,鱼群受惊般四散逃离。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蛟类特有的笑。
“道融天师...这次就先借你的威名用一下。”
水波荡漾间,张浩回想起在主世界青溪城翻阅过的玄门传记。龙虎山的确有一位道融真人,德行甚高,不过早在三百年前羽化。
况且在这方世界数百年前也有一位道融真人。借死人名号最是稳妥——死无对证。
他意念一动,湖底淤泥中升起一滴晶莹的水珠,里面倒影着张僧繇此刻在道观中的景象。
那位“知画士大人”正对着神笔发呆,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看来是起效了。”张浩轻声道。
水珠突然剧烈震颤,画面中的张僧繇猛地抬起头,神笔在空中划出一道红线。
水珠“啪”的炸开,张浩眼中金光一暗,接着大盛。
“好敏锐的感知...是神笔的预警吗?”
他确信张僧繇除开神笔只是一个普通的凡人,别说法术,甚至连一星的水准都没有。
“如果能得到这支神笔,我的应变能力将得到极大的增强。”眼中闪过一丝火热,张浩摆着奇怪的姿势想着。
一道铁青的鳞片突然脱落,顺着地下的河道飘向远方。
与此同时,城南的破旧道观内。
张僧繇正盯着手中的神笔,笔尖水银般的银色在昏暗室内显得格外刺眼。
自从那天遇到那个能够化作水雾的怪人,他第一次认识到除自己之外的超凡力量,也第一次开始觉得有双眼睛躲在暗处窥视。
更令他不安的是,神笔今日竟然自行发光示警,这在过去二十年从未有过。
“没有免费的力量...”
致远道士的话在他脑海中回荡。张僧繇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这支笔的了解可能还不如那个年轻道士多。
额头,几道浅的像蛛丝的皱纹悄然纠缠上来,埋藏在稍显微黄的皮质层中。
关于神笔的力量,张浩确实没有张僧繇这个使用了二十多年的人了解,不过他的那句话也是真的——没有免费的力量。
神话中有无数强大的神器仙宝,但无一是没有使用条件的。
姜子牙代天封神,失去了成仙的希望;陆压道人请‘宝贝转身’,自身要恭请献祭气运;而这个传说世界所酝酿的先天异宝“神笔”,同样不会超脱这个限制。
即使是张浩自己的道果,也需要在充能后才能进行世界穿梭。
——
秦淮河的水面在微风下荡起涟漪,岸边的杨柳垂下在河面映出万千丝绦。
致远道士在这里出现,手上拿着一支裹着白布的竹竿,挑了一个没人的摊位坐下。
竹竿插进木桩中,白布展开,上书八个墨黑大字——替天行道,诛邪灭妖。
来往的行人看到上面的字,都有些新奇的样子,不过并没有一个人来让他开张。
致远道士也不急,盘膝而坐,闭目养神,仿佛在等待什么。
人来人往,大日西斜,直至明月在天边隐现,致远道士这才随着流动的人群离开。
三日后,张府书房。
张僧繇正对着神笔发呆,笔尖的银光依旧。他眉头紧锁,额头上的几道皱纹似乎更加深了。
“你到底是什么东西...”他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的摩挲着笔杆上的那些细密纹路。二十年来,他第一次感到这支笔如此陌生。
“必须找到那个道士!”张僧繇咬牙。
摊开一张空白画卷,神笔在纸上轻轻勾勒,一只栩栩如生的苍鹰逐渐成形。当最后一笔落下时,画中苍鹰的眼睛突然转动,发出清冽的鹰啼。
“去,找到那个道士。”张僧繇轻声命令。
纸上苍鹰跃出画卷,化作一道青黑虚影消失在房间内。张僧繇咳嗽两声,掏出手帕擦了擦嘴角,上面沾着一丝血迹。
他低头看着自己手背上长出的老年斑,眉头紧锁。
从怀中取出一枚铜镜,镜中人两鬓斑白,皱纹如刀深刻,哪里还有当初一代画圣的模样。
今年,他四十五岁了。
“再给我一点时间...”他喃喃道。
从旁边的笔架上取下一支普通的画笔,点上朱砂墨汁在面上描绘起来。每一笔落下,他脸上的皱纹就似乎舒展一分,但眼中的疲惫却更深了。当最后一笔落下,镜中的他似乎年轻了些,但眼神中的沧桑却无法掩饰。
——
依旧是秦淮河岸边,人声嘈杂,顺着夏天的风吹进致远道人的耳中。
天上,一只苍鹰盘旋在这处集市的空中,锐利的目光锁定在他身上。
致远抬头望着那只笔墨化作的飞鸟,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上钩了。”
素白道袍飘飞,年轻道人收起家当,在人流最多的时候悄然离开了这处岸边。
他知道,那只苍鹰会带领张僧繇找到他。
当夜,月光如水,玄武湖畔树影婆娑。
年轻道人静立湖边,等待他预想中的访客。
湖面泛起微波,倒映着漫天星斗,也映照出一个蹒跚而来的身影。
张僧繇看上去比三天前老了十岁不止,手中紧握着那支散发诡异红光的神笔。
“你终于来了。”致远转身,月光下他的眼神清明如镜,“现在,你准备好知道真相了吗?”
湖面突然泛起不自然的波纹,一片铁青色的鳞片悄然浮出水面,如同第三只眼睛,静静注视着岸上即将展开的对峙。
突然。
【画龙传说汇聚,请促使传说走向正确,可获得大量源力】
一道字幕出现在张浩眼角。
“?”
张浩懵逼了。
这好不容易摸透神笔的力量,临了准备要出真身直接强抢了,你这道果来这一出?
还有,什么叫正确?自己刚来第二天画龙点睛不就完成了吗?
除非。
张浩清醒过来,眼中金光闪烁。
——
“请道长告知,真相是什么?”
张僧繇卸下了所有的心机和城府,还有多年来的伪装,
像一个求知的学子那样去提问,去向自己尊敬的师长请求赐教。
月色如水,在此随着湖水上上下起伏。
道士致远好像掉线了一样,半晌没回话。
蝈蝈的叫声此起彼伏,张僧繇站着向年轻道士抬起双手请教。
“道长为何不回话?”
张僧繇纳闷,不是你说的要告诉我真相吗?现在人都来了怎么不说话了?
张僧繇双眼微眯,一代知画士再次上线。手中画笔再次泛起红光。
忽地,致远回话了。
“画师何必着急,小道不过突然想到一些其他事情。”
“请道长答疑。张某先行谢过!”
张僧繇也不管他是什么情况,双手继续一拱,只想得到答案。
“在说真相之前,我想问一下画师,你了解你手中的这支笔吗?”
致远道士上线后,先没有回复张僧繇的疑问,而是卖起了关子。
“这支笔......”
张僧繇看向手中的笔,这支陪伴了自己二十年,却让自己在最近才发觉陌生的笔。
“是我在二十年前,在吴郡的一处山洞中得到的...”
张僧繇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飘忽,他低头凝视着手中拿着3泛红的画笔,仿佛陷入了遥远的回忆。
“那年我才二十五岁,在山中寻找写生的景致。一场暴雨让我躲进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山洞...”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笔杆上那些细密的纹路,那些他研究了二十年却始终参悟不透的纹路。
“洞里有一具枯骨,这支笔就握在那枯骨的手中。说来可笑...”张僧繇苦笑一声,“我当时第一反应不是害怕,而是觉得那枯骨握笔的姿势极其优美,简直就像一幅画。”
致远道士静静地听着,月光在他清俊的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
湖面下,那片铁青色的鳞片微微颤动,将每一句话都传递到玄武湖底的某个存在耳中。
“我把笔带回家后,发现自己画技突飞猛进。起初只是画什么像什么,后来……”
张僧繇的声音突然变得干涩,“后来我发现画出来的东西能变成真的。”
湖面突然泛起一圈不自然的涟漪,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一开始只是些小物件,画个苹果就能吃,画件衣服就能穿。后来我试着画动物...”张僧繇的眼神变得恍惚。
“第一只活物是只麻雀,他从纸上飞出来时,我兴奋得三天没睡着觉。”
致远道士突然开口:“那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比如...身体上的变化?”
张僧繇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惧。
他下意识摸了摸自己布满皱纹的脸。
“第二年...我开始长白头发,当时只道是寻常衰老,可是...”他的声音越来越低。
“衰老的速度越来越快。我试过不用这支笔,但只要停笔超过三天,就会浑身疼痛,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啃噬我的骨髓。”
夜风突然变得凛冽,吹得湖畔的芦苇飒飒作响。致远道士的白袍在风中猎猎飞舞,他的眼神却比夜风还要冷。
“你知道那具枯骨是谁的吗?”致远突然问道。
张僧繇茫然摇头。
“那是一百五十年前吴郡最有名的画师,姓顾,名恺之。”
这个名字像一道闪电劈在张僧繇的心头。
顾恺之?东晋那位画圣?号称笔下有神的顾恺之,史书上记载他晚年神秘失踪,难道...
“他也是这支笔的上一个主人。”致远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这支笔的真名叫做'生死造化笔',是上古时期...”
话音未落,张僧繇手中的神笔突然爆发出刺目的银光,将整个湖畔照的如同银色海洋。
银光中,笔杆上的纹路如同活物般蠕动起来,竟然化作一条条细小的银线,顺着张僧繇的手臂缠绕上去!
“啊!”张僧繇发出痛苦的嚎叫,他想要甩开神笔,却发现自己的手像是焊在了笔杆上。
那些银线如同贪婪的寄生虫,疯狂钻入他的皮肤。
(第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