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章 雷霆令下,暗流涌动
夜色彻底吞噬了最后一抹残阳。
天津卫的港口却亮如白昼。
无数火把噼啪作响,将浓烟与光亮投向天空,映照着船坞中巨大的阴影。
钢铁撞击的铿锵声,木料被锯开的刺耳声,工匠的号子声,混杂着海浪拍岸的哗哗声,构成了一曲躁动不安的交响。
朱骁站在码头的最前端,海风猎猎,吹动他绣着金龙的袍角。
他身后,孙志远的身躯微微弓着,额角的冷汗在火光下若隐若现。
那句“不留活口”的命令,依旧在他耳边回荡,带着冰冷的铁锈味。
这位年轻帝王的心,比深海还要莫测。
比这新建港口下的基石还要坚硬。
朱骁的目光穿透跳跃的火光,凝视着远方墨色的海面。
那里,什么也看不见。
但在他的脑海里,【日月皇舆全图】上,马六甲海峡的光点格外清晰。
荷兰人的城堡,港口的炮位,甚至柔佛苏丹军队可能埋伏的位置,都一一呈现。
三日后的月圆之夜。
一场决定南洋未来格局的风暴,将在他的意志下掀起。
“陛下,郑将军那边,是否需要再增派人手?”
孙志远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试图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增派人手,意味着更大的把握,也意味着对郑鸿逵能力的一丝保留。
朱骁缓缓转过头,火光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侧脸,眼神平静无波。
“不必。”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郑鸿逵是朕亲自挑选的海疆大将,朕相信他的能力。”
他顿了顿,语气陡然转厉。
“朕要的,是雷霆一击,是必胜!”
“告诉他,此战若胜,他便是大明开海拓疆的第一功臣,封侯拜将,指日可待。”
“若败…”
朱骁没有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语中的寒意,让孙志远脊背发凉。
伴君如伴虎,尤其是在这位心思难测、手段狠辣的新君身边。
“臣,明白了。”
孙志远深深低下头。
他不再有任何疑虑,只剩下执行命令的决心。
朱骁重新望向大海。
保定城的京观,是为了震慑陆地上的豺狼。
而即将到来的马六甲之战,是为了警告海洋上的饿虎。
他要用荷兰人的鲜血,为大明的龙旗染上更鲜艳的色彩。
让所有觊觎东方的西方列强明白,时代变了。
“船坞的进度,不能停。”
朱骁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疲惫,却更多的是一种催促。
“红夷大炮的仿制,火药的改良,新式战船的建造,都要加快。”
“朕需要更多的船,更强的炮。”
“马六甲,只是开始。”
孙志远连忙应道。
“是!臣立刻去督促!”
朱骁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孙志远如蒙大赦,躬身行礼后,快步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忙碌的人群与跳跃的火光中。
码头上,只剩下朱骁一人,与他身后的几名如同雕塑般的亲卫。
海风更大了些,带着深秋的凉意。
朱骁紧了紧身上的龙袍。
囊括全球的皇舆全图在他意识深处缓缓流转。
大明的疆域,李自成的残余势力,关外的满清,西边的流寇…
还有那遥远的欧罗巴,富饶的新大陆…
无数的信息交织,无数的战略在推演。
他的战场,从来不只是一城一地。
他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整个世界。
天津卫的潮水,仍在不知疲倦地拍打着海岸。
夜色中,这个新兴的港口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正在积蓄力量,等待着一飞冲天,龙腾四海的那一刻。
而驾驭这头巨兽的,正是这位站在海风中,眼神深邃如夜空的年轻帝王。
他知道,前路布满荆棘与鲜血。
但他更清楚,胜利的果实,将无比甘甜。
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正在他的手中,悄然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