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7章 带你们去更好的地方
魏恒的话让那朗台明显的愣了一下,他根本没想到魏恒会这么说,更没想到自己在古列坚的心里是这个位置。
那朗台只是抿嘴笑了笑,并未回答魏恒的话,但却将他说的这些都记在了心里。
让海兰珠做阿鲁台部之后的可汗,似乎……也不是不行。
夜色有些清冷,魏恒不知自己是什么时候睡过去的。
当天边的第一缕骄阳散落的时候,魏恒便已然起身。
五百将士站在河边,解决了腹中的憋闷之后,齐齐的骑上战马,继续向南边奔行。
他们已经进入科尔沁部的领地了。
疾驰之中,魏恒还不忘观察周围的环境。
虽说草原茫茫无际,一眼看不到头,好像什么地方都是一样的,但仔细分辨,还是能看出不同来。
魏恒将这些不一样的地方全都记在心里,并在心中画了一张附近的地形图。
正如那朗台说的那样,科尔沁部的领地很大,他们的人住的又比较分散,这一天的奔驰下来,他们根本就没看到一个活人。
疾行一直持续到晚上,到了浅夜十分,魏恒看到远处出现一处丛林,枝繁叶茂,便下令众人去丛林边缘修整。
靠在了林边的树干上,魏恒松开了自己战马的缰绳,让它自行觅食,他本人则叫来了那朗台,有些话想问。
“此处距离宁北还有多远?”
那朗台坐在魏恒身边,大概想了一下,道:“按照咱们今天的速度,明天正午就能到宁北。”
“古列坚,您的计划可以说了吗?咱们这仗要怎么打?”
“打仗?”魏恒笑了笑,道:“我什么时候说要去打仗了?”
这下轮到那朗台诧异了,他不解的看向魏恒,低声道:“古列坚,这可是大汗的命令,他让咱们进攻大周的宁北镇,咱们……”
“那就是去送死。”魏恒打断了那朗台的话,道:“大周宁北乃是重镇,屯兵数万。”
“不光宁北,周围其他四镇都是边镇,皆有总兵把手,全部兵力超过十万。”
“且这些镇子都墙高城坚,就凭咱们这五百轻骑,想进攻大周的边境重镇,不是做梦吗?”
“可……”
那朗台有些懵了,他之前并未去过大周的宁北,只是知道这附近的路,故此接收命令的时候,他并未多想。
其实这也不能怪他,阿鲁台部控制的毕竟是草原北方,只有东南方向的领土和大周接壤,边境也并不长。
大周一统之后,疆域辽阔,但大部分边境都是和其他部族接壤的,阿鲁台部的很多将领也都只是听过,根本就没见过。
“大汗是在给我出难题。”魏恒笑了笑,道:“如果我真傻到带你们去宁北镇送死,这趟也压根就不用出来了。”
“大汗只是想要我的态度,想看我是不是真的会对大周出手。”
那朗台心里有些乱,他并未听魏恒的这些话,而是直接问道:“古列坚,不进攻宁北镇,您打算带我们去哪?”
“咱们不能随便转一圈就撤吧?”
魏恒闻言,转头看向那朗台,咧嘴笑道:“放心,这一次,肯定让你们都抢个痛快。”
那朗台听魏恒这么说,也就不再言语了,只是轻轻的点头。
“对了,科尔沁部王庭在什么位置,你清楚吗?”
魏恒忽然发问,那朗台立刻抬头,下意识道:“古列坚问这个做什么?”
“没什么,随便问问。”
魏恒笑的很是随意,那朗台也没多想,开口道:“科尔沁的王庭也经常迁徙,但大体是三个地方。”
“漠南,岭北,还有四河边。”
“这个季节,他们应该在四河边放牧。”
“四河……”魏恒想了一下,脑中大概有了轮廓。
他虽对草原并不了解,却也知道四河。
这条河流穿过整个草原,算是草原各部的母亲河,河流一直绵延千里,进入大周境内,并入大周浑江中,最终归于东海。
那朗台看看魏恒,大概猜到了一些魏恒的想法,故此低声问道:“古列坚,你不会是想要去突袭科尔沁的王庭吧?”
魏恒有些意外的看向那朗台,笑道:“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我……”
“先做好明天的事,后面的事后面再说。”
魏恒随意说了一句,随即闭上双眼,又道:“告诉将士们,都休息好,明天天明,跟着我去杀人。”
那朗台心底满是疑惑,魏恒什么都不和他说,他就更觉得魏恒在酝酿更大的事了。
不过这对于那朗台来说都不算什么。
乌桓部本身就是阿鲁台部最善征战的部族之一,他和他麾下的将士,最不怕的就是打仗。
无论和谁打都一样。
第二天清晨,队伍再次整装,由魏恒带队,绕开了边儿上的密林,再次调整方向,直直的朝南方而去。
大概奔行了两个时辰,魏恒策马站在一处较高的丘陵上,远远的看向远处。
天地交界的地方,隐约能看到一座城池。
那城修在山上,像是宝塔上的明珠。
“那应该就是宁古镇了。”那朗台策马过来,低声道:“部族的几个活地图和我说过的。”
“这宁古镇之前不是大周的地盘,大梁王还在的时候,科尔沁部就是在这里和大梁的人做交易,他们部族能发展的那么快,就是因为这个。”
“嗯。”魏恒点了点头,一点都不意外。
大周一统天下,先后灭了三国,大梁就是其中之一。
他曾在皇宫中看过相关的书籍,也详细的分析了大周西北的局势,自然也知道一些历史问题。
“好了,绕开这里。”魏恒沉声道:“他们城上必然有瞭望的人,不要被他们发现了。”
“绕开?去哪里?”那朗台不解。
“跟着我,带你们去更好的地方。”
魏恒只是笑了笑,并未多说,继而直接策马下了丘陵,在丘陵背坡的方向,一路向西驰骋。
乌桓部的将士都服从魏恒的命令,没有人有怨言。
如此,大概又跑了一个时辰,魏恒才调转马头,继续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