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实践成败经验教训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创,中国改革开放对国际金融风险的有效抵御,彰显了社会主义顽强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开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格局。当时,他们把注意力和着眼点主要放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根据当时的实际,曾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生产力比较发达、工人阶级人数占多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至少是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能胜利。而后的实践发展却超出了他们的具体判断,新的实践促使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开始注意并研究东方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不同情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当东方落后国家出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客观条件时,马克思、恩格斯及时研究了东方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问题,提出非资本主义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能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东方非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实现社会主义的跨越式发展。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力量有可能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走出一条“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他们的设想为非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卡夫丁峡谷”典故出自古罗马史。公元前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迫使罗马战俘从峡谷中用长矛架起的形似城门的“牛轭”下通过,借以羞辱战败军队。后来,人们就以“卡夫丁峡谷”来比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实现社会主义的跨越式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苦难,走出一条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成功之路;二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历经的自然的、物质的、经济的历史过程是不可逾越的,但在一定条件下,社会制度、体制却是可以跨越的。

马克思、恩格斯最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在西方诸国同时胜利的结论,是建立在对社会历史一般发展规律的判断上。就一般发展规律来说,社会主义革命应当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成熟,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不能容纳其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爆发,也就是说,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先要经过资本主义的成熟发展,然后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再进入社会主义。而现实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是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在资本主义尚不成熟,但具备一定历史条件的东方落后国家。马克思、恩格斯经过科学研究,分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提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非资本主义道路问题。列宁分析了帝国主义历史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率先在资本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突破的科学论断,成功地发动了俄国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俄国革命的成功也从实践上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是科学的。然而,继列宁之后,斯大林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模式,所走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道路,尽管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苏联相对于西方诸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落后的生产力,忽略了市场经济的必经性,超越国情,逐渐形成了高度僵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束缚了人民积极性的发挥,束缚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一系列革命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更为落后的本国生产力实际,犯了照抄照搬别国模式的错误。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渐地被僵化的、不适当的经济政治体制所消耗,再加上客观原因和主观错误,特别是逐渐背弃了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致使社会主义诸国陷入了发展困局。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既有资本主义西化、分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外因,同时又有社会主义模式僵化、脱离本国实际、主观上犯路线错误致使生产力发展上不去的内因。

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之后,落后的国家到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实践和理论上给予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创,破解了这一重大课题,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道路。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设想,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跳跃式地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但是资本主义已历经的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高度成熟的自然历史过程却是不可逾越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通过改革开放,建立与中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与发展市场经济相协调的经济—政治体制,回答了“在落后的国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模式,走自己的道路,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下,西方资本主义一片混乱,前景黯淡,至今尚未走出困境,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顶住了金融风险,再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动员力和战斗力。历史发展的现实辩证法再次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必然趋势,可以有曲折、有低潮、有失败、有逆转,但总的历史趋势是不可以为人的主观意志所改变的。从金融危机爆发到今天,已经两年多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成功地顶住了金融风暴的冲击,不仅实现了预定的发展的目标,而且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既要归功于党的正确的领导和果断决策,更根本的是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越加证明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