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宁夏诗歌散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个体与世界,革命与政治,传统与现代,诗歌创作需要哲学的批判,更看重美感经验的独特显现。审美批判的诗学探讨,既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指导,更需要文本细读的感性品鉴,不能“让诗歌评论远离了作品和读者”[1]。从历史回顾考察与朔方宁夏这片土地有关的诗歌,最早出现在北朝乐府民歌里。从河陇地区的历史文化来说,这里是秦汉故地,更早则是木铎金声采“诗三百”的地方。然而从近代维新启蒙和五四文学革命迩来的白话新诗之风气,却没有及时涉及西北边远地区。文学西部的现代性滥觞是在新中国人民本位的文化建设中奠基的,体现了鲜明的政治颂赞的时代特色。宁夏的建制与区划,包括政治和文化层面的历史渊源,与长城文化,与黄河文明,与陇原人文地理,与“三边”革命老区的关系都非常紧密。因此,今天的宁夏地处河陇文化中心地带,既蕴藏着文化人类学的古老密码,又激荡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鲜活基因。陕甘宁边区革命文艺的兴起和传扬,带给当代宁夏文学光荣的首先是诗歌。毛泽东、董必武等革命家的诗词作品,也是宁夏地域文化与现代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交相辉映的文学遗产。新文化建设与新文学三十年发展的历史叙述中,解放区文学重要收获之一的《王贵与李香香》,就是李季在“三边”盐池县下乡调研与体验生活的成果。从革命情志的抒写来说,诗人李震杰、罗飞、高深、秦中吟、肖川、项宗西等人的作品,都是值得肯定的。张贤亮文学热情的显扬,也开始于诗歌,以《大风歌》搅扰“十七年”文坛。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流寓宁夏的文人作家和本土诗人群体崛起,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平稳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当代宁夏文学创作与批评的活跃。此外,雷抒雁、乔良、陈幼京、骆英等人也在宁夏生活工作过,他们因河陇文化、北国风物的滋养而诗情张扬。当代宁夏诗人对诗歌往往怀有宗教般的虔诚,以真、善、美、爱为信念,将自己的生命融入诗歌,创作了大量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俱佳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