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和谈与万德敬同一年攻读博士学位,他俩都有一定的教学科研实践,基础较好,入学时都受到老师们的肯定。和谈的毕业论文完成得不错,同行专家的匿名评审给予充分肯定,后来还曾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毕业十年后,他经过反复充实打磨,始将修订后的论文付梓,并嘱我撰序绍介。

回忆当时确定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时,我想他在边疆地区工作,有地利之便,故建议他可否从这方面思考一下。他对“地域—家族”研究情有独钟,且当时正承担星汉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全西域诗》编纂、整理与研究”子课题任务,对契丹耶律楚材家族有所关注,想从这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研究。我认为这是一块学术研究的富矿,将来会有大的创新成果,就同意他的设想,鼓励他开辟自己的学术领域,并建议他今后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拓展做整个契丹文学的研究。他在校期间以“《耶律铸集》点校、辑佚与研究”为题申报了全国高校古委会课题,获得立项支持,为他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学术支撑。

契丹的先祖崛起于草原,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在晚唐五代混乱之际,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开疆拓土,雄霸广袤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建立与北宋并峙的政权——辽朝。辽为金所灭,又有耶律大石在西域建立的强大西辽政权,统治西域近百年,以至于俄语称中国为“Китай”(音同Kitay,契丹),可见其影响之广。该族群中高尚气力者不知凡几,但文学家族较为少见,能取得很高成就、在文学史上产生较大影响者更少。耶律楚材家族为契丹皇族支脉,累世官居高位,在历史上具有较大影响,其家族成员通契丹语、女真语、蒙古语、汉语等诸种语言,不仅创作汉语文学作品,而且有译作。其家族文学是契丹文学的代表,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重要支撑。

基于这样的基本认知,本书对耶律楚材家族世系、多民族婚娶、多语学习与创作、儒学教育、地位与心态等情况进行梳理和考辨,对其家族成员诗文作品进行全面核查、辨析、辑佚,考查其祖上汉语文学创作的演进,梳理契丹文学发展的线索,对其家族在不同地域的活动及文学创作进行考辨,从一个侧面揭示中华文学多元一体的特征。

本书的学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具有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视野。书稿既立足契丹文学研究,又旁涉契丹民族、历史、教育、语言、文献等方面的研究;既有综合研究,又有个案研究。其次,酌采“地域—家族—文学”的研究方法。将人物、时间、空间联系在一起,考察耶律楚材家族活动地域与文学创作之关系,考辨前人争论而未曾解决的问题,补充史书记载的不足,在诸多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再次,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为本体,综合考虑汉文学及汉文化的影响,因而研究结论具有创新性。书稿通过对耶律楚材家族文学的研究,揭示出契丹文学既独立发展又有机统一于中华文学的进程,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和古代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本书选题先进,且开拓颇多,可圈可点处不少,前面已经列举了一些。和谈在完成学位论文后,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咬定这一课题,继续向纵深开掘。他在耶律氏家族文学的编年以及别集笺注方面继续深耕,2014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契丹文学史”,2020年从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出站,博士后出站报告亦与契丹文学相关。2022年,又获得主持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契丹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已经开题,相信他和他的团队会奉献给学术界新的成果。

当然,和谈是民族文学研究领域的新秀,本书也有一些不足,答辩专家当时提到了一些,和谈自己也意识到论文对文学研究有待深入,对于耶律楚材家族主要活动地域的文学活动也可以再拓展。

在我看来,这些固然属实,但还是一些技术性的问题,相信他今后都能够解决。我比较关注的是中古时期,辽阔的内亚地区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多元共存,群雄竞争,旋转舞台上不断转换主角,契丹何以能突然崛起?在辽宋军事对峙的背景下,文化与商贸仍能剪不断、理还乱,持续进行,耶律氏在军事上虽然不断拓殖,不轻易服输,但在文化上却崇尚、认同、学习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换言之,辽宋军事斗争属实,但文化交融、契丹人向慕华风也属实。这一文化策略对金、元等朝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微妙的文化背景,对耶律家族的文学接受、文学创作有何影响,是否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另外,现存的契丹大小字文献,与汉文文献之间对应关系如何?其文化交流转换机制是如何实现的?这些问题,都需要和谈与他的团队成员来回答。

和谈正值学术盛年,学术发展空间很大。他当年选择返回新大,建设新疆,与我的老同学苗普生兄有类似处,但学术上能否赶上甚至超越苗普生,这需要他用自己的学术实绩来回答。和谈除了自己的教学科研本职,还兼学校的一些管理工作,这与我当年所陷困境也类似,如何能够更主动、更从容、更智慧地投身自己的兴趣所在,取法乎上,追求卓越,达到年轻一代学人应该达到的学术高度,也要看他自己的学术悟性和文化情怀了。我当然希望他能够贞定当下,多几分散淡、智慧和通透。是所望矣。

谨为序。

李浩

2023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