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位面游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雨夜杀机

天井里的木人桩在暴雨中摇晃,刘宇赤足站在碎青砖上,铜脚环随呼吸节奏敲击出闷响。后颈的齿轮纹泛着只有他能看见的微光,视网膜上流动的金色网格将每条肌肉的收缩轨迹拆解成数据流:腓肠肌绷紧时,踝关节转动角度精确到47度,与截脚“铁牛耕地”桩法的暗线完美重合——这是他闭关七日,将现代运动力学与咏春桩法悄悄融合的成果。

“喝!”刘宇右拳直击桩心,木屑飞溅中,桩身竟浮现出螺旋状裂纹。他忽然听见筋骨间传来细微的鸣响,如同齿轮重新咬合,后颈印记在皮肤下亮如金箔,视网膜上弹出半透明提示:“明劲巅峰·肌肉协调度92%”。这个秘密提示,只有他知道是现代体能训练与古老武学共振的证明。

“不错,腰马稳了三分。”叶问的声音从廊下传来,手中捧着《永春拳谱》,“当年你师公陈华顺说,明劲练形,要把每个关节都练成榫卯。”

刘宇望向天井角落的青石板,表面三道深沟是三个月前金山找留下的截脚腿痕。他深吸口气,铜脚环的震动频率与后颈齿轮纹形成共振,眼前突然浮现出石板的三维应力模型:应力集中点在板心偏左三寸,正是截脚腿法的力学盲区。

“暗劲要像水,表面平静,底下藏着漩涡。”叶问踏雨而来,青布鞋尖轻点石板,“当年我在香港码头,就是用透劲让英国水手的刺刀偏了半寸。”

刘宇闭目凝神,将现代爆发力训练的“核心收紧”与咏春“沉胯”结合,忽然“看”见自己的力线如钻头般钻入石板缝隙。“砰”的脆响中,青石板从中裂开,断口处的螺旋纹路让他心中一惊——这与智能手环里记录的关节运动轨迹完全吻合。

三日后,山子楼的朱漆门被踹开。穿灰布衫的老者立在晨光里,腰间悬着半旧的青铜脚环,正是截脚门二弟子“铁腿”韩冲。他身后七名弟子的靴底在青石板上踏出的力线,在刘宇视网膜上自动标注为截脚“千斤坠”的标准轨迹。

“叶师傅,”韩冲的目光扫过天井里的碎石板,喉结滚动两下,“我家师父……想见你。”他忽然转头盯住刘宇,瞳孔微缩,腰间青铜脚环被捏得发出轻响。

刘宇注意到对方腰眼处的肌肉微微抽搐——在智能手环的运动分析里,这意味着核心肌群存在0.2秒的发力断层。后颈齿轮纹骤然显现金色网格,将对方的攻击路径拆解成12条,第三条腿的变向轨迹在视网膜上格外清晰。

韩冲突然暴喝,右腿如钢鞭横扫,带起的劲风将廊下灯笼吹得粉碎。刘宇本能地旋身扣步,腰马如轴承般转动,借扫腿的劲道旋出半圈,青砖在鞋底碾出细碎裂纹。韩冲的靴底擦着他衣襟掠过,在地面犁出半尺深的水痕。

“嗬!”韩冲见第一击落空,胸腔震动着发出闷吼,左腿屈膝上提,脚尖直指刘宇腰眼——正是截脚“连环腿”的变招。刘宇沉肘护心,视网膜上的金色网格自动生成最佳卸力角度,截脚“鸳鸯脚”与咏春“膀手”如齿轮般咬合,竟将对方踢来的劲力引向斜下方。

雨水在两人之间炸开,韩冲的身体不受控地歪向一侧,靴底在青石板上擦出刺耳的声响。他猛地甩头,额发上的水珠甩成弧线,右拳借着失衡的劲道砸向刘宇面门——这招竟暗含形意拳的“拧裹劲”。

刘宇瞳孔骤缩,指尖如电,直取对方“伏兔穴”。指腹触到布料的瞬间,韩冲的右腿突然僵直,整个人向前踉跄半步。他低头望向自己的腿,喉间溢出一声压抑的闷哼,额角青筋暴起。

暴雨突至,韩冲的弟子们齐声暴喝,呈扇形将师徒二人围住。叶问的八斩刀出鞘声如龙吟,刀光在雨幕中划出半圆,刀背精准撞击第一个弟子的踝关节,骨骼闷响与雨声交织。那弟子惨叫着单膝跪地,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叶问的青布长衫。

刘宇则游走外围,每当有腿风袭来,视网膜上的金色网格便自动标注出关节弱点。一名弟子的“劈挂腿”扫向他腰际,他顺势沉胯坐马,小臂如船舵横拨,将扫腿的力线导入地下,青石板应声开裂。那弟子收势不及,踉跄着撞向同伴,几人在泥泞中跌成一团。

盏茶时间,七名弟子已全部倒地。韩冲撑着地面抬头,雨水顺着刀疤纵横的脸庞滴落,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他解下腰间青铜脚环,抛在刘宇脚边,环身的“截江”二字在积水中泛着微光。

叶问收刀入鞘,青布长衫在风中翻飞:“我叶问练拳,不为江湖恩怨。”他转身望向刘宇,雨声稍歇,“把脚环收着,明日随我去码头。”

暮色漫进山子时,巷口传来马蹄声。刘宇蹲下身捡起青铜脚环,指腹摩挲着环身的刻纹,抬眼看见一骑黑马踏水而过,骑者身披黑色斗篷,腰间九环刀的鎏金纹饰在暮雨中若隐若现。马蹄溅起的水花打在围墙上,发出细碎的声响,转眼间便消失在街角。

“阿宇,”叶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目光望着黑马消失的方向,“有些路,躲不过。”他抬手拍了拍刘宇肩膀,袖口旧疤在暮色中泛着微光,“二十年前的羊城茶楼,北腿南拳各有死伤。如今他们骑马南下,怕是要讨当年的旧账。”

暴雨在黎明前停歇,天井里的青石板上,血痕与水痕交织,刘宇站在木人桩前,掌心的铜脚环还带着雨水的凉意。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惊起栖在檐角的雨燕,却惊不动叶问书房里那盏彻夜未灭的灯——那灯光下,正有新的笔记在展开,用截脚的腿法图谱,注解着咏春“以步代马”的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