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群英雄传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鬼谷子王诩收徒潘钰系统爆表

王诩随着潘善走进那略显质朴却收拾得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心中不禁感慨,在这乱世之中,能有如此一方宁静祥和的角落,实在难得。

潘善快步走进屋内,不一会儿,便带着潘钰走了出来。潘钰看到王诩,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随即礼貌地行礼问好。王诩看着眼前的少年,身姿挺拔,眼神清澈而坚定,心中满是满意。

“钰儿,这位是来自司马山庄的贵客,他愿收你为徒,传授你非凡的谋略与纵横之术。”潘善满脸欣喜,声音中都带着几分颤抖,能有这样的名师愿意教导儿子,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

潘钰闻言,眼中瞬间亮起光芒,他再次郑重地向王诩行礼,说道:“若能得先生教导,是潘钰三生有幸,潘钰定当刻苦学习,不负先生厚望。”

王诩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从今日起,你便是我王诩的弟子。我所授之学,不仅是知识与技艺,更是为人处世之道、安邦定国之策。这一路艰难险阻,你可有决心坚持到底?”

“弟子定有决心!”潘钰毫不犹豫,语气坚定。

王诩点点头,转身从行囊中取出几卷竹简,递到潘钰手中:“这是为师多年心血所著,你先拿去研读,遇到不解之处,随时可问。”

潘善在一旁看着,激动得眼眶泛红:“先生大恩,潘家无以为报。钰儿,你一定要听先生的话,用心学习。”

从那之后,潘钰便跟随王诩开始了艰苦的学习生涯。每天清晨,天色未亮,潘钰便已在庭院中诵读竹简上的内容;夜晚,万籁俱寂,他还就着微弱的灯光,向王诩请教疑难。王诩倾囊相授,从天文地理到兵法谋略,从人心洞察到言辞技巧,事无巨细,一一讲解。

随着学习的深入,潘钰的进步可谓日新月异。他不仅对各种学问融会贯通,还能举一反三,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然而,平静的学习生活并未持续太久,一日,村里突然来了一群官兵,声称并州刺史要征兵扩充军备,每家每户都要出人。

潘钰眉头紧锁,在屋内来回踱步,片刻后,他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向父亲潘善和师傅王诩,缓缓开口:“父亲,师傅,我想去当兵。”

潘善听闻,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惊愕与担忧,他上前一步,拉住潘钰的手,声音急切:“钰儿,这乱世当兵,九死一生,你怎能……”话未说完,便被潘钰轻轻打断。

“父亲,我明白您的担忧。但如今这世道,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我既学了师傅的安邦定国之策,若只是躲在这村子里,又有何用?”潘钰言辞恳切,眼中透着坚毅。

王诩站在一旁,神色平静,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钰儿,为师支持你的决定。你所学若不能施展于天下,便如明珠蒙尘。此去从军,定要牢记所学,心怀苍生,以谋略取胜,莫要逞匹夫之勇。”

潘钰转身面向王诩,恭敬地行了个大礼:“师傅教诲,弟子铭记于心。这一去,我定会将您传授的兵法谋略运用得当,不辜负您的期望。”

潘善看着儿子,虽满心不舍,却也知道儿子已长大,有了自己的志向和担当。他长叹一声,眼眶微微泛红:“既然你心意已决,父亲也不拦你。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平安归来。”

潘钰又走到父亲身边,握住他的手:“父亲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等我立下战功,回来接您过好日子。”

几日后,潘钰身着简单的行装,告别了父亲和师傅,随着前来征兵的队伍踏上了征程。一路上,看着同行士兵们或紧张或迷茫的神情,潘钰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军中闯出一番天地,为这乱世带来一丝曙光。

到了军营,潘钰凭借着自身扎实的学问和沉稳的性格,很快便在一众新兵中崭露头角。在日常训练时,他对各种兵器的使用领悟极快,远超旁人;军事理论学习中,他又能结合师傅所授,对战术策略提出独特见解,引得校尉和将军们的关注。

在休息的脑海中系统精灵响起王诩数据破百造成爆表出士八人,宿主获得无限召唤卡一张请宿主查看而爆表的有可能是君主有可能是武将,文臣玄幻,神话,或者电视剧,动漫,

爆表第一人:商朝人皇帝辛:统御99,武力106,智力88,政治76,帝辛植入生份交州小部落首领,携带人为:闻仲,比干,妲己,孔宣,黄飞虎,费仲,崇侯虎,潘钰:我靠人皇帝辛

爆表第二人,周武王姬发统御100,武力92,智力100,政治101,携带人为:周公旦,召公奭,雷震子,植入身份为汉中一个县太爷

第三人黄巢统御:99,武力103,智力101,政治,99,植入张角收的落魄义子,携带人:白玉将葛从周,南刀王孟绝海,铁枪将邓天王,银枪将张归霸

第四人谋圣张良,统御92,武力62,智力109,政治100,植入身份,张飞之弟,携带人:无

爆表第五人:嬴政统御99,武力89,智力101,政治106,植入身份逃亡的大秦后裔,携带人:李斯,蒙恬,扶苏,吕不韦,王剪,蒙毅,

爆表第六人王猛统御100,武力54,智力106,政治100植入身份曹操的新招募的谋士,

爆表第七人大唐天可汗李世民统御105,武力98,智力103,政治105,植入高丽皇族太子,携带人:秦叔宝,魏征,李靖,李孝恭,李元霸,

爆表最后一人开局一只碗的洪武大帝朱元璋统御100,武力95,智力100,政治104植入身份:江东朱家嫡系长子,携带人:朱标,徐达,汤和,朱棣,马皇后,朱高织,李文忠心,朱升,常遇春,姚广孝,李善长植入身份:李世民族人,

潘钰冷冷的吸了一口冷气这是让我死啊,然而,平静的训练生活很快被打破,边境传来敌军进犯的消息,潘钰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即刻开拔迎敌。

部队奔赴战场,黄沙漫天,喊杀声震得人耳鼓生疼,刀光剑影闪烁,生死只在一瞬之间。潘钰身处其中,却毫无惧色,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师傅所授的兵法要诀。

冲锋时,潘钰发现敌方的骑兵虽来势汹汹,但阵形存在破绽。他当机立断,高声呼喊,带领身边的几个士兵,以小股部队的形式迅速穿插,直捣敌人的侧翼。这一招出乎敌军意料,一时间敌军骑兵的阵脚大乱,原本迅猛的攻势也为之一滞。

在近身搏斗中,潘钰身手矫健,手中长枪使得虎虎生风,将敌人的攻击一一化解,还不时寻机反击,救下多名陷入困境的战友。他一边战斗,一边观察着整个战局,敏锐地察觉到敌军士气的变化。当看到敌军的指挥旗帜出现晃动时,他意识到这是个绝佳的进攻时机。

潘钰不顾危险,向着敌军指挥处奋力杀去,一边大声呼喊鼓舞着己方士兵的士气:“将士们,随我冲,破敌就在此刻!”士兵们受到感染,纷纷跟随他奋勇向前。在潘钰的带领下,己方军队士气大振,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将敌军的防线撕开一道大口子。

校尉在后方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不禁对潘钰的英勇和智谋赞叹不已。战斗结束后,校尉立刻派人将潘钰叫到跟前。

“潘钰,你今日的表现可圈可点!战场上不仅勇猛无畏,还能审时度势,指挥有方,实在难得。”校尉目光炯炯地看着潘钰,脸上满是欣赏。

潘钰恭敬地行礼道:“多谢校尉夸奖,这都是平日训练刻苦,以及将士们齐心协力的结果。”

校尉哈哈一笑:“你不必谦虚,我有心提拔你做百夫长,带领一小队士兵,你可愿意?”

潘钰心中一喜,再次行礼:“多谢校尉信任,潘钰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从此,潘钰开启了新的军旅生涯。成为百夫长后,他深知责任重大,对待麾下士兵关怀备至,同时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在之后的每一场战斗中,潘钰所带领的小队都宛如一把利刃,冲锋在前,屡立战功,他的名声也在军中越来越响亮。

升百夫长后的潘钰,治军极为用心。每次作战前,他都会根据敌军特点和地形条件,为麾下士兵详细讲解战术,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作战时,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让士兵们深受鼓舞。而在战后,他又会仔细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和士兵们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战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潘钰因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卓越的战斗表现,很快就被提拔为百夫长。手握更大的兵权,潘钰深感责任更重。此时,边境局势愈发紧张,敌军频繁侵扰,战争一触即发。

在一次大规模战役中,敌军派出精锐部队,企图突破防线,直捣腹地。潘钰所在的部队奉命前去阻击。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潘钰没有丝毫慌乱。他先是派出侦察兵,详细摸清敌军的兵力部署和行动路线。经过一番分析,他制定了一套巧妙的作战计划。

战斗打响后,潘钰命令一部分士兵佯装败退,引诱敌军深入。敌军见此,以为有机可乘,便贸然追击。等敌军进入预设的包围圈后,潘钰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士兵们从四面八方涌出,对敌军展开猛烈攻击。潘钰亲自带领一支精锐部队,直扑敌军的中军。他挥舞着长枪,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敌军纷纷溃败。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士气高涨,奋勇杀敌。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敌军大败而逃,潘钰成功守住了防线。

这场战役的胜利,让潘钰声名远扬。他的上级对他的指挥才能和军事智慧赞赏有加。不久之后,原校尉因伤退役,潘钰凭借着多次立下的赫赫战功,被提拔为校尉。

初任校尉的潘钰,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自己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他开始着手整顿军队,加强士兵的训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他还注重改善士兵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们的疾苦,赢得了士兵们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在潘钰的努力下,他所率领的部队逐渐成为了一支令敌军闻风丧胆的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