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空”主题举例
临街的圣龛为我们与研讨小组讨论此类地点和实物提供了一个范例。像大多数的意大利城市一样,佛罗伦萨拥有为数众多的临街圣龛。这些坐落在街角的宗教造像往往用石质边框的圣龛保护并加以装饰。在小组的基本阅读书目中,我们选取了爱德华·穆尔(Edward Muir)的文章,该文章指出诸如此类的圣龛是一种视觉暗示,昭示了尽管人们忙碌于日常事务,宗教是如何渗透在意大利城市的日常生活之中的。虽然近些年来,在佛罗伦萨一些较为重要的圣龛得以修复,但相关研究依旧聚焦于其中的绘画,通常是装饰着这些圣龛的湿壁画。大多数的艺术史家主要关注的是恢复图像。这些图像往往受到损坏和大面积重绘,为了保存它们,在许多情况下会把它们重新安置到博物馆。但这些艺术史学家却很少关注与这些临街圣龛相关的其他问题,诸如绘画和雕塑、绘画和雕塑的实物摆放、更为广阔的城市语境和祷告行为的社会史等。
在研讨会期间,我们实地考察了一个临街圣龛——蒙特罗圣龛(Monteloro tabernacle),此圣龛位于比拉斯特利街(Pilastri)和博尔格·品提(Borgo Pinti)的十字路口。这一圣龛包括由普齐奥·迪·西蒙(Puccio di Simone)于14世纪绘就的《圣母与圣婴》(Madonna and Child)以及之后装饰了一个文艺复兴风格的石质边框(图1-1)。圣龛最初是由当地修士会的人员负责管理,他们保持圣龛的干净整洁,并且在特定场合下为圣母披上高贵的冠冕长袍。“蒙特罗”(Monteloro)这一名字源于圣·玛利亚·马达莱娜(Santa Maria Maddalena)女修道院附近的盾形纹章,纹章上有一座“金山”,金山上面是个十字架。除此之外,蒙特罗亦是这座城市一个工匠队的名字。这个工程队以“potenze”或“力量”之名为人所知,他们在佛罗伦萨四处划定“疆域”,同时组织各式各样的地方庆典。从圣龛前笔直穿过街道,研讨会的与会者确实能够看到蒙特罗工匠队的界石标记。而在工匠队看来,小酒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大规模世俗社交的视觉呈现。这些小酒店曾经与圣龛伫立于同一个街角。

图1-1 蒙特罗圣龛
通过检视在语境中的对象,例如蒙特罗圣龛,我们得以认清诸如街角这样的场所是如何在信息、社交活动和宗教仪式构成的网络中成为节点的。这些场所是如小酒店、药店、面包店等重要的公共服务聚合之地,也是社会团体和当地家族通过像城市的凉廊和街头圣龛这样艺术的和建筑的元素,在城市中实在地或仪式性地彰显他们的存在感的。通过研究这些对象,我们能够以小组的方式与研讨会的参与者们一起探讨文艺复兴城市的空间体验中的核心而宽泛的议题,互相交流自己探索城市的体会和欣赏艺术作品的心得。
研讨组进行探讨的另一类场所是位于大教堂内的私人祈祷室。这些私人祈祷室往往由个人、家族或者社团(如修士会)购买并装饰,最初是为供养人灵魂举办纪念弥撒,同时也展现着供养人的社会地位。私人祈祷室也常常是举行葬礼的地方,可以是一个三面围墙小房间,抑或只是靠墙的祭坛桌。我们考察的两个案例都位于圣·玛利亚·诺韦拉教堂(the Church of Santa Maria Novella):斯特罗奇祈祷室(Strozzi Chapel)和朗齐祈祷室(Lenzi Chapel)。前者是一个小房间,有着菲利皮诺·利比(Filippino Lippi)创作的湿壁画;而后者则是因马萨乔(Masaccio)的《圣三位一体》(Trinity)而创造出了空间的幻觉(图1-2)。与会者会发现,当人们从中殿观察的时候,《圣三位一体》的透视建构会呈现出最佳状态。而当人们站得很近的时候,他们只能够认读出绘画下部的铭文。这意味着艺术家预设了至少两个既定的视点。

图1-2 朗齐祈祷室(Lenzi Chapel)
在研讨会期间,我们还造访了圣·斯皮里托大教堂(the Church of Santo Spirito),大教堂里面有39个建于15世纪晚期的浅壁龛祈祷室。不同于佛罗伦萨的大部分教堂,这个教堂中的大部分圣坛背壁装饰画在其原初的位置和既定高度上都是依然可见的。这就为我们研究小组探究文艺复兴空间体验和审视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是如何利用该位置创造空间幻觉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当我们站在教堂中殿近距离观察圣坛背壁装饰画时,画面内的深度感会有明显的增加。而当我们站在圣坛桌前曾为牧师和供养人预留的平台上时,这些绘画的某些方面会呈现出最佳的观感。从这么近的观照点我们不仅能够仔细观察许多细节,而且也能够仰视在主镶嵌板上的圣人的脸庞,俯视描绘在祭坛台(基)上的场景。与马萨乔的《圣三位一体》类似,建于15世纪的圣·斯皮里托教堂的大多数圣坛背壁装饰画都具有两个观察视角。可以说,艺术家看起来已经考虑到一些观者会站得离画面较近,而另外一些会站得离画面远些。有关透视的研究通常都是将画板画单独进行研究,但对于在圣·斯皮里托大教堂里的圣坛背壁装饰画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画作的原始位置的重要性。
站在教堂的中殿,我们就像那些文艺复兴时期的观者一样,能够立即看到并且对许多祈祷室进行比较。这种类型的观看效果对于像例如阿尼奥罗·蒂·博纳多·巴尔迪(Agnolo di Bernardo Bardi)这样的15世纪的赞助者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他在遗嘱中就声称,他在佛罗伦萨的教堂里捐赠的一个祈祷室应被视为“其他供养人的榜样”。他希望这一空间及其装饰不仅能够提升他的社会地位,还能鼓励别的赞助者提供赞助。身处教堂之中,研讨会的与会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赞助者之间的这种竞争,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建筑空间之间的对话。
两位导师在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建筑现场,在塔蒂别墅伯纳德·贝伦森(Bernard Berenson)所收集的绘画和雕塑前,指导研讨小组就空间是如何在公共领域和在教堂和居民楼的封闭空间中建构这些环境的使用者行为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图1-3)。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了法布里奇奥·内欧拉发明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隐匿的佛罗伦萨”(Hidden Florence)。这个程序利用了GPS技术,使得用户在徒步旅行中深入接触文艺复兴的历史。“隐匿的佛罗伦萨”利用斯特凡诺·本斯纽里(Stefano Buonsignori)所绘就的非常详细的16世纪城市地图,允许现如今的使用者,在佛罗伦萨这座城市内进行导航。这一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方便法门,他们能够分享某一空间是如何在往昔的岁月中铭刻上宗教、仪式、政治或社会性意义的特殊痕迹。以此新技术为媒介,我们因此能够在往昔和当下、西方和东方的城市文化的鸿沟上架起桥梁,分享一些专门性的知识,介绍我们在研讨会上详细讨论过的关键主题。地点和空间可以被视为在这次研讨会上提出的基于实地的研究方法论的关键性因素,亦为在合作导师和与会者之间进行精彩对话提供了一个契机。

图1-3 研讨小组在塔蒂别墅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