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青海藏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河流水源涵养地,世界重要物种多样性保护地。黄河的49%、长江的2%、澜沧江的17%、黑河的41%年径流量源自青海,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青海藏区孕育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面积高寒湿地、高寒荒漠、高寒草原、灌丛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起着各江河水循环的初始作用,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有天然草场3858.73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53.6%。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345.07公顷,约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5.2%,占全省草场面积的86.7%。其中,玉树州占全省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0.74%,海西州占26.62%,果洛州占16.79%,海南州占10.64%,海北州占7.44%,黄南州占4.85%。青海藏区还是我国生物物种形成和演化的中心之一,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著名中草药50多种,如冬虫草、大黄、贝母、枸杞、甘草、雪莲、藏茵陈、党参、黄芪、羌活、莨菪、麻黄等闻名国内外。
青海藏区是动物资源富集区,种类多,数量大,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共存共荣的生态系统。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类动物有69种,约占全国的35%。珍稀动物有:野骆驼、野牦牛、野驴、藏羚羊、盘羊、白唇鹿、雪豹、黑颈鹤、鬣羚,还有梅花鹿、藏雪鸡、天鹅、麝、水獭、猞猁、血鸡、黑鹤等,其中80%以上分布于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及柴达木盆地的高原、丘陵、山麓和河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