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全和(第四册):风雨人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0章

当天下午,吴月英就和孙乃松取得了联系。孙乃松在电话里说,江城火车站领导同意了他和古全和口头儿商定的意见,欢迎东湖师范学院的同学们到江城火车站,参加建设人民铁路的劳动,愿意在人力和物力方面支援中文系创办耐火砖厂。双方敲定,师范学院的师生将于7月12日上午八点准时到达火车站货场的劳动现场。

中文系有学生参加铁路战线劳动的消息很快传遍全院,在全院师生中引起很大震动。各系领导和师生也都行动起来,把目光投向院外,四处联系生产单位,积极组织学生奔赴生产劳动第一线,去创造财富,和工农劳动群众相结合,接受工农劳动群众的教育。

中文系党总支连夜开会,研究学生劳动大军的干部配备、组织领导、安全保卫、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关键的问题是派谁做领队。党总支的委员们都认为古全和是最佳人选。他熟悉那里的环境,活路儿是经他联系的,那里有他的熟人儿,他有威信、有能力,能带好这支队伍。可是谁都没提他,因为他腿上有伤,行动不便,面临毕业分配,领队只能在总支委员和其他党员干部中间选择。总支委员们都愿意去带这支队伍,还因此而发生了争执。最后争执不下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梁爱华,一个是度月川。梁爱华说,度月川年纪大,日夜操劳,吃不消,而她年轻,她去最合适。度月川说梁爱华家里有孩子需要照顾,而他是男同志,有体力劳动的锻炼,经验也多,应该让他去。

古全和已经睡下了,可是心里老是觉得不踏实。多年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经验,使他养成了一种思想方法:凡事都要事先想周全,穷尽事情所有的可能性,特别是最坏的可能性,最后把心思用在争取实现最好的可能性上。他办事成功率大与此有关。他最担心的是这件事情吹了,其次是担心队伍不能按时组织起来、按约定的日期到达劳动现场。他越想越兴奋,越想越担心,怎么都睡不着,索性从床上爬起来,架上双拐,赶往院部办公大楼去看看总支是怎么安排的。

虽然时间已近夜半,可是办公大楼所有的窗户都亮着。中文系党总支办公室里人影晃动,他断定那里正在开会,说不定就是在讨论学生赴火车站劳动的问题。他一步步地爬上三楼,走到总支办公室门外,站在那里喘息。听度月川老师正在讲话,强调他去铁路劳动现场的理由。接下去是团总支书记李军的发言。他说:“你们都别争了,我去最合适。我是男的,年轻。”梁爱华说:“这和是男是女不相干!”度月川说:“你家里有小孩子,离不开,还是我去好。”梁爱华说:“孩子我可以送给她姥姥带。”

这时,古全和一步闯进总支办公室,说道:“不要争了,我去最合适。那里的环境我熟悉,有我的熟人,有事好商量。至少我可以先到那里去跟方方面面建立起联系,开个头儿。再说,去的也不是我一个人,还有56、57两个年级的党支部一班人。57级的党支部书记乔家槐是调干,他是抗战末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工作经验丰富。56级的党支部书记徐文良在部队当过连指导员,带过上百的战士,带兵有方。有他们带队,老师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我去只不过是发挥个联系人的作用。再说,我这算什么病?‘一天等于二十年嘛!’现在谁不是日夜奋战?我为什么不能干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我一个人躺在宿舍里,心里也并不轻松!”

“你得准备迎接新任务。”度月川说。

古全和说:“能干几天就干几天。有一两天的时间就能把队伍安顿下来。有三两天的时间工作的局面就展开了。我随时可以回来,到那时,再请一位老师去接替我,这不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古全和连珠炮似的申述了自己的理由,见老师们沉默不语,就又笑着说:“咱们不是常说轻伤不下火线嘛!我这点儿毛病连轻伤也算不上吧?”

时间已是后半夜,可是由于古全和的突然到来和他发表的一番高论,总支委员们都显得很兴奋。他们嘁嘁喳喳地议论了一阵,然后就把目光集中到吴月英身上,那意思好像在说:“古全和是你的爱将,他毕业后的去向也许你已经知道,那你就看着办吧。”

吴月英说:“如果大家不反对,我看就按照古全和同志的意思办,让他以党总支代表的身份去领导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再请老度关心一下这方面的工作。大家看怎么样?有不同意见吗?……那就这样定了!”她转向古全和说道:“古全和同志,有几个问题我必须提请你特别注意。第一,教育革命刚刚开始。我们这将是全市第一支走出高等学校参加工业战线劳动的学生队伍。去挣钱办厂是我们的直接目的,而去接受工人阶级的教育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所以你一定要教育同学们真心实意地向工人师傅们学习,积极进行思想改造,迈出知识分子劳动化的步伐,做到劳动思想双丰收。其次,你们的行动关系着教育革命的声誉,一定要注意群众影响,为教育革命做正面的积极的宣传。第三,在铁路线上劳动,有很大的危险性,不能出问题,特别是不能出人身安全方面的问题。以上是我向党委汇报时步行健同志当面关照我的几个问题!你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保证落实领导的要求!”古全和严肃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