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法庭初战
法庭的空调开得很低,林雨婷却觉得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她坐在原告席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夹边缘——那里夹着暖暖画的全家福,画上的爸爸只有一个黑色背影。
“审判长,我方当事人李长清先生作为外企高管,年薪28万,能够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被告律师推了推金丝眼镜,“而原告作为家庭主妇,无稳定收入,甚至需要靠娘家接济......“
旁听席传来窸窣的议论声。林雨婷看见张凤娟得意地挺直腰板,李长清低头摆弄婚戒——那是他婚内出轨的证据之一,此刻却成了讽刺的道具。
法官敲了敲法槌:“原告需要回应吗?“
林雨婷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托起一般,缓缓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她的动作有些僵硬,仿佛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膝盖撞到桌角时,她甚至没有感觉到一丝疼痛,只是机械地继续着自己的动作。
她打开文件夹,手指有些颤抖地翻动着里面的纸张。第一页是她连夜整理出来的时间轴,上面详细记录了过去三年里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
“2015年9月,暖暖肺炎住院,李长清出差。”她轻声念道,声音在寂静的法庭里回荡,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哀伤。
“2016年3月,家长会签到表。”她的目光落在签到表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和签名,似乎都在嘲笑她的孤独和无助。
“2017年元旦,女儿在急诊室跨年……”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变成了呢喃。
“过去三年,被告参与孩子成长的时间不足72小时。”她的声音突然变得清冷而坚定,就像法庭里那冰冷的大理石地面一样,没有丝毫温度。
接着,她从文件夹里拿出一本粉色封皮的日记本,这本日记本是暖暖的,里面记录着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林雨婷轻轻地将它放在桌上,仿佛它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
书记员走上前来,翻开了日记本的其中一页。那页纸上,贴着一些歪歪扭扭的贴纸,显然是暖暖自己贴上去的。而在贴纸旁边,是一行行童稚的字迹,虽然有些稚嫩,但却充满了孩子的纯真和情感。
然而,当人们看到这些字迹时,却都不禁心头一紧。因为那些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一个孩子对父爱的渴望和失望。
2016.6.1雨
今天儿童节,爸爸说带我去游乐园。我等啊等,等到天黑。奶奶说:“赔钱货还想过节?“
旁听席一片哗然。李长清终于抬头,脸色铁青:“这是伪造的!“
“经笔迹鉴定确认系李小暖亲笔所写。“林雨婷点开手机录音,“这是去年暖暖生日时的对话。“
扬声器里传出张凤娟尖利的声音:“吃块蛋糕得了!女娃娃过什么生日!“接着是瓷盘摔碎声和孩子的抽泣。
“反对!“被告律师霍然起身,“偷录证据不合法!“
“遭遇家庭暴力可以用录音录像取证。录音录像属于视听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视听资料属于法定的证据类型。没有以非法手段取得的,没有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录音录像,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林雨婷将法律条文逐字背出,每个音节都像冰锥刺向被告席。
李长清扯松领带,这个动作让林雨婷想起他摔杯子的习惯。
“关于经济能力。“她翻开第二份文件,“这是近三年我在培训机构兼职的银行流水,月均收入4800元。“
投影仪将明细投在幕布上,密密麻麻的转账记录里夹杂着医疗费、早教班缴费单。突然,一条标注“法律自考资料费“的支出引起法官注意——2015年3月,1500元。
“这是我在去年取得的法律从业资格证。“她举起深蓝色证书,“目前已收到三家律所的入职邀请。“
旁听席炸开锅。张凤娟突然站起来指着她骂:“骗子!你偷我们李家的钱考试!“
法警上前制止时,林雨婷打开最后一个信封。五张照片滑落桌面:李长清搂着女同事进酒店、方向盘上的情侣挂件、副驾驶座位下的口红......
“这些是被告婚姻存续期间出轨的证据。“她声音终于有了波动,“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李长清一拳砸在桌上:“你跟踪我?!“
休庭间隙,林雨婷在洗手间补妆。镜子里的人嘴唇发白,手指颤抖得涂不好口红——这是暖暖送她的生日礼物,草莓味的。
“妈妈。“
她猛然回头,看到女儿被张凤娟拽着胳膊拖进隔间。暖暖的羊角辫散了,眼睛哭得红肿:“妈妈我不要跟奶奶......“
“闭嘴!“张凤娟捂住孩子的嘴,“法官说了共同抚养,以后你归我们李家管!“
林雨婷的血液瞬间凝固。她冲过去掰婆婆的手,美甲划破对方手背:“放开她!“
撕扯间,暖暖的衣袖被撩起,露出胳膊上的淤青。林雨婷突然想起上周发现的伤痕,当时婆婆说是“玩滑梯磕的“
“你打她?“她死死盯着张凤娟。
老太太眼神闪烁:“我管教孙女怎么了?“
最终宣判像一记闷棍:
“......暂定共同抚养,抚养权归属待二次庭审裁定。“
林雨婷的耳膜嗡嗡作响。她看着李长清假惺惺地凑过来摸暖暖的头,女儿却惊恐地躲进她怀里。
“下周开始,每周三、六归我们。“张凤娟晃着判决书,“明天就来接人。“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条,我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林雨婷抱起女儿,“在调查清楚孩子身上的伤痕前,你们别想碰她一根头发。“
李长清的笑容僵在脸上。这个曾经对他唯命是从的妻子,此刻像只护崽的母狮,眼里闪着法律淬炼出的寒光。
深夜,林雨婷在书房整理上诉材料。暖暖的日记本摊在桌上,最新一页用拼音写着:“今天法ting上,妈妈像超ren!“
她抚过那个拼错的“法ting“,但心里充满了骄傲和温暖。但她知道,共同抚养只是阶段性结果,二审才是决战。“
她望向儿童房,暖暖正抱着小熊玩偶酣睡。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亮书架上那本《民法典》——书脊磨损严重,内页写满批注。
“下次庭审,我要追加精神损害赔偿。“她撕掉写了一半的妥协方案,“不仅为暖暖,也为曾经软弱的自己。“
凌晨三点,林雨婷突然惊醒。
她光脚跑到女儿床边,确认孩子安然无恙后,打开笔记本电脑搜索“儿童心理创伤鉴定“。收藏夹里新增十几个网页:《家庭暴力对幼儿语言发育的影响》《监护人缺位与分离焦虑症》......
打印机吞吐纸张的声音惊动了夜巡的保安。晨光熹微时,一摞摞专业文献已经按编号摆在案头,最上面是顾千洛留下的便签:【儿童医院王主任,可信】。
暖暖揉着眼睛出现在门口:“妈妈,我梦见法官阿姨说......“
“说什么?“
“说妈妈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律师!“
林雨婷抱紧女儿,窗外朝阳正刺破云层。这场战役才刚刚开始,但她已不再是孤军奋战——法律是她的剑,母爱是她的盾,而那个总在深夜送温暖的年轻人,或许会是意想不到的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