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实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4 TD-LTE接口及协议

1.4.1 主要接口

E-UTRAN的主要接口包括S1接口和X2接口。

1.S1接口

(1)S1接口结构

S1接口是EPC和E-UTRAN之间的接口界面。沿袭了承载和控制分离的思想,S1接口也分为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EPC侧的接入点是控制平面的MME或用户平面的S-GW。对应地,S1接口包括两部分:控制面的S1-MME接口和用户面的S1-U接口,如图1-10所示。

图1-10 S1接口结构

S1是一个逻辑接口,任意一个eNode B都可能有多个S1-MME逻辑接口面向EPC,多个S1-U逻辑接口面向EPC。

S1接口完成以下功能。

①S1接口UE上下文管理功能;

②无线接入承载管理功能;

③S1接口连接管理功能;

④UE在LTE_Active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功能;

⑤寻呼功能;

⑥漫游和区域限制支持功能;

⑦S1接口管理功能;

⑧协调功能;

⑨安全功能;

⑩服务和网络接入功能;

⑪无线接入网信息管理功能。

(2)S1-MME接口

S1-MME接口定义为eNode B和MME功能之间的接口,主要实现S1接口的无线接入承载控制、接口专用的操作维护等功能。图1-11为S1-MME接口的协议栈结构。

(3)S1-U接口

S1-U接口定义为eNode B和SAE网关之间的接口,用于传送用户数据和相应的用户平面控制帧,图1-12为S1-U接口的协议栈结构。

图1-11 S1-MME接口协议结构

图1-12 S1-U接口协议结构

EPC和eNode B之间是多到多的关系,即S1接口实现多个EPC网元和多个eNode B网元之间的接口功能。

2.X2接口

X2接口定义为各个eNode B之间的接口,其主要作用在于为支持激活模式的手机转发分组数据,另外还能够承担多小区的无线资源管理功能。X2接口实现eNode B之间的互通,支持两个eNode B之间信令信息的交互,支持将PDU前转到各自的隧道终结点。eNode B之间的网状网络由X2接口互相连接形成。LTE区别于传统移动网络的主要地方在于E-UTRAN结构中去掉了RNC,使得原有的树形结构更加扁平化,更多的无线资源管理功能由基站承担,相邻基站间的直接对话增多,进而保证了用户在网络中的无缝切换。与S1接口类似,X2接口也分为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结构如图1-13所示。

图1-13 X2接口协议结构

X2接口的主要功能如下。

●连接状态下UE在LTE接入网内的移动性支持;

●负载管理;

●小区间干扰协调;

●X2接口综合管理和错误处理功能;

●eNode B间的应用级数据交换;

●跟踪功能。

1.4.2 空中接口协议

1.控制平面与用户平面协议栈

(1)控制平面协议栈

控制平面协议栈负责完成对无线接口的管理和控制功能,主要包括RRC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以及物理层协议。其中,RRC协议实体位于UE和eNode B网络实体内,负责接入层的控制和管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提供对RRC协议消息的数据传输功能。

(2)用户平面协议栈

用户平面协议包括数据链路层协议和物理层协议。物理层通过传输信道为MAC子层提供相应的服务,MAC子层通过逻辑信道向RLC子层提供相应的服务。

2.协议栈功能划分

(1)物理层功能

物理层位于无线接口协议栈的最底层,其主要功能是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物理层为MAC层和高层提供信息传输服务,其中,物理层提供的服务通过传输信道来描述。传输信道描述了物理层为MAC层和高层所传输的数据特征。

(2)数据链路层功能

数据链路层是无线接口协议栈中的第二层,位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由MAC、RLC和PDCP 3个子层构成。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

3.MAC层协议

MAC子层为上层提供数据传输和无线资源分配服务,MAC子层实现的功能主要有3类:eNode B和UE中MAC实体共有的功能,eNode B中MAC实体特有的功能,UE中MAC实体特有的功能。其具体功能如下。

①逻辑信道到传输信道的映射;

②复用和解复用;

③上行调度信息上报;

④通过HARQ修正传输错误;

⑤UE内多逻辑信道间的优先级处理;

⑥动态调度UE间的优先级处理;

⑦传输格式选择;

⑧填充功能。

4.RLC层协议

RLC子层为来自上层的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提供传输服务,其功能由RLC实体实现。RLC实体配置有透明模式、非确认模式和确认模式3种方式,主要功能如下。

①对于确认模式和非确认模式的RLC实体,支持对RLC SDU的串接/分段和重组;

②对于确认模式和非确认模式的RLC实体,支持高层数据的按序递交、重复检测和RLC SDU丢弃功能;

③对于配置确认模式的RLC实体,支持ARQ传输;

④对于配置确认模式的RLC实体,在数据重传时支持RLC数据PDU重分段功能;

⑤支持RLC重建立功能。

5.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子层的作用是将网络层的传输技术与E-UTRAN的空中接口处理技术分开,从而使其上的各协议层无需考虑与空中接口相关的问题。PDCP子层向上层提供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数据传输功能。

PDCP子层用于用户平面的功能如下。

①支持头压缩和加密功能;

②PDCP子层向上层提供按序提交和重复分组检测功能;

③切换过程中,支持对确认RLC模式的逻辑信道的PDCP SDU重传;

④业务面数据的传输;

⑤上行基于定时器的SDU丢弃机制。

PDCP子层用于控制平面的功能如下。

①为RRC子层提供信令传输服务;

②实现对RRC信令的加密/解密和完整性保护功能。

6.无线资源控制协议

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功能分为:系统信息广播,寻呼、RRC连接建立/维护/释放,安全功能密钥管理,无线承载管理,移动性管理,MBMS服务通知,MBMS服务承诺管理,QoS管理,UE测量报告和控制,NAS直传消息传输。

在LTE中,RRC的协议状态从原来UTRAN的5个减少为LTE的2个,即RRC_IDLE和RRC_CONNECTED状态,每个状态下的特征见表1-3。

表1-3 RRC状态和行为对照

7.非接入层控制协议

非接入层(NAS)控制协议完成SAE承载管理、鉴权、AGW和UE间信令加密控制、用户面信令加密控制、移动性管理以及LTE_IDLE时的寻呼发起。NAS主要包括3个协议状态。

①LTE_DETACHED:网络侧和UE侧没有RRC实体,此时UE通常处于关机、去附着等状态。

②LTE_IDLE:对应RRC的IDLE状态。UE侧和网络侧存储的信息包括:UE的IP地址、与安全相关的参数(密钥等)、UE的能力信息、无线承载。此时UE的状态转移由基站或AGW决定。

③LTE_ACTIVE:对应RRC连接状态,状态转移由基站或AGW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