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悬梁刺股

上午,御廷司,勇武营。

“使官。”

“使官早。”

唐智全点了点头,随后叫住往里屋走的吕直和刘富。

“何书墨呢?早上点卯,他怎么不来?”

“回使官,何书墨早些时候来过了,点完卯说是要查案,头也不回就走了。”

“查案?靖安县那边有动静了?”

“这,不清楚。”

“他最近有什么异常?”

吕直挠了挠头:“没什么异常,就是感觉他最近心思好像不在咱们营房。总是往外跑。”

“对,感觉他这几天好像有点困,整个人没什么精神,精力不足的样子。”

“困?嗯,没事了,你们去吧。”

“是,使官。”

一个纨绔公子,心思不在营房,外加精力不足。

唐智全用脚后跟思考,都知道何书墨大抵是被查案弄得焦头烂额了。

靖安知县本就不是他那种级别能碰瓷的,眼下这种结果,完全在唐智全的意料之中。

“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安分守己,那咱们倒还可以好聚好散,只是可惜,你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你不是查不出案子吗?本官助你一臂之力。”

唐智全从怀中抽出一本卷宗,将其放在勇武营案牍室的边角中。

这卷宗记录了不少楚国大案。

其中多数是早年过时的案件,相关人等均已落马,没什么价值。

但唐智全聪明地改动了几个人物,将其中一个案件与靖安知县联系起来,并特地留下了关于靖安知县的线索。

线索涉及的人证、物证,唐智全都以“何书墨”的名义打点完毕。让他们帮忙做伪证,诬陷靖安知县。

只要何书墨贪图省事,顺着卷宗上的线索去查,一定会顺利查出“靖安知县贪赃枉法”。

到了对簿公堂的时候,再让衙门对所谓的“人证”“物证”进行严刑拷打,迫使他们供出“真相”——是“何书墨”买通他们诬告靖安知县的。

那时,便能将“靖安知县贪赃枉法”反转为“御廷司行走恶意构陷忠良”。

此事唯一的破绽,是这本被改写的卷宗。但只要将卷宗及时替换为原版,就可以使整个事件天衣无缝。

证据确凿,动机明确,何书墨就是再冤枉也只能百口莫辩。案子一旦判下来,何书墨即便不死,也是解职收监,去蹲大牢的结局。

“年纪轻轻,惹谁不好,偏偏要得罪那位大人。”

“下辈子注意点吧。别怪本官没提醒过你。”

唐智全放下卷宗,走出门去,神清气爽。

想到以后的康庄大道,不由得勾起嘴角,满面春风。

……

何府,正厅。

偌大的饭桌上摆着七八道菜。

一位貌美妇人,和一位昏昏欲睡的年轻公子坐在桌边。

“墨儿?墨儿?何书墨!”

何府主母谢采韵拿筷子敲了敲大少爷的脑袋。

何书墨撑开眼睛。

“美女,你是谁?”

“你好好看看我是谁!”

“哦,对,你是我娘。刚才忘了。”

边上侍候的几个丫鬟,拼命忍住,不发出笑声。

谢采韵气得头昏脑涨。

几天前,何书墨上任御廷司,她还以为这小子改邪归正,前途光明了。

结果没过几天,他便原形毕露,整日在家待着,不是睡觉就是这样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你跟娘好好说说,这几天都干什么了!是不是偷偷出门,和狐朋狗友喝花酒去了!”

“没有,不说了娘,我再回去睡会儿。”

何书墨起身离开,打着哈欠往屋里走。

“这浑小子!”

谢采韵气得放下筷子,没有胃口。

管事的大丫鬟道:“夫人莫气了,公子年龄不小了,他这个年纪,没有成家,出去喝花酒是人之常情。”

“你还替他说话。”

“奴婢只是担心夫人的身体。”

谢采韵看着何书墨离去的方向,心里觉得,丫鬟说的其实不无道理。

何书墨年满二十,不是小孩了。

与他同龄的公子哥,有不少孩子都两三岁了。

俗话说成家立业,成家在前,立业在后。

娶妻生子,事不宜迟。

虽然何书墨说过,要娶五姓嫡女。

但谢采韵只当这是他的雄心壮志。并不真的相信。

谢彩韵就是五姓出身,没人比她更懂五姓嫡女的含金量。

莫说五姓嫡女本身就能力出众,见识不俗,并不会随便去“喜欢”谁。就算何书墨祖坟冒青烟,靠脸骗一个回家,但以何家的水平,完全入不了五姓的眼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何书墨能过五姓女本人那一关,也过不了五姓对于“亲家”的要求。

五姓的福分实在太大,何家财薄势短,无福消受。

综合而言,还是何家世交的程家门当户对。

长辈们关系很好,儿女们也彼此熟悉。

“将我的镯子挑两个好的包起来,一会下午消食,去程家转转。”

“好的夫人。”

……

虽然“何押司”经常不干好事。

但今天的何书墨,确实是被冤枉的。

这几天里,何书墨并没有胡吃海喝,划拳作乐,而是真的做到了悬梁刺股,埋头书海。

没开玩笑,确实悬梁刺股了。

几天之前,何书墨找到了唐智全的仇人——当今太常寺少卿,朝廷四品大官,云庐出身,魏党官员,陈锦玉。

根据案牍记载,十六年前,唐智全还是御廷司行走,他参与的“宴后沉湖案”便将当年的科举状元,六品翰林陈锦玉牵扯其中。

虽然后面证实,陈锦玉只是碰巧路过,但御廷司破案的过程中没少折腾这位魏党状元。

其中,有多少是为了快速破案,有多少是楚帝敲打魏党,犹未可知。

可以肯定的是,陈锦玉不可能忘记他当初的遭遇,更不可能忘记当时折磨他不轻的唐智全。

何书墨决定去找陈锦玉,让他动用魏党势力,帮自己去寻来唐智全身上的突破口。

他这几天“悬梁刺股”,便是为了积累资本,和陈锦玉做交易。

毕竟《宴后沉湖案》时间久远,陈锦玉又是书院出身,在乎名声,哪怕真的对唐智全不爽,也不会光明正大地记仇。以免让人知道他小肚鸡肠,没有君子肚量。

因此,何书墨需要一个保底方案。确保陈锦玉一定会出手对付唐智全。

数了数桌上的稿纸,何书墨揉着昏沉的脑袋,继续消耗精神,回忆脑海中的知识。

陈锦玉供职于太常寺。

太常寺主管宗庙、祭祀、陵寝等事项。

不过《皇权之下》是玄幻小说,楚国的太常寺比一般的太常寺多了一项职责——打理潜龙观。

潜龙观位于楚国郊外,乃是初代楚帝修建,用来镇压国运的道场。

其管理者是历代“天师道脉”的执牛耳者,人称“老天师”。

如果厉元淑是反派里的顶尖战力,那么“老天师”就是中立派的顶尖战力。

“天师道脉”,全称是“以天为师的修行者”,修“天师”的人思维发散,最爱胡思乱想。

当代“老天师”,有个不算难打听,太常寺人都知道的小爱好。

他喜欢研究历史。

爱看史料、传记小说。

何书墨这几天悬梁刺股,便是为了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