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4章 生气的陈厚
“没去!”
陈厚冷笑几声。
“现在给你两个选择,要么和我回津河,要么你就在省中医!”
王启无奈。
这两个选择,不是他不想选,而是不能选!
要是没有系统那档子事,他甚至都不会离职,可现在……
王启心中叹息着,看着陈厚,迟疑道:“老师,我……我现在挺好的,就想留在阳城,不想……”
陈厚怒气上涌,道:“你要是在医院任职,我都不至于这么生气,可你跑到诊所?你是在拿自己开玩笑嘛?”
“老师,我……”
陈厚道:“我也不是不是说诊所不好,也不是不让你去诊所!但是,小启,你的前途是在医院!你懂不懂?”
“无论是从你的个人成长还是资源、职业发展等等各方面来看,医院肯定是比诊所要强的。”
“康庄大道你不走,你偏偏走那些难走的小路……”
“小启,听我的吧!无论是省中医,还是津河,你任选一个,行不行?”
王启沉默。
他看着陈厚,表情带着些许愧疚。
“老师,我还是想……”
话说一半,陈厚的脸色就变得极度难看。
说实在的,他今天其实挺高兴的,见到了王启,看到了他的医术甚至比之前还要厉害,也成功向着自己的老朋友显摆了一下。
可是,也就是现在,他所有的好心情,荡然无存。
王启的选择,他真的完全不能理解!
“那你还认不认我这个老师!”
陈厚目视王启,胸口起伏着。
上次,王启从医院离职的时候,他也是这么问的,然后王启就遭到了他的一通痛骂。
这一次,不用想,王启也已经处在了挨骂的边缘。
他已经忍不住了!
眼瞅着情况不对,刘一高也坐不住了。
他连忙咳嗽几声,直接道:“老陈!你干嘛呢?不知道自己多大的人啊?和一个小辈置什么气?”
王启这时候也站了起来。
他来到了陈厚身边,抚着陈厚的胸口,帮着他顺气。
“老师,上次我就给您说过了,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您认我,我王启就永远是您的学生。”
“……”
陈厚不再说话,只是胸中的那口气,依旧堵着。
他很少发脾气。
唯独在王启的事上,总是压不住自己心里的火,发了不止一次脾气。
办公室中。
一时间安静下来。
无人再说话,气氛略显压抑。
惠平安看了看陈厚王启,又看了看自己的老师刘一高,眼神中颇为感慨。
他也是学生,想当初,挨骂的次数也挺多的。
也就是现在,年龄大了以后,老师才不怎么骂他了,顶多也就是批评两句,很少说什么重话。
如今,看着王启挨骂的场景。
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倒是有些怀念了!毕竟,那也曾经是自己的青春!
至于惠平安的学生,卫胜!
他现在倒是神色如常,甚至看着王启的眼神中,还带着些许的同情。
和惠平安不一样,他现在正是挨骂的年纪,即便是他的医术不错,也完全避免不了挨骂,只要犯错,那可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
当然,刘一高一般是不骂他的。
可能也是隔了一辈,刘一高对卫胜这个徒孙,很是亲切!
沉默的时间倒也不长。
也就不到一分钟的功夫吧,刘一高开口打破了安静的氛围。
“小启啊,你能说说,你为什么想留在那家叫仁……”
“仁济堂!”王启小声补充。
陈厚冷哼一声,没说话,却是竖起了耳朵,认真听着。
“对,仁济堂!你为什么想留在仁济堂?”
王启哑然。
他留在仁济堂的原因很简单,之前纯粹是因为传承室。
那狗屁传承室系统,他反正是不敢得罪,要是自己直接去了医院,天知道下次开启的时候会不会有什么惩罚。
所以,在下次开启之前,他是真不敢离开仁济堂。
当然,肯定不是这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王启对仁济堂现在也有了一些感情,不论是林江还是夏思平其实人都很不错,对他也挺好的。
再加上仁济堂的人际关系简单,不像医院那样复杂。
王启现在还挺喜欢这样的生活的。
每天什么也不想,就是看病,治病!唯一要考虑的便是每天诊治的患者人数够不够。
这样的生活,对王启这个痴迷中医,笃信大医精诚的人来说,还是挺舒服的。
虽然累,但精神富足!
想了一小会儿后。
王启也终于开口回答了刘一高的问题。
“其实,也没啥特殊的原因,我就是喜欢仁济堂的氛围,然后过的也挺充实的,也是在为家乡的基础医疗做贡献。”
“就……就挺好的!”
陈厚嗤之以鼻,道:“不错,理由倒是多了一些,不像上次,就只说想为家乡的基础医疗添砖加瓦!”
刘一高盯着王启。
眼神中,露出了丝丝迷茫。
要不是清楚的知道时间,他都有些怀疑现在的年代了。
这回答的最后一句,实在是太像他那个年代的人说的话了。
“小启啊,你有这个心是好的,但……”
刘一高道:“年代不同了,阳城吧……基础医疗其实挺好的,而且阳城隔壁可就是安市……医疗资源怎么说呢……还是挺富裕的!”
陈厚道:“行了吧,你就别给他分析了,他就是在找理由而已。”
“……”
王启沉默,这话其实也对。
刘一高劝说道:“小启,你不应该呆在诊所的,最起码应该到一个更大的舞台,施展你的医术!”
“别的我不敢说,我们省中医的各种资源还是挺强的,只要你来,绝对够你施展!”
“而且,万一要是有人存心找麻烦,医闹等等各种的事情,省中医最起码不怕这些事,也能保住你,不像是诊所……”
此时,卫胜也是忽然开口。
他看着王启,真诚道:“王医生,咱们年纪相仿,其实站在我的角度来说,我也觉得你来省中医是好事。”
“医术是需要锻炼的,就和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反退。而诊所的患者,再怎么说,也顶多是一些小病,很难锻炼……提高医术!”
“但要是在我们省中医就不一样了,各种疑难杂症,就和今天的患者一样,你要是在诊所,其实是很难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