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当村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拒绝

此刻,郑佳佳已经出了门,谭俊杰也急匆匆地跟在后面。

等到了家属院门口,谭俊杰才追上了郑佳佳,他去骑自行车耽误了点时间。

“佳佳,你去哪儿?我送你!”谭俊杰骑到郑佳佳身边,赶紧捏住了车闸:“上来吧!”

郑佳佳连看都没看他,一直往前走:“不用,我不用你送,我自己回去,你赶紧走吧!”

谭俊杰赶紧蹬了几圈,赶上郑佳佳的脚步:“佳佳,我们既然认识了,就是朋友了,朋友之间,互相帮忙不是应该的吗?快上来吧!”

郑佳佳这次终于停住了脚步,脸涨的通红:“我真的不用你送……还有,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

说着,转身飞快地跑走了。

谭俊杰这次没再追,他也不知道该追不该追了,只能愣愣地看着郑佳佳的身影远去。

不行,这女孩太漂亮了,如果把她放在省医学院,也绝对是校花级别的,如果能牵牵她的小手,吻吻她的小嘴……这辈子死了也值得。

回头打听打听清楚再说,看她到底是骗自己的,还是真有喜欢的人了。

自己绝对不会放弃的。

而另一边的郑佳佳,一边跑,一边在心里坚定了一个主意。

……

第二天,陈远航一觉醒来,还是感到口干舌燥、晕晕乎乎的。

昨天喝的太多了。

阿嬷听到陈远航屋内有动静,赶紧跑了过来。

“航子,醒啦?你娘给你做了醒酒汤,我给你盛一碗!”

“阿东呢?”陈远航没见到阿东,便问道。

“昨天他跟你娘睡了,一大早被你娘带去赶海去了!”

陈远航去洗漱,阿嬷就去给他端饭去了。

所谓的醒酒汤,就是紫菜、虾米、鸡蛋、姜片,再加上醋的大杂烩,不过,喝一碗,确实让人精神为之一震。

“慢点喝,”阿嬷一边搓洗着陈远航用过的擦脸毛巾,一边絮叨道:“航子,以后少喝点酒,喝酒不是啥好事,咱们村的那个老存,就是喝多了掉到海里淹死了。你看你爹就不怎么喝酒,别的不说,喝多了胃难受啊,你看你昨天晚上起了吐了好几次,我和你娘的心都揪着……”

陈远航知道自己做错事了,乖乖地接受批评:“阿嬷,对不起,让你们担心了,我以后尽量少喝酒,坚决不再喝醉了,主要是昨天高兴,见到了好多年不见的朋友!”

阿嬷撇撇嘴:“航子,有句话我没有说,我觉得还是尽量少跟他们来往,刘建军和李立峰还强点,至少能干点正经事,剩下那三个,都是啥也不会干的二流子,你成天跟他们混到一起,别人怎么看你?”

陈远航无奈,阿嬷也没文化,人性的优缺点她都有,父亲虽然孝顺,但也毫不留情地当面说过她很多次,不过,阿嬷也从来没改过。

自己作为孙子,更不能责备她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她都70多岁了,要改早就改过来了。

陈远航只能给自己这几个朋友辩解几句:“阿嬷,小川他们几个人人品都不错,跟我脾气也合得来,要不然,我也不会和他们喝酒!”

阿嬷也不会硬逼着孙子和他的朋友绝交,只是提醒一下而已,她们家里当家的还是男人,儿子在时儿子说的算,儿子不在了孙子说的算。

听到陈远航这么说,阿嬷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不过,过了一会儿,阿嬷又凑到陈远航身边,小声问道:“航子,你娘不在家,你给阿嬷交个底,你真把乡卫生院院长的闺女睡了?”

陈远航扶额,这个谣言实在是太无耻了,现在连阿嬷都可能在心里相信了。

“阿嬷,没有的事,你别听别人胡说八道,你还不相信你孙子吗?”

“睡了就睡了,我孙子咋了?大学生,长的又靓,配一个院长的闺女还不是绰绰有余?要是真有孩子了,就带回来让我们看看,我们给你做主!”

“哎呀,我的好阿嬷呀,我是真没有,我和郑院长的女儿确实是同学,可我们真的啥事都没有,就是正常的同学关系,后来,又是正常的同事关系!”

他都不清楚这传言是从哪传出来的。

“真的没有关系啊?”

“真的没关系!我发誓!”

“好好好,我相信!”阿嬷明显有些失望:“快吃饭吧!”

……

今天的病号里有一个老胃病患者。

胃病也是岛上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患者自述他的胃病已经有十来年了,这几年比以前更严重了,中药西药喝了无数次,都没什么效果。

半年前,也去过县医院检查了一次,通过X线钡餐造影,也没有发现有肿瘤,医生就随便开了几副中药把他打发回来了。

这几天,胃里烧灼的特别厉害,有时候肚子也疼,经常发生在吃完饭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

“光荣叔,有没有肚子很胀?嗳气?”陈远航询问道。

吴光荣:“肚子确实很胀,不过,嗳气是啥?”

“哦,就是打饱嗝,刚吃几口饭就开始打饱嗝!”

“有,有,经常打,吃点饭就开始打!有时候还有想打也打不出来的感觉!”

“大便是什么颜色?”

“就是那种黑黑的,跟风湿膏药一样。”

行了,确诊了,这就是胃溃疡的最典型表现。

他看了看病人的病历本,中药他不太了解,西药主要是小苏打、铝碳酸镁这些药物。

这时候,医生们的常规操作就是用弱碱性药物小苏打、铝碳酸镁等药物来中和胃里多余的胃酸。

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给他开点奥美拉挫、雷贝拉挫这些抑酸类的质子泵抑制剂(PPI)给他吃,吃两周差不多就能好。

可悲催的事情就是,这种药还没有发明出来。

不过,幸好有其他的办法。

“光荣叔,我想尽量把你的病给彻底治好,可能会多花一点钱,你愿意不愿意?”

吴光荣家在长尾岛附近种植海带,家庭条件不错,是全村乃至全岛第一个有电视机的,所以,陈远航才会有此一问。

不过,吴光荣并没有立马答应下来,而是问道:“要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