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3章 枕边风儿
“孝宗皇帝……唉、”
嘉靖合上手札,叹息一声。
孝宗皇帝是他的大伯,从小,他便从父亲兴王嘴里听说大伯的事情。
在父亲嘴里,大伯是一个很好的大哥,非常的清醒。兄弟俩相差六岁,所以在兴王眼中,孝宗一直是一个宽仁的大哥形象。
在他的视角里,孝宗皇帝对治学从未有过懒惰的时候,每天早起,用膳后,便读书,写字,作画,品评历史人物,但他却从不以此要求兄弟,还常说,他做这些事,是太子的本分,而兄弟们还小,功课上不必苛责。
而在杨廷和等人口中,孝宗皇帝又是一个仁德贤明的君主,他不会因私怨处置大臣,对大臣的过错总是能够理解宽恕一部分,给予改过的机会。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张氏兄弟的连累,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他没有任何的缺点,庙号还会更好。
如今看到手札的内容,嘉靖也觉得他这位大伯很有担当。
皇帝也是人,人都惜命,皇帝更惜命。但他却能够为平定黄河水患,不惜折损十年的寿命,这份决断可不是随便能做出来的。
要知道黄河水患是弘治二年的事,那时的他也不过就十八九岁而已。
不过从这个记载,也能看出即便作为皇帝,孝宗皇帝应该也是不能随意使用山河印的功能的,他的用法应该和姚广孝是一样的,运用了非常的手段驾驭山河印,因此折损十年寿命。
“若孝宗皇帝再活十年,堂兄就是二十五岁继位了,以孝宗的性格,做的打算肯定更完备。而且,他都二十五了,想法也会更成熟,在孝宗的监督之下,也肯定纳了妃,生了孩子,就不会有后面的折腾了……”
时也命也,若没有孝宗损寿的事情,也就没自己当皇帝的机会了。
嘉靖大概了解了一些原委,时候也不早了,他收好这些手札,正打算走,忽然瞧见墙壁上有一块砖的颜色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走近仔细瞧了一下,这块砖倒也没什么特殊,只是边边角角相对圆润,像是“包浆”了似的。
嘉靖伸手怼了一下,右手边竟然升起一道暗门。
“地宫里头还有地宫?”
嘉靖奓着胆子往里走,这地道还挺长,走了很久,他总算是看到了往上的台阶,忽然,他听到了茹瑶的声音,心下了然了,原来这条地道是连接乾清宫和奉先殿地宫的路。
也对,否则不年不节的皇帝整日往奉先殿跑,外人看起来也显得很奇怪。
嘉靖没有上去,而是原路折返,从奉先殿出来。这条密道的事情,没人跟他说过,说明这是历代皇帝口口相传的秘密,朱厚照没来得及告诉他,他自己发现了,也是天意,自然不好对外人提起。
回到乾清宫,已经到了晚膳的时候,刚到门口,就看到了夏皇后的女使站在那儿,便知道夏皇后又来了。
“陛下回宫了。”
高忠的声音响起来,正在聊天的夏氏和茹瑶一并起身。
“皇嫂免礼,坐吧。”嘉靖在夏氏行礼之前说道,夏氏坐下,道:“陛下,我过来是把账册带过来给茹尚宫看看,这宫里的事情,早晚是要交给她的。”
“这些事情,皇嫂知会一声让她过去就行了,何必自己走一趟。太后那里,还需要皇嫂照应呢。”
“如今皇帝身边无人,只得茹瑶一个,她得伴驾随侍,反倒是我,在仁寿宫也无事,走动一下只当是散心了。”
“那便劳烦皇嫂了。”
自打名分定下来,夏氏得到了六宫之权,她便分外的感激。这可是朱厚照活着的时候,她都不曾拥有的权柄。
六宫之权,一直是张太后的。她这位不得宠的皇后,对本该属于自己的权柄,连提都不敢提一句。
又寒暄了几句,夏氏便告辞了,茹瑶送出很远,回来的时候,晚膳已经摆上桌了。
“陛下不用等我,先吃就是了。”茹瑶见嘉靖拿着一本书看,没有动筷,嗔怪了一句,为他盛了一碗汤。
“朕也不饿,下回不必送出很远,到殿门口就行了。”嘉靖先喝了口汤,无奈道:“朕明里暗里说了多次,让皇嫂不必过于感激,这两日不来,三日早早的,太常见面,太后那边还不知会怎么想呢。”
“陛下不必担心,便是太后让她来的。”茹瑶对宫斗的事情不擅长,但是听话还是能听懂的,见嘉靖面上没什么烦心,便道:“皇后的意思是……”
“你不要叫她皇后,朕还没有皇后呢,随朕叫皇嫂或者夏氏。”
茹瑶惶恐道:“我怎么能称呼她夏氏呢……那,那还是叫皇嫂吧。”说完已是红了脸,她哪会不知道嘉靖的心思,总是变着法的调戏她。
“佳人霞飞双鬓,便是人间绝色。你这样很好看,胭脂都省了。”嘉靖爱怜地轻抚了一下茹瑶的脸蛋儿,笑着说道。
“陛下又说胡话了。”茹瑶嗔怪地小声说了一句,旁边伺候的高忠见状,摆了摆背在身后的手,他自己连同旁边伺候的宫人们很自然地退了下去。
一阵轻薄后,茹瑶气喘吁吁地依偎在嘉靖的怀中,按住他不老实的手,道:“陛下,皇嫂这几日过来,便是托我试探陛下的口风……”
“嗯?”
“是为张氏兄弟的事儿,如今名分已定,太后思念兄弟,还想让他们回京城来。”
嘉靖叹气,道:“真是烦躁!”
茹瑶瞄着嘉靖的脸色,小心翼翼道:“太后说,他的两个兄弟愿意做出表率,捐献这些年侵占的田产充作朝廷官田,以换取能够重回京城。日后在京城生活,一定恪守本分,再不会有任何逾越之举了。”
嘉靖面色稍霁,思忖了一会儿,忽然捧起茹瑶的脸,道:“你也学会吹枕边风了,怎么,允你好处了?”
“臣妾可不敢。”茹瑶撒娇道:“皇嫂给我凤翅金钗,倒是好看的紧,只是她不知道,这些东西对我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给了好几回,我都没要。我跟陛下说这些事,是因为如果不给她个回信,她肯定还会再来,时候久了,惹陛下心烦。”
“罢了,朕便看在你们面上应了吧,让张氏兄弟去找蒋阁老,蒋阁老那边厘清了,就让他们回京城。还有啊,咱们办事可不能白办,下回再给你首饰,你就要着,不喜欢戴,咱还可以卖了攒起来,钱哪有嫌多的。”
“嗯,听陛下的。”
嘉靖宠溺地刮了刮她的鼻尖儿:“小财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