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653.张柬之等既迁则天于上阳宫①,中宗犹以皇太子监国②,告武氏之庙。时累日阴翳③,侍御史崔液奏曰④:“方今国命初复⑤,当正徽号称唐⑥,顺万姓之心,奈何告武氏庙?庙宜毁之,复唐鸿业⑦,天下幸甚!”中宗深纳之。制命既行,阴云四霁,万里澄廓⑧,咸谓天人之应。
【注释】
①张柬之等既迁则天于上阳宫:本条采录自《大唐新语·极谏》。上阳宫,宫殿群名。在禁苑之东,唐高宗上元中置。“南临洛水,西拒谷水,东即宫城,北连禁苑”。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洛河北岸。武则天时又行扩建,常居于此。神龙元年(705),唐“中宗于是复即位,徙太后上阳宫。帝率百官诣观风殿问起居,后率十日一诣宫,俄朝朔、望”。不久,武则天死于上阳宫。唐玄宗时,常将有过失的宫女谪居于此。
②监国:代替皇帝处理国政。
③阴翳:阴云密布的样子。
④侍御史:官名。战国时已出现御史一称,掌文书及记事。秦以御史监郡,遂具有弹劾监察之任。汉有治书侍御史,隋唐御史台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分掌台杂、东西推、知弹与监察殿臣供奉仪式。崔液:字润甫,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唐大臣崔仁师之孙。官至殿中侍御史。坐兄崔湜之狱当流配,惧而亡命郢州,作《幽征赋》以见意。后遇赦还。
⑤国命:国家的命脉。
⑥徽号:本指旗帜的名号。此处引申指国号。
⑦鸿业:大业。多指王业。
⑧澄廓:清明辽阔。
【译文】
张柬之等人已经将武则天迁移至上阳宫,唐中宗还以皇太子身份监国,祭告武氏的宗庙。当时连日阴云密布,侍御史崔液上奏说:“现在国家的命脉刚刚恢复,正应当改国号称唐,顺应百姓的心愿,为什么还要祭告武氏的宗庙呢?武氏的宗庙应该毁掉,恢复李唐帝业,才是天下百姓的大幸!”唐中宗完全采纳了他的意见。诏令颁发后,阴云四散,万里晴空,人们都说这是天意和人事之间的相互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