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实验室检测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人兽共患病之一,但却因为其不典型的临床症状成为了最容易被忽视的7种疾病之一。布鲁氏菌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管理的二类动物疫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污染物及环境而感染。随着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家畜饲养量不断增加,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再加之牛羊养殖方式多样,动物防疫、检疫和监管工作难度大,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治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也危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当前我国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出现了新的特征,不仅在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在南方地区的流行范围和强度也有所增加。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一直以来都是布鲁氏菌病防控领域的热点。布鲁氏菌的分离培养是布鲁氏菌病实验室诊断感染的金标准,但是由于分离培养及鉴定时间较长,生物安全风险较高,不适合普遍使用。目前我国使用最广泛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为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随着对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研究的深入,许多改良的传统检测方法和新方法不断出现。例如微量凝集试验就是在试管凝集试验的基础上改进的一种抗体检测方法,它具有微量、简便且同时可以检测多个样品的特点。其他免疫学检测方法,如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荧光偏振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逐渐被应用于临床诊断。这些试验不仅时间短、操作简便,准确率也比传统试验高。此外,许多核酸检测方法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实时荧光PCR法、环介导等温扩增试验、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CRISPR-Cas12/Cas13等。

疫苗免疫是布鲁氏菌病防控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为了保证布鲁氏菌病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最大限度地保障生物安全,其质量控制及评价至关重要。本书有布鲁氏菌病疫苗质量控制及评价技术相关内容,可为该领域工作者提供参考。

本书参考了WS 269—2019《布鲁氏菌病诊断》,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和欧洲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等国际权威学术组织的文献资料进行编写。本书的编写过程得到了中国地方病协会布鲁氏菌病专家委员会专家们的鼎力支持,然而限于编者的专业水平,一定还存在不妥之处,恳请读者对本书提出中肯的意见,以利于改进布鲁氏菌病实验室检测和研究工作。

编者

202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