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3章 调查圣遗物来历
陆天从安眠山离开,心中并未因火种蜕变升华而感到喜悦。
反而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责任。
每一份火种都是一份责任。
身为武者的责任。
身为儿子的责任。
身为名门后代的责任。
身为家中长子的责任。
身为唯一有希望成为武者改变家庭命运的责任。
……
为人民开拓光明未来的责任。
陆天抬头望去,眼前是无边无际的黑暗。
看不到星空,看不到月亮,更看不到太阳。
这不是真正的天空。
总有一天,我会撕碎这片虚假的天空。
陆天收拾好心情,返回曙光市。
路过工厂区遇到一位熟人。
“茅绍,好久不见,最近过得怎么样?”
陆天看到高中室友,主动打招呼。
茅绍正在和工友聊天,听到熟悉的声音,下意识回头看去。
看见陆天,他十分惊喜。
推着自行车走到陆天面前。
“陆天,你怎么回事?考完试人就消失不见了,朱老大还说要一起吃个毕业饭,结果连你人也找不到。”
茅绍说了一大堆,抬手轻轻捶了一下陆天的肩膀,有些抱怨他的不告而别。
陆天笑了笑,说道:“我进了曙光武院,最近都忙着修炼没时间,实在是抱歉啊。”
“别说这种话,你现在可是大佬了,等你毕业一定不要忘记兄弟们,记得到时候提拔我当个厂长什么的。”茅绍开玩笑说道。
陆天看了眼自行车,笑道:“打工后,终于有钱买车了,寝室里就你一直惦记着想要一辆车。”
茅绍笑了笑,略微有些得意。
他拍了拍自行车。
“这可是崭新出厂的单车,一手新车,花了我500大洋才买下,这可是我半个月的工资。”
说完,他有些神神秘秘的说道:“陆天,你知道吗?我要结婚了。”
陆天有些意外,“这么快就结婚了?”
茅绍得意道:“那可不是,你知道新娘是谁不?”
陆天摇摇头,“不知道,你就说吧是谁?”
茅绍说道:“施燕红,隔壁班的班花。”
陆天笑着说道:“可以啊茅绍,你过去就一直惦记着人家,这下总算把人家追到手了。”
茅绍红着脸说道:“哪里,就是我们两刚好分配到一个车间干活,一来二去就熟悉了,家里催的急就在一起了。”
“早点结婚也好,结婚后厂里会分房子,就不用跟其他人挤在一个房间里住了。”
“生孩子还给补贴,补贴的钱就相当于我半年的工资,生的越多,补贴就越多。”
陆天说道:“那没事,反正日后在一起的时间还长着,你们慢慢处就是了。”
“结婚时间定了没?”陆天问道。
茅绍摇头说道:“还没有,正在跟她家里人商量。”
陆天点点头,说道:“到时候一定要喊上我。”
茅绍点头,“那当然,你可是我们寝室里最有前途的,漏谁都不可能漏下你,到时候肯定会叫你来参加我的婚礼。”
陆天笑了笑。
茅绍又说道:“你知道吗?朱老大也考上高等技术学院了,听说去了一个叫文明院的地方。”
陆天有些意外,“朱老大的成绩不是差的老远吗?怎么上的?”
朱少斌的成绩比他还差一点,平常也就考三百分出头。
距离高等技术学院的分数线还差的远。
茅绍说道:“听周嘉城说,朱老大似乎是通过特殊考核加分进去的,属于专业特殊人才。”
说起这件事,他还有些羡慕。
茅绍也希望自己能成为特殊人才升学高等学院。
不过这样的话,就不能跟施燕红在一起了。
茅绍心中有些纠结。
陆天记住这件事,准备回头打听一下文明院是做什么的。
两人聊了一会,茅绍说要和工友一起去吃饭,问陆天去不去。
陆天婉拒,与他告别。
陆天先是来到武者公会,提交申请借用圣遗物压制杀生石。
申请需要等待武者公会批复,还要等待一段时间。
此外,在武者公会内用武院积分兑换两万一千块钱。
通过武者公会将一万汇给庞明的家里人,名义上是个人抚恤金。
庞明一直想要成为武者改变家庭困难的处境。
可惜,到死他也没能成为武者。
陆天继承他的火种,只能为他做这些事情。
庞明的意志早已经消散于将军牌坊的威压之下。
陆天做这些并不是为了利益,只是单纯的想要完成庞明过去的遗志。
一万块钱不多,但也足够庞明家里人宽裕生活一两年。
对于陆天而言,这也是举手之劳。
做完这些事,陆天带着剩下一万块钱前往福利院,顺带在路上买了一些零食和玩具。
曙光福利院是市政府出资建设的社会抚养院。
专门抚养因各种原因导致成为孤儿的未成年人。
陆天父母双亡之后,没有其他亲戚能够寄养,在曙光福利院待过几年。
直到他能上学住校才离开福利院。
福利院保安是一位七十多岁的大爷,尽管年纪很大但是他仍旧尽职尽力。
陆天想要进福利院,保安大爷拦住他。
就算是他说出自己是福利院长大的孩子,如今想要回来看看,保安大爷也没有轻易让他进去。
跟福利院内的老师沟通过,确定陆天真的过去在福利院待过,才肯放他进门。
陆天走进福利院。
院子里到处都是三四岁五六岁的小孩子。
福利院的老师追在孩子们身后跑,生怕孩子摔倒受伤。
福利院院长亲自接见陆天。
说是院长,其实福利院根本没有几个职工。
加上保安也不超过十人。
市政府每年也只是定期拨款维持福利院正常运行,并没有太过关注福利院的情况。
第五次曙光市保卫战结束后,近十年内曙光市都还算比较和平,孤儿减少许多。
福利院的重要性也就逐渐滑落。
院长在办公室内接待陆天,给他倒了一杯热茶。
“难得有从福利院出去的孩子会回来看望我们。”院长语气略显辛酸。
没办法,福利院最多把孩子养大到六七岁,孩子就会进基础文化学院学习,往后基本上都是住在学校里面,渐渐就和福利院脱离关系。
指望长大后的孩子还能记得七八岁之前的事情确实很难。
陆天顺势询问福利院的现状,然后将话题引到自己身上,询问院长是否知晓自己父母的身份。
以及圣遗物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