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8章 呼朋唤友(求票求追读)
正式担任扬州牧的第一晚,刘备是在城外大营中和两姓族人以及北方迁徙而来的流民一起住宿的。
一州牧守弃城不入,夜宿城外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片营区。
很快,略显浮动的人心迅速安定下来。
主公以身作则,一众文武自然也要同甘共苦。
当夜,除了负责巡夜的关羽和许褚以外,其他臣子与刘备这位主公共宿一营。城中准备好的房屋,都被分给了老弱。
高渊则如往日奔波之时,重新睡回了辎车里。
一夜倒也安宁。
第二日一大早,轰轰烈烈的建设运动开始了。
鲁肃要统筹大局,糜竺要分拨粮草,糜芳则第一次离开兄长的羽翼,亲自带着十余名故旧参与到建设中去。
作为总技术员的高渊,反而是最清闲的一个。
主要是糜竺带来的这群工匠,实在太优秀了。尤其是之前负责制陶烧陶的匠人,约莫四十出头,孙子都已经会打酱油了。
不对,东汉没有酱油,严格来说,这会还叫清酱,利用大豆发酵制作出来味道鲜美的酱汁。高渊尝过,味道还算可以,能接受。
说到炉窑工艺。
高渊并不需要给他讲述什么物理原理,只需要拿着树枝在地上草画一套三视图,简单解释一遍,话还没说完,老匠人就已经完全明了。
当即把头一点,带着儿子以及一批人手就建造起烧砖的炉窑。而且很快就搭建起了雏形,给高渊看的都有些愣神。
转念一想,这个时代的匠人本就是靠着手艺吃饭,没有后世各种车床工具辅助,从头到尾只能靠着自己一双手,二三十年下来,技艺自然纯熟无比。
更何况,糜家这种家底,若只是一般手艺的工匠,也没资格被糜家收入府中。
以老匠人这等天赋,若是放在后世,恐怕是要被各个老板争头疯抢的技术大拿。
可惜生错了年代。
老匠人有些拘谨,少言寡语,只顾着埋头苦干。俩人搭伙半天,高渊愣是连他的名字都没打听出来。
眼看着三段窑搭建成型,剩下的便是引火试窑一类的专业性工作,高渊心知自己没有待在此处的必要了。
刚站起身,就听到有人在后边呼唤,原来是负责前往九江征辟蒋钦、周泰二人的太史慈回来了。
太史慈站在刘备面前,躬身禀报:
“慈愧对主公托付,此行并未见到蒋钦、周泰二人。久侯不至,只将征辟文书留下,孤身回来复命。”
“.....”
高渊一脸无语,这太史子义还真够倒霉的。前番率领糜家的青壮前往泰山,未曾救下诸葛珪。
后来奉命去征辟蒋钦、周泰,又是空手而归,运气着实差了点。
原本历史上也是,太史慈本就是东莱豪强,少年时便见到过黄巾之乱,早早生了立功建业的心思。
为了报答恩情,孤身冲破贼阵,救援孔融。
之后投奔同郡人士,时为扬州刺史的刘繇,结果后者以“担心被许劭嘲笑”而不愿意重用太史慈。
好不容易等来了孙策这位新主,终于获得重用。稳妥南方诸事,遏制荆州刘表。可惜还未到十年,就病死在任上,连赤壁之战都未曾参与。
这回把你的命格改了,总不能还这样倒霉透顶吧......
“子义只需将文书留下就是。与二人失之交臂,又非子义之过错,何须自惭?”
刘备扶起太史慈,好声宽慰几句。
蒋钦、周泰本就是熟识,这俩人同时不在家,十有八九就是跑去那里做兼职了。
高渊嘀咕一句,倒是想起来另一事,笑着接口道:
“倒是忘了。玄德公如今已经荣升州牧,不如向在涿郡的亲族旧识送一封书信过去,邀请彼等同来扬州。”
天下大乱已在近前,明眼人都能明白。把亲族接到扬州来,最起码能够有刘备亲自庇护,倒也不用担心卷入战争。
刘备想了想,“也好,待我修书一封,遣人送去。涿郡与柴桑数千里之遥,待族亲到时,居所便已修建妥当。”
“正是此理。”
张飞双眼一亮,大声道,“倒是巧了,俺在涿郡之时,也有一些友人。不若俺也修书一封,一同送去,将彼等全都唤来。其中一些,也有几分力气,正好给俺做个亲随。”
“里边可有名为范强、张达之人?”
高渊突然问了一句。
张飞愣了下神,回忆一番,“先生从何处听来的名字,俺不曾认得此等二人。”
那就好,看起来这俩人应该是在荆州或者入川之后才加入的。
高渊放下了心,暗自寻思,只不过张飞这种“暴而无恩”的性子,总得找个适合的时机改一改。
若是这个隐患不除,日后只能尽力劝说刘玄德,将这位鲁莽的三弟一直留在身边了。
可惜赵云这会正陪着简雍去了雒阳,没在柴桑。否则正好一起写信,从老家召唤一些早年玩伴过来。
亲随嘛,总是要启用一些心腹之人。
“眼下北方州郡不宁,盗贼蜂起。慈愿为信使,为主公走上一遭。便是南下之时,也好随护左右,以保主公亲族安全。”
太史慈回来还没到一盏茶的功夫,立马又主动请命。
刘备呵呵一笑,执起太史慈的手拍了拍,“子义乃是世间勇将,功勋只在战场之上。我那亲族,以及翼德旧友,皆有武艺傍身,此行必然无虞。”
“以我之见,不如就让子义走上一趟。”
高渊却是开口说了话,“如今青州黄巾复起,东莱必被侵害,想来已是流民遍地。”
“彭蠡泽里泊着大小船只数千艘,不若令子义拣选一批大船,率队北上。一来于渤海迎诸君亲友,二来也可以将东莱一部分流民接到豫章安置。”
“三来...玄德公不妨再写两份书信,一封送与张世平、苏双,请二人多多购买一些北地良马、铁器、布麻。另外一封送与骑都尉,公孙伯圭,同样用于购买良马。”
反正刘备娶亲的时候得了一笔极其丰厚的陪嫁,倒不如换一些物资送来。
南方本来就不盛产良马,诸如蜀中滇马、荆州矮马以及交州果下马,个体矮小,冲力不足,只适合用来拉货。尤其是果下马,只能用来给幼儿骑乘顽耍,说白了就是个宠物。
虽说南船北马,但是战争若起,终究还是用得到骑兵的,八百匹马还是太少了些。
这会已经是六月末,按照约定,甄氏第一批六十万石粮草已该出发。